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章以虎驱狼
讨天军的突围之战打得很辛苦,数次攻击都被挡了回来,损折了数万兵马。
武清县,饶强锋与董浩云、五虎将等人聚在一起商议军情。前日,王凯带着两万兵马南下被朱易锋挡了回来,两万人只带回来一半,加上前几次突袭,讨天军已折了三万多人。人马饶强锋并没有放在心上,这几次交战,损折的都是新招的人马,只要能突出包围,随时可以招收数万人马。
众人的脸色阴沉,此次突袭官军的强韧让他们感受前所未有的压力,讨天军中人心浮动,已经出现逃亡现象。董浩云鬓边的发丝愁得发白,如果不能破局讨天军就完了,抓住饶大将军封爵县侯,抓住他则是伯爵,董浩云有时苦中作乐地想,要不自己把自己绑了换个伯爵,当初朝庭这么重视自己,哪怕给个举人自己也不会造反了。
黄三本闷声道:“大哥,这仗打得太憋屈了,官军像乌龟一样缩在军寨之中,弟兄冲上去就被箭射倒了,好不容易破了个寨子,往前还是寨子,这仗怎么打。”
李宗明道:“还有几天就是过年了,索性大伙回去好好过个年,等过完年再计较吧。”
董浩云道:“打了两个月,我们累官军也累,大伙想过年官军也想好好过个年,照我说过年这段时间是最好进攻的时候。大将军,你说呢?”
饶强锋沉吟片刻道:“兄弟们,军师说得不错,大伙再加把劲,只要突破了官军的包围,咱们纵兵洗城让大伙好好乐上一乐,只要过了这难关,天天都是过年。”
董浩云来到地图前,道:“打是肯定要打,不过如何打却要思量,不能一味地猛冲。西北面是王克复率五万大军围堵、东面是徐希冰(安东大营)的六万兵马,南面是朱易锋的八万守军,近二十万人马将盘蛇山的所有出路封堵得严严实实……”
“军师,你就说怎么打吧。”黄三本不耐地道。
董浩云与饶强锋以目示意了一下,道:“各位将军先回去整顿人马,等候大将军的将令吧。”
舒永杰随着众人出来,武清县是他的驻地,招待饶强锋等人的吃喝自然落在他的身上。官军围困盘蛇山区,武清县没有商旅进来,物资极度匮乏,舒永杰让人宰了一头耕牛、弄了两坛酒招待饶强锋。
酒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闷,舒永杰说笑了几句也闷着头喝酒,说实话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不该投靠讨天军当什么五虎上将,这要等官军打破武清县,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从眼下的情形来看,自己离死没有多远了。
舒永杰不是没有想过投诚官军,他甚至暗中派人联系铜南县的驻将王知祥,结果派去的人被砍了头悬在铜南县的东城头,舒永杰便死了投诚的心。
“舒将军,你认为咱们该往哪面突围?”董浩云问道。舒永杰的武艺稀松,但是鬼计多端,又是当地人熟悉环境
,董浩云想听听他的见解。
自十月以来,讨天军四面突袭,舒永杰也奉命攻打铜南县。铜南县驻有官军一万二千人,领军的将领是申国公之子王知祥,王克明有意培养儿子让他身在东面前线御敌,当然王克明也给儿子配了个副将--王用友,就是他征漠时的旗牌长。
舒永杰带了两万五千多讨天军攻打铜南县,王知祥率军迎战,以少胜多,损了四千多人马,受到饶强锋的训斥,加上前次暗使被杀,舒永杰对王知祥恨之入骨。
听到军师问他,舒永杰应道:“末将以为可攻打铜南县,若不能胜则可用少量兵马吸引官军注意,大队转道西南遁往黔州暂避。”
