第147章 咱一齐联手搞一搞这公孙瓒(1 / 1)

第147章 咱一齐联手搞一搞这公孙瓒

  就在远处有大队人马疾驰而来之际,王安下意识看向身旁的莫护苟,见此人也是满脸惊骇的表情后,心底反而稍安了些。

  至少从莫护苟的表情来判断,来者不大可能是鲜卑人提前布置好的伏兵。

  既然不是鲜卑人,那就只能是汉人了。

  再结合对方有如此多的骑兵,那貌似只有一个可能性。

  果然,当对方越发接近,众人终于看清楚前方部队,这才松了口气。

  只见不远处的骑阵中赫然打着汉军的旗帜,上书一个大大的饶字,正是渔阳太守,饶斌!

  见是汉军兵马,众人脸色稍缓,下意识松开了手中的武器。

  唯有王安,心中直呼不妙。

  要知道公孙瓒可是渔阳郡的长史,如今渔阳太守饶斌引大军来此,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给公孙瓒站台的。

  虽说这些人大概率不敢杀了自己,可抢夺功劳,甚至是羞辱一番却在所难免。

  想到这,王安的心直沉下去,看向不远处的公孙瓒。

  可出乎他的预料,此刻公孙瓒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太守饶斌的到来而好转,反而越发阴沉,就仿佛是对方欠了他很多钱似的。

  瞅着公孙瓒竟是这幅姿态,王安心下生疑,隐隐间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看公孙瓒一副死了爹的表情——

  该不会是这货居然如此脑残,还敢与郡太守起了龃龉不成?

  就在王安思忖间,对面的马阵中缓缓走出三十余骑,为首之人年约4旬,身披玄甲,腰挂长刀,竟有几分武夫姿态。

  看这出场气势,王安一猜便知来人定是渔阳之主,太守饶斌。

  于是下意识触发了特技【洞察】

  【叮!检测到黄金级武将:饶斌,字文范】

  【年龄:42】

  【好感度:0】

  【称号:无】

  【统帅:73/73】

  【武力:70/70】

  【智力:68/68】

  【政治:72/72】

  【魅力:66/66】

  【特殊技能。】

  【追击:击溃对方部队后,追击时速度+10%】

  发现来人果然是饶斌后,王安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毕竟所谓的公孙瓒与饶斌不和也只是他的凭空猜测,要是猜错了,那这回可是要吃大亏的一念及此,王安死死盯着饶斌,并发动特技“追踪”。

  恰好此时饶斌的目光正往这边一一扫过,目光刚好落在公孙瓒身上时,却是皱了皱眉。

  虽然幅度很轻,几近不可察,却依然被王安给成功捕捉到了。

  就冲这表情,王安终于确定了。

  应该没错了,两人之间肯定有问题。

  方才不安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继而主动打马上前,引起双方一阵骚动。

  关羽几人见此,连忙跟上,乃至于莫护苟更是小心翼翼地跟在众人身后,俨然是一副仆从姿态。

  不远处的公孙瓒见王安居然主动打马向前,下意识想跟上,却稍作犹豫后,又勒住了缰绳,反而死死地盯着王安的背影。

  而王安却不再理会身后的公孙瓒,只是一个劲地仔细打量着越走越近的饶斌。

  这饶斌出身张掖郡,乃是西凉人,家族历史极为显赫,其祖可追溯到汉宣帝时期。‘

  话说当年汉宣帝刘询即位,全国要避帝名,把姓“荀”的改姓“孙”。

  时有好事者御史大夫魏相上奏,说京兆尉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可与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尧重名了,因此尧濙也应该避讳。

  于是汉宣帝大手一挥,改“尧”为“饶”,并擢升尧濙为太傅,为“饶”姓始祖,还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这就是饶姓的由来。

  所以论先祖的荣耀,饶斌甚至可以横扫如今99.99%的士族豪门。

  可怎么说呢,这毕竟这已经是前汉时期的事了,距今也有200多年。

  正所谓沧海桑田,世事多变,哪怕再显赫的家族也有没落的时候。

  饶家传到了饶斌这一代,除了他爷爷饶威当了一任鲁阴府太守后就没了,整个家族连世宦两千石都做不到,这就是为何公孙瓒胆敢与饶斌对着干的原因。

  要知道公孙瓒背后的公孙一族可是幽州大姓,世宦两千石,家族势力更是遍及塞外五郡,哪怕身为一郡太守,饶斌也轻易不敢和此人撕破脸。

  回到现在,饶斌见公孙瓒这边居然有一人出列,却是此前从未见过此人,便把目光从公孙瓒身上挪开,落在此人身上。

  而当他看到王安腰间挂着的铁绶铜印后,心里便大略对来人有了些谱。

  王安来到饶斌跟前约3丈处才勒住缰绳,先是在马背上朝对方拱手行礼后,这才说道;

  “在下王安,字长庚,乃太原王氏三子,见过饶大人。”

  “太原王氏?”

  见对方自报姓名,饶斌明显有些惊疑不定,心中更是与某人对上了号。

  “这护匈奴中郎将王叔优,行事方正,颇有谋略,乃是个知兵之人,……那么,王叔优是你何人?

  “是在下大兄,亲的。”饶斌听罢表情一松,可似乎想到什么,复又蹙眉问道。

  “哦,那既然长庚乃是太原人,来此处所谓何事?”

  “好叫府君得知,下官此次本要北上迎亲。恰好路经贵境,本想探望一番师兄公孙伯圭,却不得其门而入,又在此处遇到些鲜卑兵马,便顺手料理一番。”

  一番话毕,饶斌早已脸色数变。

  开始时听说公孙瓒居然是此人的师兄,饶斌的脸色便瞬间沉了下去。

  随后却又听王安说不得其门而入后,表情便立刻由阴转晴,乃至于往后鲜卑人马如何如何,压根就没怎么听清楚。

  没错,别看王安语气平淡,仿佛和别人聊着闲话似的,可老练世故的饶斌却早已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了对公孙瓒的不满。

  显然是因为此人前去拜见公孙瓒,却被拒之门外。

  饶斌心中冷笑,暗骂这公孙瓒不识抬举后,看向王安的目光便柔和了三分。

  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心态,饶斌决定要拉拢此人,于是捻须笑道;

  “本官昔日在洛阳为郎时,曾与王叔优有几面之缘,对叔优的行事也是佩服得紧。如长庚不弃,咱两便平辈相称如何?”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当即哗然。

  大汉的政治生态是以郡为国,饶斌身为渔阳太守,实际上便是这里的国君,

  如今自家国君居然要和一个20来岁的小年轻以平辈论交,对这里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难以置信!

  一时间,饶斌身后的众人纷纷看向王安,都想看看此人有何特别之处,竟能得太守如此垂青。

  而人精般的王安却早把饶斌的表情一丝不漏地看在眼里,大略能猜到对方为何会对自己如此礼遇。

  不就是想着和我一起联手,搞一搞这个自大傲慢的公孙瓒嘛!

  正合我意!

  面对饶斌抛出来的橄榄枝,只见王安嘴角微翘,一脸真诚地上前握住对方的双手;

  “大兄!”

  “贤弟!”

  双方相视而笑,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