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拔刀
逍遥子杀武当山掌门人的原因是因为曾经有一个漂亮的女寡妇带着八岁的儿子,在一座城里被一个豪强掳到家里,以杀害这个女寡妇的儿子威胁这个女寡妇,然后就被霸占了身子。女寡妇为了儿子忍辱负重,谁知道这个豪强为了讨好衙门县令,当这个女寡妇明白了这些人不会还给她儿子时,这个女寡妇杀县令没有成功,县令把这个女寡妇送到死牢,被囚犯们一个一个地入港而死。
因此,这件事逍遥子受女寡妇的四邻所托,就去杀了那个豪强与县令。
而且非杀武当山掌门人:智能儿不可!
因为作为一个武当山掌门,遇见这种事不能打抱不平也就算求,但智能儿也参与了这件事,因为智能儿是县令请来的师傅,让智能儿教自己的儿子学武。
作为一个练武之人,对这种事竟然不闻不问,而且助纣为虐,实在有违江湖规矩,这智能儿也实在对不起“武当”这二字。
因此,逍遥子非杀智能儿不可。
这只是他的私人恩怨吧!
其实,也谈不上恩怨二字,只是这样的事换了任何一个江湖人,也会同情的、会这么做的。
那么,十四剑娘又为什么到了古稀之年还要抢夺这两把剑呢?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当逍遥子杀了智能儿之后,有一个人听说了这件事江湖大事件。
这个人就是柳三江。
那武当山掌门虽然为人不正,但武功的确不弱。
逍遥子杀武当山掌门也是用了生平所学,以“一剑刺向太阳”用剑气射穿智能儿,智能儿凝立不动,青袍飘袂,只嘴角冷抽一阵子,很久很久,才死不瞑目地合上了耷拉下来的、散了神般地眼。
柳三江是一个对武不对事的人。
他和智能儿虽然谈不上志同道合,但在武学上也的确有共同的语言,因此,这智能儿经常和柳三江切磋武学。有一次,智能儿开玩笑道:“如果有一天,我这牛鼻子被人杀死了,还希望三江能替智能儿报个仇。因为能杀死智能儿的人在江湖上并不多,有人杀死智能儿,用真本事杀死智能儿,那么,这个人将意味着雄霸江湖。
柳三江说道:“江湖上还有谁能杀得了智能真人?这实在是个笑话,当不得真!如果真有这么个人,那三江自然要会一会。”
柳三江的言下之意就是:虽然你智能儿的武功在江湖上已罕逢敌手,但是,你死了,我替你报仇,就意味着我的武功胜你一筹。如此的话,我的武学在江湖上可谓独步天下了。
谁知,杀死智能儿的这个人就是逍遥子。
当年,逍遥子的名气虽然大,但真正见过他、与他真正交过手的江湖人并不多。因为一旦交手,甚至还没有交手,这个人就已死亡!逍遥子是个杀手,杀手是杀人的,并不是与人切磋较量的。所以,逍遥子每一次接到任务,都将完成,几乎没有失手过。
柳三江也是听闻逍遥子的大名,并没有交过手。
江湖上传闻:南逍遥、北三江。
尤其在酒楼、市井聚重的地方,只要聊起江湖闲话,都会拿逍遥子与柳三江两个人说事。想这柳三江虽然大逍遥子若许年,但武学还是近几年才突飞猛进的,以前并没有开窍。
因此,当柳三江用一刀斩成名于江湖时,逍遥子亦在这个时候成名于江湖。
但柳三江不服,你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能有多大的火候与我齐名?
柳三江这就相邀逍遥子在阪泉山大战一场。
所以,柳三江就用智能儿之死、与智能儿是“莫逆”之交,替智能儿报仇,这才邀请逍遥子一战。
逍遥子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只一微笑,也是因为年轻气盛,丝毫不惧柳三江就答应了。
大战定在八月十五。
阪泉山。
夜凉。
有风。
轻风。
逍遥子前来应邀。
逍遥子一身白衫,人如白龙,那卷曲的长发,只一缕斜垂在下颔。
——柳三江:
人在山顶。
青袍。
背负手等待着逍遥子。
刀插在地上。
刀是一把重达六十四斤重的大宽柳叶刀。
连同刀鞘入土尺许深。
这刀的名字有点奇怪。
其实,它并不奇怪,只是把柳叶刀加宽之后打造成的大宽柳叶刀。
远远望向山顶,柳三江刀背脸、刀眸、刀般结实的身子,刀般一样静如水般地气场。
逍遥子微笑着已凝立不动。
既然这是一场无人知道的生死之斗,罕见之斗,当然用不上客套。
就算客套也没什么可说的,谁胜谁负只是一场斗而已。
两人是来比斗的!
两人都凝立着。
很久,逍遥子微笑道:“柳老爷子可准备好了?”
柳三江反问道:“你可准备好了?”
逍遥子微笑着说道:“好了。”
柳三江说道:“你还没有准备好!”
逍遥子道:“哦?”
柳三江道:“你为了这次大战,不远千里从南方徒步赶来,可见你很尊重你的对手。”逍遥子说道:“我的确很尊重每一个对手,因为只有尊重每一个对手才不至过早地死去。”柳三江说道:“我可以等。”逍遥子说道:“柳老爷子可是等我恢复了体力然后再比试吗?”
