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曹阳:天子在手,天下我有
曹阳这话说得话说得杀气纵横,曹操也受到了感染。
“可阳儿,对于当今的诸侯而言,天子就是一块香饽饽。”
“谁不想捧在自己手里?”
“就算是咱们能够迎到天子,可为父毕竟不是董卓,咱们未必能像董卓那样,牢牢地将天子留在手中。”
曹操这个担心,也很必要。
别看董卓在历史上是失败者,并且还被定了国贼的帽子,可是想一想就知道,他是以一隅之力,几乎在对抗全国的兵马。
别管那些兵马是不是做到额上下一心,可基数摆在那,那么多人,就算是一人吐口水怕不能都得把长安给淹了。
董卓能抗住,曹操可不认为自己也能抗住。
他没有那么多兵。
听过他的担忧,曹阳不忧反笑:“父亲大人,您忽略了一点。”
“只要此行我军得以成功,那么董卓留在长安的西凉兵马, 就会自然落入父亲手中。”
“据孩儿所知,西凉兵中有很多将佐对董卓的统治并不满意,如候选、宋宪等人,另外西凉兵重财好利,只要父亲许给他们足够多的金银,其必然倒戈,如此一来我军就会得到扩充与实力上的提升。”
“至于长安外,三辅之地虽然有马腾一行虎视眈眈,但那个地方虽然是他的老家,可是扶风郡眼下也不安定。”
“到时候只要我军顺势获取扶风郡,就等于打断了西凉与三辅之间的通道。”
“而后只要趁着对三辅之地的争夺,利用与马腾军之间的摩擦,咱们就可以顺利将皇帝带回许县。”
“只要皇帝到此,那许县就是朝廷正宗,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那个时候,如果马腾不是傻子的话,他就绝对不会再同父亲交战,如此一来,大事可定。”
在曹阳这一番话中,最大的变数就是马腾其人。
但他既然也有了解决办法,曹操还能说什么呢?
一想到可以将皇帝把持手中,曹操能不想?
那是扯淡!
犹豫再三,最终曹操给出了决议。
“阳儿,此时,你有多少把握?”
曹阳伸出双手,标了七根手指:“至少七成。”
“余下三成变数在哪?”曹操追问道。
曹阳一一解释:“其一就是马腾,三辅之地相对关键,其二,则为袁绍等人,但孩儿认为就当是他们老袁家为了名声,也绝不敢插手。”
“最后一条呢?”曹操目光闪烁的凝视着他。
话说到这,曹阳不由深吸口气,因为这第三条,着实关键:“父亲大人,其实这最刮间的一条,还以为……还是您。”
“我?”
曹操诧异又疑惑:“你是怕为父此心不坚?”
“然也!”
“哈哈,那你就把为父想错了。”
曹操说着,不由拍了拍他的肩膀:“阳儿,你可还记得,当初为父刺董挑出洛阳之后,所说的一句话吗?”
“那一句?”
曹操一辈子说的名言警觉多了,曹阳怎么可能知道他提的是哪一个。
曹操悍然一笑,眉宇之间多了几分杀气:“自然是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明白了!
瞬间,曹阳就懂了他爹的用心。
曹操显然已经彻底打定了主意。
“阳儿,既然你有这样的把握,那咱们也就不必客气了。”
“为父想着要和你一同办理此事,你以为如何?”
“当然最好。”
曹阳其实最担心的就是曹操不支持自己。
“父亲大人,既然如此,那咱们现在就该准备,只是您想好了,要在什么时间点上,进攻长安了吗?”
方才,曹阳已经给他讲清楚了都王允的美人计,以及事后长安的局势,此刻该是然他做一个选择了。
曹操稍加思量,嘴角不由浮现出一抹森然的笑意。
“阳儿,虽然说在董卓死后,趁乱而入为上,但为父这一次却觉得,就假如我曹家准备充足的话,那还不如直来直去。”
“在董卓被刺之前,进攻长安。”
什么?
这个答案,又点让曹阳超乎所料。
“父亲大人就不担心如此一来我军的伤亡会无端增加吗?”
“不!”
曹操一摊手,很是果决、干脆:“若真要这样做就不该考虑伤亡,为父只有一句话, 如果驻守在洛阳之外的董军,不能来助战的话,我军是否有取胜的机会?”
“十拿九稳!”
曹操点点头:“那就好,你放心吧, 为父有办法让他们留在武威等地,不能寸进。”
我爹竟有如此本事?
曹阳先是一愣,但马上他就明白过来了, 知道曹操要干吗。
前者他将马腾视为不安定因素考虑在战况当中,相反此刻曹操怕是就要借用马腾的力量了。
“阳儿,为父知道你一定猜得到。”
淡淡一笑,曹操这边已经写好了书信,递给他看。
曹阳略过一眼,心中清明。
在书信上,曹操许诺了马腾想象得重金重金, 并且与其约定要在暗中形成联盟,只要他的部队能挡住武威、天水、安定一带的董军即可。
并且,曹操还有第二封书信,是送给韩遂的。
此刻韩遂虽然看似是依附马腾过日子。可实际上,马腾还要靠着人家老韩头在属地内换取名声。
别看是他和韩遂一同出卖的王国、北宫伯玉,但是老韩比做人得多的多,在事后不但给了两家不少的补偿,同时还引荐了北宫伯玉之子成为朝廷将校,这一下就把他的人设树立起来。
从出卖大哥的混账王八蛋,变成了有仁有义的朝廷功勋。
这一点,马腾和他相比,那是望尘莫及。
而韩遂同曹操之间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所以曹操这一步棋走得非常精妙。
“父亲大人果然运筹帷幄。”
面对曹阳的夸奖之词,曹操却不以为然:“阳儿,为父现在能做得不多,反倒是你那边,一定要做好准备,此次一战,可以让你的几个弟弟都跟着,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