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旧事重提(1 / 1)

大唐:开局求娶长乐,软饭硬吃 康韩 179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3章 旧事重提

  只见长乐手中的仕女图,笔墨未干,被揉在一起,笔墨沾染上一些,但依旧有股跃然于纸上的感觉。

  长乐苦笑一声,这要是垃圾,那全天下的才子,全都找南墙撞死算了。

  心里正想着,叶风便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就这幅了!”

  然后带着画卷,朝着正堂走去,装裱起来。

  长乐好奇的跟了上去,随后一看,猛然一惊。

  叶风裱起来的是幅虎啸山林图。

  老虎的神态,意境,全都在这幅画中体现出来。

  长乐震惊的不得了,连忙吩咐侍女,摆驾回宫,打算禀报母后!

  手里还拿着叶风当做垃圾扔掉的画作。

  ……

  半个时辰之后,御书房。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长孙无垢在他身旁静静的候着。

  还没等太监通报,长乐拿着画作冲了进来。

  “丽质,何事如此慌张?”

  李世民眯着眼笑道,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女儿。

  当长乐拿出被叶风当成垃圾的仕女图时,长孙无垢素手指指点点,赞叹不已。

  长孙无垢自幼熟读经史,老师都是当世大儒,文学修养极高。

  “陛下你看,这仕女图,线条优美,色彩艳丽,虽然有些许墨迹沾染,但不失为一幅绝画。”

  “丽质,你拿出这幅画是何意?”

  长乐一脸傲娇道:“这是叶风所画!”

  叶风?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惊讶不已,根本不相信!

  “他叶风,能画出这么传神的画?”

  李世民似乎不太相信。

  “儿臣岂敢胡言?”

  当下,长乐便将长孙府中,叶风如何撕毁长孙冲画作,如何讽刺纨绔子弟诗画空洞,接着又如何作画一幅,回家之后又在书房作画称为垃圾,惊为天人的经过,如实道来。

  整个过程讲完,李世民都感觉身临其境,后悔没有亲身参加。

  舒了口气,李二这才回味过来,大笑道:“好小子,原以为只是一个懂医术的武夫,没想到啊,竟然文武双全!”

  “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长孙无垢相比就冷静许多,婉言道:“陛下,以现在叶风的能力,绝对超过大部分的世家子弟!普通人家能有一项专长,都已经谢天谢地,可见叶风的才能。”

  皇族外戚,皆是关陇勋贵起家,尚武而轻文。

  李世民登基后,虽一再劝诫,叫皇亲国戚们要多读书,不光要武功,还要文治。

  然而年轻一辈的勋贵子弟,善武者不乏其人,却鲜有文才惊艳之辈。

  如今,却出现了一个例外。

  这个例外,还是他的乘龙快婿。

  而且,他这女婿,不但文采斐然,还是武艺不凡!

  李世民焉能不惊喜过望?

  长乐一脸傲娇,毕竟现在叶风是她的夫君,父皇这样给他贴金,那也是给自己长脸呀。

  长孙无垢为此对叶风的印象大为改观。

  一开始只以为叶风是一个只有蛮力和医术的武夫。

  没想到叶风竟然文武双绝,令她不禁捂嘴笑道:“叶风真乃是乘龙快婿,招揽如此贤婿,当真是陛下之福,大唐之福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又端起仕女图,细细端详一番,缓缓笑道:“观音婢,咱们为丽质找了一个好夫君啊!”

  李世民目送长乐离开,他心中感慨万千。

  仿佛长乐昨日还是那个在自己怀中的小丫头,今日已经嫁人。

  李世民欣慰不已,微微点头,心道:“要是叶风不好好对待丽质,朕定要他好看!”

  这时,太监弓着身走进御书房,夹着嗓子道:“陛下,房玄龄求见!”

  “召。”

  长孙无垢见状,默默的退出御书房。

  她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房玄龄来找陛下,说明有事情要商讨。

  后宫不得干政,她这件事是知道的。

  出门的时候碰巧遇到房玄龄,两人相继点点头。

  “参见陛下!”房玄龄站在李世民面前,作辑道。

  “房爱卿免礼。”

  李世民笑着挥手,赐座给他。

  李二的贴身太监知道要商讨事情,于是纷纷告退。

  硕大的御书房,只剩下李二和房玄龄。

  李世民端起茶杯,品一口,率先说道:“玄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房玄龄,字玄龄。

  房玄龄端起茶杯,苦笑一声,说道:“回禀陛下,毫无头绪。”

  李二面色不悦,但没有为难他,毕竟他是宰相,不是大理寺的人。

  李世民让房玄龄查的事情,就是清明踏青那天,那条毒蛇是怎么出现的!

  他身为皇帝,自己乃至皇家的安危,那都是第一位,稍稍有风吹草动,整个大唐必定会出现动荡。

  但偏偏在踏青的时候,出现条毒蛇,还把他的女儿丽质给咬伤。

  虽然有叶风救治,这才化解危机。

  倘若那日叶风没有在场,所有人都束手无措,丽质的大婚,也会转变成丽质的丧礼,他身为皇帝,怎么能不震怒!

  这几日都在为丽质的婚礼做准备,所以重心没有放在这上面,只是让房玄龄去查找。

  但现在长乐以及出嫁,国泰民安,眼前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

  想通这点,李世民目光深邃的点点头,放下茶杯,望着房玄龄。

  “玄龄,这件事为难你了,既然没查清楚,你也不必自责。”

  旋即,李世民高喊一声:“来人,将吏部尚书崔德,大理寺卿唐俭给唤来!”

  房玄龄一听,心里舒口气,但听到崔德后,有些担心,便担忧道:“陛下,这崔德可是世家,万一出现问题的话……”

  房玄龄没有说完,便被李世民打断。

  “无妨,崔德的长子现在在程知节部下做千户,这件事不必担心。”

  房玄龄舒口气,他明白过来,不管崔德是不是自愿让自己的儿子当质子,反正事已定局,他不敢造次。

  两人不再多言,片刻之后,吏部尚书崔德和大理寺卿唐俭进入御书房。

  他们见到房玄龄之后,没有过多的惊讶,弓着身,作辑道:“臣,唐俭、崔德,见过陛下。”

  “免礼。”

  照理给他们两个赐座,待到太监退下,让房玄龄讲解这件事情。

  两人都不是傻子,听房玄龄说完,再联想到当日发生的事情,瞬间串联起来,理解其中的关键之处。

  房玄龄说完,唐俭起身,开口道:“陛下,此事我大理寺必定会全力追查,但现在没有任何的线索啊。”

  唐俭苦笑一声,低着头,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