大军往黔州方向脱困是饶强锋和董浩云商量的结果,因为黔州地形复杂,兼之苗寨势力兴盛,官军防御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遁入黔州之后官军追堵需要苗寨帮忙,只不过进入黔州之后再要回返晃州就难了,讨天军只能往南走,也就是重走刘维的老路,刘维所部的安南屯军南下之后再没有了消息,恐怕凶多吉少。
饶强锋替舒永杰倒了碗酒,道:“说来听听。”南下黔州只是饮鸩止渴,所以饶强锋还没有最后决定。
“铜南县有官军一万二千兵马,驻将是申国公之子王知祥,所属兵马皆是精锐,末将惭愧,前次率军攻打兵败而回。”舒永杰道:“末将虽然失败,却发现王知祥年少气胜,恃强好勇,若是诱之出城,设伏困之,则可调动官军来援,利用地势围点打援。”
董浩云不是没有想过围点打援,但申国公有令,不许官军随意逐败,一心求稳将讨天军拖死,讨天军不可能与官军拼消耗,董浩云才会急白了鬓发。
舒永杰笑道:“王知祥是申国公之子,少年立功心切,这点心思可加利用,一旦王知祥被困,官军必然舍命相救,若能善加利用,官军的包围可破。”
…………
长庆五年大年三十,讨天军舒永杰部再度对铜南县发动攻击,王知祥率六千人马与讨天军激战半个时辰,讨天军溃败,王知祥率兵追杀被困南湾坳,王用友率兵救援被阻,急报坐镇宁川府的申国公。晃州宁川府,刺史张玉诚已经奉旨前往并州,新刺史尚未到任,由别驾顾城阳暂理政务。
今天是大年初一,顾城阳率着府衙的官员来给申国公拜年,众人正说笑时王用友的急报送来了。看罢急报,王克明又气又急,事情落到自己儿子身上,王克明也有些失了冷静。
回到帅堂来到沙盘边,找到南湾坳所在,王克明怒吼道:“我多次告诫这小子不要上当受骗让贼军困住,这小子哪里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不听帅令死了活该,还连累这么多弟兄。”
赵伟在一旁急道:“好了,大哥,要教训知祥也要先将他救出来再说,大哥,你手里有两千斩刀军,交给我,我去把知祥
救出来。”
王克明嘴上骂儿子死了活该,当然不可能真的见死不救,沉吟片刻道:“我给你一千斩刀兵,一千重骑、二千轻骑,把被困的弟兄救出来。讨天军困住知祥,打着围点救援的主意,你带人先走,我随后也前往前线,防止讨天军脱困。”
大年初一,亥初时分,赵伟率军前来南湾坳救援王知祥,沿路遭到讨天军的阻击,因为天黑路窄,骑兵无法展开,官军损折千人。好不容易与王知祥残部汇合,赵伟下令向铜南县退却。
董浩云早命人准备树木堵路,燃起大火,官军死伤惨重,仅逃出二千余人。饶强锋趁胜追击,亲率精锐攻城,幸亏申国公及时赶到,两军对恃。董浩云与李宗明、孟子辉率二万兵马绕道西行,攻打八十里外的侧翼同池县。
正值过年,同池守将吴兴力疏于防备,被董浩云派人化妆成访亲的村人入城,初三夜里应外合,同池城破,申国公苦心经营的罗网被撕破一角。饶强锋得知同池池破后,让黄三本率领三万人马虚张声势,自己带着两万精锐赶往同池城,初五与董浩云会合。初六继续西向,势如破竹进入宿州,至此,罗网彻底告破。
申国公击溃黄三本部,命令朱易锋、徐希冰同时发动,半个月内平定盘蛇山,而讨天军的精锐三万人马却进入了宿州,官军追之不及。饶强锋进入宿州之后,连续攻下七城,所过之处不再约束,纵容兵丁烧杀抢掠,宿州境内一片哀鸿。
石重伟接到前线奏报,下旨让王克明率众继续追击,务必将讨天军消灭在宿州境内。宿州西面是高原,北面是青州、南面是韶州,东面是晃州。王克明认为讨天军难以在高原生存,西进的可能性不大,东面朝庭大军威逼,讨天军不到绝境不会拼死一战,所以王克明令朱易锋转道韶州,由南往北防住讨天军南下之路。王克明奏明天子,让天子调化州安西大营五万兵马南下青州,配合官军剿灭宿州之知。
