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0 章(1 / 1)

大宋有种 大罗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军户,同样占有一些土地,并且统治一部分当地百姓。而他们的领地、百姓,也都是世袭的这就是封建了!

不过这些封建殖军团并不是全部,只是一半。因为靠他们是没有办法在安南都护府的辖区内站稳脚跟还必须要得到南越国海军的支持!

因此这些封建殖民军团只能是军团,很难成为邦国。

而南越国的海军是不能以封建殖民团为基础的,因为封建殖民团归根结底是武装地主,他们的根基是土地和佃农,不是海洋。所以南越国海军的基础只能是贸易城市,由南越王廷管辖的贸易城市,比如广州、雷州、平南军城。

这些贸易城市可以提供足够的水手,可以建造船只、铸造火炮,依靠它们,南越国才能保持一支强大的海军。

有了强大的海军,南越国的殖民开拓就能进行下去了,而一个个孤立的封建殖民团的据点,也就能通过海洋连成一片。连成了一片,就能互相支援了。从地图上是星星点点的一堆,好像很孤立,但实际上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如果再能修一点夯土包砖的三角堡,再架上几十门便宜的骆驼炮那就算占稳地盘了!

而这种占地盘的方式,就决定了南越国可以“挑挑拣拣”,先占最好的和最熟的地盘,把难以控制的烂地扔一边儿先不要。

这样一来,殖民扩张的成本就很低了。低成本意味着可以快速扩张,可以长久的维持!

“哈哈哈,五叔父果然是小侄的子房,小侄的孔明啊!”赵谌看完了赵枢奉上的“平南策”,已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有了叔父的锦囊妙计,天南定矣!”

虽然赵枢的“平南策”上只说了怎么搞定安南而且也不是一举平定,而是慢慢的蚕食。

但是这一套“半封建半殖民”的办法,摆在整个天南都是可以通用的!

因为天南一带的土地,就是围绕着南洋大海分布的,而赵谌手头恰好有一支可以称霸南洋的海军。而且还有几十万丧了家的流亡官员和军民,还有天南各国所没有的火器技术和筑城技术。

所以他完全可以将这套办法用到天南地区所有的国家身上他根本不必一国一国的攻占,也不需要什么远交近攻的手段,完全可以同时向所有的国家派出军团,在这些国家的地盘上强占下最肥美的沿海土地,与此同时还可以保留下那些国家,让他们成为大宋南帝的附庸。

所以有了这套办法,赵谌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起一个一半封建,一半是殖民的海上帝国同时还能给几十万追随者找到不错的出路!

第468章 南帝出天理兴 (求订阅求月票)

赵枢、赵杞、张邦昌、赵不求,还有几千名愿意跟随赵枢和赵不求一起北上的海军官兵,终于在大宋洪武九年九月中旬的时候,乘着海上刮起西风的机会,登上了几十条中小型海船,离开了崖山军港,踏上北归之路。

他们这是开开心心,满载而归,北上做官去了!

赵枢去秀州当东南大发运使——这官儿看名字就知道要发了!

赵杞准备去当福建路转运使这是赵枢的建议,虽然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地方,但是架不住泉州海运昌隆啊!

现在的大宋海贸第一港就泉州刺桐港,富得流油啊,只要稍微认真点收税,一年怎么都能有几百万的入账!身为福建路漕臣的赵杞,当然也能从中捞到油水

至于赵不求则会去接了大宋海军都统制的差遣,也是高官得做了。

而留在广州的众人,总算是松了口气儿赵谌明面上当了南越国王,北面那个北帝赵楷应该能消停一阵子了。

不过他们的安稳日子肯定是过不太久的,因为等赵楷巩固了在东南地区的统治,一定会找着借口攻打广州的赵谌无论是南帝还是南越国王,都免不了挨打。

即便赵楷真的看在朱琏的面子上,又或是因为别的原因不对赵谌下手,赵谌手头的那点财货吃干用尽之后,那也是个完。

所以赵谌等人,就得利用赵楷消化东南半壁的机会,开始向南扩张了。

留给赵谌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可是要做的准备却一点也不少啊!

首先当然是组成屯军了就是赵枢提出的“军团”,赵谌给换了个名儿,就叫屯军,意为屯田之军。根据赵谌和底下的臣子们讨论的结果,这些屯军应该以“户”为单位,一军3000户。殖民嘛,一群大老爷们过去怎么殖啊?跟谁殖啊?

所以赵谌先得想办法为组成屯军的战士解决娘子问题怎么解决?当然是花钱解决呗!封建社会还能没有买卖婚姻?

娘子的问题解决了,招募屯军武士的问题就跟着一起解决了,参加屯军发娘子啊!

不过光凑够人头还是不行,还得解决屯军的组成和教化这两大难题。

屯军是封建性质的,不是官僚性质的所以那些武进士出身的军官,大多都不愿意成为第一批的屯军之主。

他们好好的官当着,干嘛去冒那样的风险?

所以赵谌不得不从自己的少年亲军中选出一批能力较强的“兄弟”,先去撑起几个屯军。

除了这些屯军的军使,下面还有左右千户(军使自领中千户)和三十个百户这些人怎么产生也是个难题。

赵谌琢磨了许久,最后就用了比武定高下的办法这些千户、百户首先得是猛人,然后再言其他。

而教化这个问题,则比组织更让人头疼!

三千户的一个屯,可能还得分成几个堡,在远离中土的地方拓土殖民,想想都不容易!

而在所有的不容易当中,最不容易的当然就是维持自身对南宋(南帝之宋)的认同了。

这可不是小问题啊!

如果要较真,现在安南都护府那边的上层,大多也是汉人,连他们的君王都是汉人。安南李家一说是福建路人士去捉鱼,捉着捉着就成了皇帝;另一说是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的后裔。不管哪种说法是真的,安南李氏的祖上肯定是汉人。

可是那些分明拥有汉人血统的安南人却把大宋视为了仇寇!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帝国的南宋逃亡集团来说,怎么将分布在南洋大海沿岸和各处岛屿上的屯军据点以及海港城市拧到一块儿,就是大难题了。

如果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地盘,要维持认同,要越拧越紧都是比较容易的。人员流动方便,文化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