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杀婆疑案(下)(1 / 1)

第125章 杀婆疑案(下)

  “公子来自太原王氏?”

  沮阳县的县长姓崔,年约4旬,下巴留着戳山羊胡子。当他看到王安递上的名刺,又见对方腰间系着和自己一样的黑绶铜印时,明显有些惊疑不定。

  “这代郡太守王公,素喜教化,勤于任事,威恩兼着,公忠体国,实乃我辈楷模……所以,王公是你何人?”

  “是下官二兄,亲的。不瞒大人,本官正是出自太原王氏本家,不日就要去洛阳为郎。”

  “嘶……原来是王三公子,失敬失敬,既然是要去洛阳的话,王大人为何会在此处?”

  “实不相瞒,本官正要趁此机会前往辽西,迎娶赵公之女为妻。”

  “咳咳!你口中所说的赵公,可是辽西太守赵威豪赵公?”

  “正是!”

  听到王安居然要迎娶赵苞之女,这张县令脸色显得不那么自然,眼中更是闪过忌惮之色。

  “既然王大人要去辽西,为何还要在此处徘徊?”

  “实不相瞒,本官乃是听说此地有一桩大案,故好奇心起,特来观之。”

  “大案?本县哪里来的大案?”

  崔县长听罢,心里咯噔一声,隐约有了些不好的猜测,只好强装着应道可人精似的王安一看这崔县长的反应,便早已猜出对方心中所想,于是索性把话挑明。

  “本官路经此处,听说数日前有寡妇杀婆案,此女还被大人断为凶手,明日就要问斩,不知可否有此事?”

  “确有此事!”

  崔县长听罢,终于确定对方定是为此案而来,连忙自顾自解释了起来。

  “好叫王大人知道,此案早已经令史查明,李家婆虽然看似上吊自杀,实则是被人给活活勒死的!”

  “而案发时乃是深夜,李家里除了李家婆外,就只剩王贞一人,那凶手不是她还能有谁?”

  听崔县长一副振振有词的姿态,王安心里却是无语至极。

  虽然这贞娘的确是嫌疑最大,可这崔县长仅凭此推论就断定贞娘杀了她的婆婆,这简直就是如同儿戏!

  不过回头一想便又释然,按如今大汉法制水平的不健全和基层官吏普遍业务水平之低下,这不指望着这些不靠谱的猜测来断案,又待如何呢?

  不过话虽如此,王安来此之前可是派出关羽几人走访乡间,从打探到的消息来看,这贞娘十之八九是无辜的,所以此案内里定有曲折。

  更重要的是,自家的傻徒弟看上了这小寡妇,所以他此番也是不得不出手!

  一念及此,王安立刻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义正言辞地说道;

  “崔大人如此草率断案,难道是想让县里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吗?”

  崔大人听罢顿时变了脸色,要不是顾忌王安的身份,都想着轰人了。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大人曾听过东海孝妇之事吗?”

  “这……”

  当听到东海孝妇四字后,崔太守仿佛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血色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退去,脸色一下子变白了,眼中更是闪过慌乱之色。

  原来这东海孝妇乃是《烈女传》中的一个故事,在民间颇为流传。

  相传在前汉,东海郡有个叫周青的寡妇,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又无所出,却一直没有改嫁,反而一直非常周到地赡养着婆婆。

  后来婆婆因为不想再拖累她,便上吊自缢了。

  不料小姑子却诬告周青害死婆婆,告到了郡太守那去。

  郡太守当即把周青收了监,又屈打成招,最后还要问斩。

  临行刑前,周青曾言自己是被冤枉的,死后必将血液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结果当周青被砍下脑袋时,青黄色的鲜血从断头处沿着长竹竿向上流,到了竿顶才沿着幡流下,让在场所有人都惊惧不安。

  而更甚者,此后三年东海郡果然大旱,滴雨未下,朝廷无奈下罢免了原来的太守,将其槛车入洛。

  而新任太守上任第一时间就亲自跑去祭奠周青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后,海东郡才终于下起雨来。

  这故事广为人知,先是被收录在《烈女传》里,更是被后世改编成《窦娥冤》。

  至于为什么这故事能火遍大江南北上百年,那也是有说法的。

  要知道大汉素来以孝治国,周青奉亲至孝之事,简直就是太贴近主旋律了,是要被立为典型的!

  而这种至孝之人居然被冤杀了,那简直是太招人恨,太能挑动情绪了!

  对于汉代人来说,这是何等的冲击力!

  而这东海孝妇有多火,那冤杀了周青的郡太守就有多招人恨。

  如今都被记在史书上了,这简直就是要遗臭万年的节奏!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王安说出《东海孝妇》这个典故后,崔县长会脸色大变。

  “难道这王贞也是个孝妇?”

  ——崔大人惊疑不定地问道——

  “然也……”

  ——王安一拍大腿——

  “好叫崔大人知道,本官此行前曾寻访乡里,恰好听到一二子在谈论此事。

  “这才得知这妇人虽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家中更是一贫如洗,却依然奉养婆婆足足6年,期间礼数更是不曾有缺,尽得四邻称颂,在乡间素有孝名。”

  “这王贞竟与那东海孝妇如此相像?!”

  听说王贞在乡间素有孝名,崔大人更是几乎尖叫了起来,额头冷汗直冒。

  “所以此等孝妇,又岂能是对婆婆下毒手之人?”

  王安脸色越发凝重,最后索性刷地一下直起身子,一把握住崔县长的手,恳切言道。

  “崔大人切莫自误啊!速速收回成命,重审此案吧!”

  崔县长被王安这么一顿忽悠后,早已失了计较,慌忙反握住王安的双手,颤颤巍巍地说道;

  “想不到此案竟有如此曲折,得亏有王大人提点,不然下官险些犯了大错!”

  “没错,此案有问题,必须重审!必须重审!”

  见对方终于同意重审此案,王安终于松了口气。

  可还没等他开口,这崔县长却又自顾自说道;

  “可那晚就只有这王贞和李家婆在一起,既然凶手不是王贞,那定是其他人,不知王大人有什么可以教下官的?”

  “这倒是个问题。”

  要是一日找不到真凶,案子便只能悬在那,贞娘也就只能继续被关在牢里。

  难搞!

  王安不得不仔细思索一番,却依然想不到什么头绪,只能努力去回想后世看过的那些悬疑推理电影。

  突然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