圣旨到达,会野府内引发争论,欣菲认为这是朝庭借反叛之力来削弱化州力量,应该借西域有异动加以推辞,江安义思之再三,说了八个字“国事为重,百姓为重”,派遣派弟弟江安义为主将、许昌化为副将统兵五万南下青州,配合申国公夹击讨天军,这便是后世史书所说的江家军征战之始。
今年化州的税赋三百八十万两在年前起程已经送往京城,而此次化州军听命南下让很多人松了口气。西域各国、甚至漠人派使前去会野府拜见江安义的谣言不攻自破,石重伟在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江安义对朝庭还是忠心的,等平灭了讨天军,朕再下旨召他入京,并不一定就要治他谋逆之罪。
上元灯节过后,朝庭恢复正常,石重伟的烦心事却刚刚开始。皇长子年满十岁,孔省和段次宗在朝堂上奏本立储,长达六年的皇储之争正式拉开帷幕。
------------
尾章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八年时间过去了。
春雨如丝,香雪居再度杏花成海。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远至丽州、恒州、韶州都有人羡名不远千里而来。往来的人群中少不了西域的胡人,甚至还有安印、摩居的远客。香雪居的幕后老板郭怀理早已成了天下闻名的富商,生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北漠到摩居,从西域到南洋,世人称“凡有郑商所在,必有郭氏生意。”。
自打逐走西域联军之后,化州再无战事,诸业兴旺,百姓富足。西域不敢东望,戎弥国内斗两败俱伤,大齐国捞取了足够多的好处,已经拥有了十三座城池,兵马八万。莎宿国成为新兴的宗主,尉车、居须、羌兰以及吐乐家族的吐乐国都奉莎宿为宗主,而田韦国则与莎宿成为敌人,两国五年间发生过几次大战。
站在窗前,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江安义的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愁怅。八年时间,太多的物是人非,范师走了、王太后薨了,最让江安义痛心的是申国公王克明也死了。申国公奉命追击讨天军,在宿州与讨天军多次激战,王知祥再次中伏,这次没能逃脱,死在战场之上。老年丧子,王克明痛极吐血,旧伤发作,卧床不起,只得回归京城养伤。王克明向天子举荐江安义代他出任大帅,但是天子不准,任朱易锋为帅,继续剿灭饶强锋。
朱易锋得到天子暗旨,让他消耗化州军,江安勇查觉之后与朱易锋决裂,率领化州军坐镇青州阻止讨天军北上,不再听从朱易锋调遣。经过三年苦战,长庆九年,朱易锋终于杀死饶强锋,讨天军星散,朱易锋凭军功获封平西侯,随后接替齐新文成为镇北城大帅。
剿灭讨天军后,天子越发奢华享乐,雁山行宫修建完毕后,下旨各州选美女充实宫中,不久后又在京昌南面一百二十里的凤栖山修建凤栖别宫,不远千里从晃州、魏州、黔州等州运送木材进京。
先是黔州苗寨自立,紧接着晃州讨天军残部再起,魏州百姓暴乱、丽州吴彦浩卷土重来。天子修建宫殿、享乐耗费过度,以致军费不足,祝谨峰、苏光祖等大帅都拥兵不动,坐看风云。
化州军从十六万变成了二十六万,江安勇率八万化州兵南下剿匪,何希桂率八万兵马前往镇北城,化州兵马独为一军,与朱易锋的二十万官军互成犄角,漠骑再难南下。
