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也想通过“大办学堂”和“礼下穷人”的办法扩大儒家的基础。
但是受制于理学格物路线的高端,又出于照顾府兵集团以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赵楷的“大办学堂”主要是为府兵子弟办学真正的目的还是培养军事精英用于殖民战争,同时避免府兵集团腐朽堕落。
而“礼下穷人”又依附于办学,所以必然会演变为礼下府兵。
这样的路线执行下去,二三十年后也许会有二百万接受过良好教育(相对中世纪而言),拥有理学精神和强健体魄的府兵和军府丁余。
虽然很厉害,足以维持赵楷的王朝,也许还能持续对外输出武力,对内慢慢改造社会。
但是大宋全国有多少人口?二百万人只占多大的比例?
李侗自己就是二程的再传门人,不仅精通尹川先生的学问,也深知明道先生的学问。当然也知道两位程先生的学问有何利弊?
二程兄弟虽然被人合在一起奉为理学宗师,但他们俩的学问其实是两条路线。弟弟尹川先生程颐是“数理化”理学,哥哥明道先生程颢的学问则是偏重本心,认为万物本属一体,只要把本心修好了,自觉达到与万物一体,就能明天理、存天理了,因此不大注重外在的知识,也就是不注重格物致知了。
李侗本是杨时的弟子,而杨时是程颐的弟子,他自然是倾向于格物致知的。
但是参加完了第一次儒门大会后,他已经发现了理学的弊端。
李侗侃侃而道:“虽然天策将军学究天人,已经找寻到了格物致知的门径,还想以此道教化世人。但是格物之道非常艰难,在下闭门格物十余年,但未尝穷尽一理,可见其难!万物之理何其多?怎么可能一一格尽?
而明道先生当日也正因为知道格物之难,才偏重本心而忽视外知。如果本心可以达到与万物一体,自然就能明理存理了。而修心才是世人明理存理的办法啊!”
这大约就是心学的路线!讲究内心成圣。用后来的心学宗师陆九渊的话说,是一门“简易工夫”,不管怎么说,总比穷尽万物之理要简单吧?
后世内心成圣的大儒有不少,而穷尽万物之理的外星人有没有还很难说
而且内心成圣的事情很难证伪,你到底“圣不圣”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怎么搞得明白?
而穷尽万物之理这事儿就容易证伪了,搞个可控核聚变的发电站来点个灯泡,造个光速宇宙飞船来送个快递。
如果真的要让儒学往宗教的路上靠一靠,修心肯定比格物更好。
“延平先生的意思是以明道先生的学问为主,开创一个儒家南宗?”李清照已经明白李侗的意思了,不过她自己其实是“理学路线”上的人,所以多少有点抵触。
李侗点点头道:“天策将军想要大兴儒学以教化世人,但是却选了曲高和寡的格物致知,是必然不会成功的。而明道先生的学问如果可以发扬光大,才是真正可以教化亿万斯民之法啊!”
“延平先生的明道门人?”李清照有些不解,据她所知,李侗还是很认真的在格物的。
李侗笑道:“易安居士差矣,两位先生的学问殊途同归,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在下可以既格物致知,又修行本心。”
这个办法比较好万一格物失败,还有内心成圣的路线。
他顿了顿,又道:“但是对天下生民而言,成圣之路只有修行本心一徒,格物致知是不可能的。”
这个说法肯定是对的!
“对对对!”耿南仲拍着大腿笑道,“天策将军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敢妄称儒家学宗,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啊!官家,您不如以吴国王之名,召开儒门大会,并且指出天策将军之谬,然后再宣布修心成圣之道。这样天策将军就很难窃据儒学宗师之名了!”
吕本中也道:“耿相公说的对天策将军想要以儒廷号令儒学,以儒学教化生民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他的做法却错了。这就是官家您的机会啊!”
邵溥连连点头,“官家,您现在只要登高一呼,召开儒门大会,提出修心成圣,您就是名垂青史的巨儒了!”
巨儒比大儒还要大的儒!
赵桓当然动心了,于是就点点头道:“也罢,朕也是精通学问的!现在就让天下人看看朕的学问朕要召集天下鸿儒,两个月后,不,一个月后,就汇集江都,共商振兴儒学,再议共建儒宗之事!”
江都?为什么是江都?
崇政殿内的大儒们马上就觉出不对劲儿了你这还是要跑啊!
第448章 灭赵桓保儒学(求订阅求月票)
咣当一声,赵楷狠狠的摔了一个汝瓷的茶杯,还不过瘾,又拿起个端砚往地上重重一砸。端砚里面还有些墨汁,直接就把地面“砸黑了”一大摊儿。邳州行营之中的几个大臣大将,还伴随赵楷南下的郭天女、任宝莲、武美娘等人,全都被突然发怒的赵官家吓了一跳,都愣愣的看着他。
让赵楷发怒的原因,就是刚才行营参军司给他送来的一份关于赵桓将要在扬州召开儒林大会的密报。
这个赵桓也太可恶了!又一次明目张胆的抄作业啊!而且这家伙抄作业的速度越来越快,抄袭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赵楷的儒门大会才胜利闭幕不到一个月,赵桓那边就准备开一个儒林大会了,而且还摆明了要和刚刚当选儒廷学宗的赵楷唱对台。
更可恨的是,赵桓还喊出了“保儒学、教生民、继绝学、修本心”的口号。还宣称什么“天理至简,全在本心”,胡说什么“人人皆可成圣贤”这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赵楷好不容易把走歪了的儒学带回了“格物致知”、“格物穷理”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将来好往“科学教”的路线上继续发展。
赵桓倒好,直接来了个“天理至简、全在本心”,还什么“人人皆可成圣贤”这什么意思?心里面想想就能摸着天理,成为圣贤了?这不是在骗人吗?
接下去是不是还要来个“成圣贤、上天堂”和“孔夫子保佑我们”?
儒学被他这样折腾下去,不就成了个宗教了?以后会不会卖什么“成圣券”啊?
这可不行啊!
其实赵楷在如何改革儒学的问题上,也有点患得患失。
如果单纯想要让儒学去和天主教、天方教抢地盘,“成圣贤、上天堂”和“孔夫子保佑我们”的路子是最好的但是赵楷不愿意这么干,而且也很难办得到。
不愿意是因为这路子太脑残,脑子一旦坏掉了,科学就很难发展起来了。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打出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