柳三江道:“不错。”
逍遥子道:“的确不错。”说完话,人已侧卧在地上,一肘撑着脑,一手贴在大腿上这就开始养精蓄锐“枕霞醉卧”。
头顶圆月照得山林间白是白、黑是黑。
黑白分明!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逍遥子整个人忽然间已斜立而起。
神采奕奕,果然与刚才来的时候那风尘仆仆的样子很有些不同。
逍遥子微笑道:“柳老爷子准备好了吗?”
柳三江点点头。
于是,月下就开始了一场生死之战。
只听“仓”地一声龙吟,白芒一闪,逍遥子右手斜垂着剑。
柳三江右手朝后一伸,身后插着的大宽柳叶刀已吸在手中,有力的左手缓缓地、轻轻地,就像抚摸着情人的唇一样,盖在刀柄上。
夜风起,卷过来无数落叶,逍遥子眉宇间垂下来的一缕卷曲丝发现在已斜飘起,逍遥子看上去似笑非笑,无辜的唇那嘴两脚微微上翘,神采奕奕的眸中不知道是坚毅还是霸气,但这样的气势,江湖上的确不多见,不是一代绝顶高手,绝没有这样的气势。
逍遥子脚下朝前轻轻跨了一步,整个身子忽然箭般凌空跃起,一剑直点柳三江那结实起伏的胸。
柳三江没有动,他通常杀人或者与人较量的时候不喜欢动。
动就是不动,不动就是动。
直到剑尖距离柳三江胸膛寸许的距离,柳三江才开始动。
他拔刀。
只需要拔刀。
无论对方是任何兵刃、任何强势,他只需要拔刀。
他拔刀的速度非常快。
刀锋一闪,仿佛圆月的颊上也似划过一道光。
只听“叮叮”两声,刀剑相击,火花四溅。
逍遥子凌空翻个身,挽动剑花,接连刺出四百剑。
那剑看似一剑的速度,实际上柳三江周身已刺过来无数剑光,你抵挡哪一剑,哪一剑是虚的;不抵挡那一剑,那一剑则是实的。
要知道,熊飞练习一剑刺向太阳、甚至逍遥子当年练习这一绝招时,是把剑鞘扔掉的,因为他想把拔剑的这个过程省掉。只有这样,速度会更快,快得无法形容。
但是,柳三江恰恰相反。
他拔刀,只一隙光的时间,刀已入鞘。
他接着拔刀,又一隙光,刀又已入鞘。
他永远只有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拔刀、入鞘。
他凝立不动,豹子般身形微微前倾,一手握紧刀柄,一手握紧刀鞘。
逍遥子连挽四百个剑花,只是一瞬间的事,剑走轻盈,白芒飘闪,但相击之际却是厚重而有力的,而且是一股非常大的力。
就在这时,刀剑再次相击。
没有人能看清楚柳三江拔刀的速度有多快,逍遥子刺出四百下,柳三江凝立原地不动,拔了四百下刀,每一刀拔出、回鞘绝没有人能看清楚。能看清楚的只是两人周遭泛闪着的火花与白芒。——也没有人在这瞬间能听清楚刀剑相击四百下的脆鸣。
当然,江湖高手拔一次刀的速度,柳三江能拔三十六次刀。因此,柳三江的确堪称武学奇才。虽然大器晚成,但不容小觑,而逍遥子也是年轻异才,这个年龄,能有如此武学,的确会让人触目惊心、心跳如鹿的。
没有华丽的剑式,也没有雄霸的刀法。
柳三江只斜着身,两腿前后扎着弓步,那凌乱的乌黑头发已遮挡了兽般地刀眸,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攥紧刀鞘,保持着欲拔刀的姿势。
逍遥子最厉害的剑招就是“一剑刺向太阳”。
柳三江最厉害的剑招就是“一刀斩”。
所谓一刀斩,是把毕生武学用在一刀上,只需拔刀、入鞘,这一个短暂如流星般地过程如万丈洪涛,如排山倒海,只需一刀,就会毙命敌手。
因此,两人因为都是江湖上的武侠奇才,一刀一剑都非常现实,并没有吸引对手去注意的虚假招式。两人练武到这个境界,一眼就能洞穿对方下一招怎么出。
所以,柳三江看似门户大开,只拔刀、入鞘;再拔刀、再入鞘,实际上他的门户封得极死,无论你从任何一个方向、部位攻击柳三江,柳三江只需拔刀、入鞘就已击挡了你的所有招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反攻至少三十六刀。
所以,柳三江练成一刀斩之后,闯荡江湖的时候,碰见了淮南王手下几个赢爪子。柳三江刀眸一扫身前身后七八个绕过来绕过去的身影,只狂然一声笑,保持着拔刀的姿势。七八个身影同时攻来,从不同方向,不同缝隙攻来,柳三江刀光一闪,刀已入鞘,他的人凝立不动。七八个鹰爪子只保持着攻击时的姿势同样凝立不动,只喉咙处划过一道刀缝。很久,喉咙处格格耸动,血就已飙了出来。
柳三江又白光一闪,刀再次入鞘。
用这拔刀入鞘的霸气过程,似乎告诉已死亡的鹰爪子:你、们、不、行!
接着,柳三江好似意犹未尽,朝前一边跨步行走,一边拔着刀、只听拔刀、入鞘的声音:仓……仓……仓……很有节奏、又很恐惧地响彻在夜深处。
因此,柳三江拔刀、入鞘之际,白光一闪,死在他刀下的成名人物就像此时这阪泉山上那上空的无数星星。
夜更凉,月儿也因刀剑的划过,那颊上已遮掩了丝丝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