洛王石重仁在并州操练了十二万兵马,名义上以薛民林为帅,但朝庭不能供给钱粮,这十二兵马实际上成为洛王手中私兵。薛民林在长庆八年奉天子暗旨出南锋关隘东进,结果折翼而归,化州军装备一新,朝庭兵马已非其敌。
朝堂之中,天子信宠程明道、崔元护等佞臣,孔省苦劝不听告老还乡,段次宗因谏得罪,贬官为民,天子独相韦佑成,韦佑成苦苦支撑朝政。
楚王石重杰向天下发檄文怒斥天子不修仁德,近小人而远贤臣,宣布楚州不再受朝庭乱命,檄文一出,登州、方州、端州宣布视楚王马首是瞻,反对朝庭乱命。
太子之位依旧虚悬,石重伟已经有了十二位皇子,皇长子已经十八岁,十岁以上的皇子有四人。荒淫无度弄垮了石重伟的身体,而楚州、登州、方州、端州自立的消息传来,石重伟再难支撑,病倒在床。
三天前,江安义接到朝庭的圣旨,天子以右相之位召他进京,天子在暗旨中告诉江安义,他准备立皇长子石守盛为太子,让江安义尽心辅佐。
江安义接到并州刺史张志诚的来信,两位好友自打长庆六年便再无来往,此次张玉诚来信告诉他,天子亦招他进京替代程明道成为吏部尚书。张玉诚在信中回忆了两人当年的交往,希望江安义能谨守初心护佑百姓,结束天下纷争,重造太平盛世。
欣菲来到江安义身后,微笑道:“江郎,一切准备妥当,该动身起程了。”
(构思了几种结尾,最后决定还是留个悬念吧。一切皆有可能!)
------------
后记
长庆十三年夏,宁王、楚王、洛王进京,江安义、张玉诚进京,众人期盼。
天子下旨,立皇长子石守盛为太子,韦佑成为左相,江安义为右相,张玉诚为吏部尚书。程明道等人或罪或贬,朝堂为之一清。十月,天子驾崩,石守盛登基,元运年到来。
元运十年,张玉诚出使漠国王庭,与漠人汗王签订停战协议,朱易锋回京接任太尉之职,镇北大营主帅换成了何希桂 ,而江安勇则回到化州,成为新的安西大都督。
元运十六年,江安义致仕,天子赐爵平山......
------------
编外一青州始战
长庆六年,青州高罗县,与齐州的交界处,一队人马在官道上行进。已是四月,官道两旁的田地里长满了野草,根本看不到农人在劳作。
二月份,饶强锋所部孟子辉率部从齐州流窜至青州境内,一路烧杀抢掠裹胁百姓,短短一个月便号称二十万之众。高罗县也被孟子辉抢劫一空,百姓或死或逃,要不就被裹胁在军中流亡。
青州产马,孟子辉挑选手下精锐组建起一只骑军,号称万骑,借助骑军的速度,孟子辉行动敏捷,来去如风,让追捕他的赵伟疲于奔命。
大帅王克明下令让赵伟率所部五千兵马进驻青州锦阳城,急令化州五万兵马南下,将孟子辉逼往东向,再次对讨天军形成合围。
这只队伍是化州南下的先头部队,一共两万人,统帅是江安勇,副帅许昌化,江安义不放心弟弟独自统军,让许昌化辅佐。
初夏时分,行进在队列前的江安勇和许昌化一身盔甲,热得满头大汗。江安勇脱下头盔,骂道:“这鬼天气,才四月就这么热。化州这个时候还要穿夹袄呢。”
许昌化一脸肃容道:“江帅,将士面前注意形象。”
江安勇依言重新戴上头盔,满不在乎地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一本正经的。”
江安义在化州谋求自立,逐走安西大都督薛民林,军中那些投靠薛民林的将军生恐江安义秋后算账,趁着江安义放行的机会纷纷离开化州,军中多出许多高级将领的职位来。
既然迈出自立步伐,江安义当然不会坐等朝庭派人来掺砂子,自命安西大都督,虚置副都督、长史等位,将十六万大军分成四部,让江安勇、何希桂、许昌化、贺续嗣各领一部,贺续嗣是安西都护府的将领,早已投向江安义。
江安义安插在大营中的亲信得到提拔,从江安勇以下绝大部分将官都是江安义的亲信、亲卫,加上过半的兵丁从化州募集,所以江安勇才会说都是自家兄弟。
“身为主帅,一举一动、喜怒哀乐皆会影响三军情绪,大帅不可不察。”许昌化板着脸教训道。他是彤儿的姐夫,与江家关系非同一般,此次出征江安义当着弟弟的面让许昌化约束江安勇。许昌化为了方正,投军化州后便视江安义为主公,主公的吩咐自然遵从。
江安勇有些尴尬,转移话题道:“赵将军命我们三天之内赶到锦阳城,此处距锦阳不过一百三十里,只是粮食剩下不多。许哥,要不我带了五千轻骑先行南下,你带着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在后赶。”
许昌化知道江安勇想离开自己的约束自在些,斩钉截铁地道:“不行,出行前主公交待,绝不许你我分开,所以你率先头部队南下,我只能跟着你。”
江安勇在心中哀叹一声,大声下达军令:“加紧步伐,前面三十里歇息。”
青州锦阳城,刺史府变成了赵伟临时的行辕,宽敞的大堂正中摆放着一张沙盘,沙盘是青州的地形图。
赵伟和王知祥一左一右站在沙盘两侧,一名校尉用竹棒指点着锦阳城西南处,道:“孟子辉所部的叛军五日前攻下远柱县,正抢掠四乡补给。”
“此处离锦阳城近二百里,大军开拔需时四天,孟子辉裹胁了近十万人,锦阳城内的兵马不足一万,难以克敌。”王知祥沉声道。
随父亲出征已有两年,王知祥大小战役经历二十余次,险些丧生也有好几次。战事使人成熟,王知祥与当初相比沉稳了许多。
赵伟道:“叛军号称十余万,真正的精锐只有孟子辉的那万骑,只要能击溃孟子辉的轻骑,十万兵马如同土鸡瓦狗,见风就降。”
“赵叔,锦阳城内只有三千轻骑和一千斩刀队,那孟子辉十分狡猾,根本不与我大军硬战,稍有不妙便脱身逃走,剩下裹胁的百姓根本无损他的战力。他只要攻下一处县城,立时就能拉出数万兵马,这该如何是好?”王知祥眉头紧锁道。
赵伟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填,打仗要随机应变。昨天江安勇那小子派人送信,离锦阳城只有二百里不到,他带来了两万人马,其中有五千轻骑,都是到西域征战过的老兵,有这五千轻骑相助,应该能将孟子辉的轻骑咬残。剩下的残兵驱使他南窜宿州,你父帅在宿州已经布下口袋,只要入了宿州,讨天军便难逃了。”
王知祥盯着沙盘瞧了半天,道:“赵叔,远柱城交通便利,四面皆通,若让孟子辉得知我军行踪,怕会事先逃窜。江将军的位置应该在高罗县一带,可以斜插到远柱城东北,孟子辉应该还不知道这只部队到来,何不让江将军发动突袭?”
赵伟看着沙盘,沉吟片刻道:“化州江安义自立,这只兵马是否会听从我的指挥难以预料,若是江安勇误以为我要借讨天军之手来削弱化州实力,恐怕化州兵马以后会出工不出力,所以我想让化州兵马与我部汇合后,一起向孟子辉进军。”
王知祥慨然道:“我听父帅说过,江安义为人忠义,此次自立也是被朝庭所迫,父亲奏请朝庭请化州出兵,江安义毫不犹豫派其弟率五万兵马出征,足见其诚意。若是江安勇心存疑惑,小侄愿意亲往其军随同其一起出战,这样江安勇总无话可说。”
赵伟欣慰地看了一眼侄儿,道:“知祥能不避凶险,你父得知肯定老怀大慰。你说的不错,战事要紧,你即刻前去江安勇处,随他一同直插远柱城东北,今日十七,十九日未时发动攻击。”
用手一指南面的狭长官道,赵伟道:“此处地势狭窄,大军难以展开,斩刀队应该能阻敌一个时辰以上,为叔即刻派遣斩刀队在内的三千兵马前往此处。明日卯时,我会率领三千轻骑亲自前往远柱城,从东面发动攻击,末时一起动手,逼迫孟子辉逃窜。”
赵伟拍拍王知祥的肩膀,柔声道:“多加小心,身为大将不用冲杀在前,保全自己要紧。”
王知祥以手擂胸,盔甲“砰”然作响,高声应道:“末将遵令!”
十九日午正,远柱城东北,江安勇的五千轻骑在山坳处休息,马解鞍,人吃饭,离发动攻击还有半个时辰。
山脚之下,江安勇与王知祥席地而坐,两人相识才一天,却分感投契。江安勇从马鞍上解下个葫芦,递给王知祥,道:“喝两口,精神一下。”
一天半的时间轻骑走出一百七十余里,并不轻松。王知祥盔甲上满是尘土,脸上也被汗水冲出一条条道。以为是水,王知祥接过葫芦大口喝了一口,王知祥呛得大声咳嗽起来,指着江安勇道:“这是酒?”
江安勇夺过葫芦,低声吼道:“小点声,别让许哥听到,这葫酒就保不住了。”
美滋滋地抿了两口,江安勇轻声道:“十年酿的金玉液,等打完了仗,我请你到化州去,在香雪海吃酒纵马,快活快活。”
王知祥眼中露出憧憬之色,笑道:“我早就听说化州在江兄的治理下成为塞外江南,百里香雪、长河落日、雪峰映日秀美动人,等平定讨天军后我便跟父帅说,到时候去安西大营当两年兵如何?”
江安勇脸一僵,尬笑道:“自然好,就怕国公爷不舍得。”
王知祥傲然道:“我父帅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大哥为父帅六十岁的祝寿词中写‘西北望,射天狼’,父帅老了,恐怕不能前去平定西域,我便替父帅前去了结心愿。”
江安勇被王知祥说得振奋起来,大声道:“好,到时候咱们兄弟一起平定西域,建功立业。”
未时,赵伟的三千轻骑率先向远柱城发动攻击,得到赵伟率轻骑三千来袭,孟子辉先让裹胁来的百姓消耗官军的体力,然后准备用万骑精锐歼灭赵伟所部。
正当孟子辉准备率万骑出击时,江安勇的五千轻骑发起了攻击,得到通报的孟子辉大为惊异,他知道赵伟仅带五千兵马入青州,这五千轻骑从可而来。
看到高高飘扬的“江”字旗,孟子辉立时明白化州的兵马入青州了。他曾在德州攻打过江家家宅,对江家家丁的豪勇深有印象,所以看到江字旗想也不想南下逃窜。
命令手下分成数部,分别迎击赵伟和化州兵马,孟子辉率领万骑裹胁着两万百姓南下,对于他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手下这一万精锐不失,纵横天下随处可为家。
枫关隘,千名斩刀手堵住去路,孟子辉知道中了埋伏,驱赶着两万百姓直冲斩刀队,斩刀队斩杀万余百姓,血流成河,终于被孟子辉找到机会,万余轻骑有半数逃走。
在随后的追击中,化州轻骑表现出过人的骁勇,无论是单兵骑射还是整体配合,实力都在赵伟所率领的轻骑之上。赵伟暗暗心惊,他所率的三千轻骑是从漠北大营抽调的百战精锐,居然比不上化州兵马,可见化州兵马之雄冠于诸军,如果江安义真起反心,天下恐怕无人能挡。
最终,孟子辉带着二千多轻骑逃窜到了宿州,赵伟和江安勇在宿州边境的鹰崖关驻守下来,王克明将讨天军关入了宿州口袋。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看下书我要网(kxs51.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