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袁隗给天子刘辩“洗脑”,种下一颗“种子”……(1 / 1)

第57章 袁隗给天子刘辩“洗脑”,种下一颗“种子”……

  从董卓那里离开后,袁隗直接去找天子刘辩了。

  “老臣拜见皇上。”

  袁隗在刘辩面前表现得没有任何的不妥,该有的礼节应有尽有。

  “太傅!”

  刘辩对于袁隗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他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袁隗跪在刘辩面前,好像要哭出来的样子,道,“这些日子,让陛下受苦了,都是老臣的错。”

  被袁隗这么一煽情,刘辩的眼睛也红红的。

  他当上皇帝,到现在都还没有过上几天的好日子。

  先是皇宫大乱,后来董卓便来了洛阳……

  反正他每天在这个位置上都是担惊受怕,那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不过幸好,现在皇兄来了。

  今天皇兄在朝堂上对董卓的举动,让刘辩心里畅快无比,他都想当场拍掌叫好了。

  这时……

  袁隗又道,“多亏了高阳候,如果不是高阳候,我等还要被司空压着抬不起头来。”

  对袁隗这句话,刘辩一百个赞同,他道,“没错,这都多亏了皇兄。”

  袁隗抬头看到刘辩谈起刘诞的兴奋表情,眼睛又悄然的眯起来。

  袁隗对刘辩道,“陛下,老臣觉得,高阳候立下大功,必须要封赏。”

  刘诞听到袁隗的话,他才反应过来。同时,对袁隗越发的满意。

  他出声道,“幸亏太傅提醒了朕,要不朕都忘了这件事。”

  随后刘辩自语起来:“该封赏皇兄什么好呢?”

  想了一会儿,刘辩忽然问袁隗:“太傅,你说,封王好不好?”

  封王?

  袁隗闻言,顿时瞪大眼睛,差点没被口水给噎着。

  皇上啊!

  老夫这次来找你,原本还想要你给刘诞封一个三公,都怕你不同意。

  却没想到你比老夫想象中的还要夸张。

  只是……

  封王,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虽说刘诞是汉室宗亲,刘姓,祖上是汉景帝。

  但是……

  在袁隗看来,刘诞封王的资格还不够,年龄、功劳都不足。

  而且……

  这么年轻就封王了,日后如果刘诞再立下功劳呢?

  还要怎么封?

  封王,这都到顶了。

  再要往上,那是不是要将皇位给他了?

  更何况……

  袁隗也不愿意刘诞封王,给刘诞一个三公他都心酸委屈死了。

  要是同意他封王,那他还混个屁啊。

  刘诞注定和袁家不会走到同一条路上,袁隗可不会那么好心的帮刘诞。

  而且……

  这一次来找天子,让天子给刘诞一个三公,目的也是为了将刘诞赶出洛阳。

  要不然……

  别说三公,就算是一个县令,袁隗都不愿意给。

  所以……

  在听到刘辩兴致勃勃想要给刘诞封王,袁隗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

  “不可?”

  刘辩不满了,道,“有何不可?皇兄立下如此大功,朕不好好赏赐他,怎么能够对得住他?这岂不是会让天下百姓都笑话朕吗?”

  连这话都说出来了,这说明刘辩的决心很大啊。

  袁隗心里暗暗吐槽。

  同时也庆幸,得亏是自己来啊。

  要是其他人来,与刘诞没有仇怨的大臣说不定早就同意了。

  袁隗现在的任务改变了,本来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刘辩封刘诞为太尉,然后让刘诞离开洛阳,现在这个任务变成了次要任务。

  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阻止刘辩给刘诞封王。

  虽然封王事大,不可轻易册封。

  但是……

  只要天子开口,下面的百官又不反对,那么必定会落实下去。

  而且……

  以刘诞现在的威势,刘辩开口要给刘诞封王,估计没几个大臣会反对。

  袁隗对朝廷的大臣们熟悉得很,老墙头草了。

  于是……

  袁隗深思熟虑一番后,他对刘辩道,“陛下,高阳候现在还年轻,而且功劳也不够,要是封了王,势必会让大臣们和宗亲们寒心。”

  “要是高阳候都能够封王,那其他的宗亲呢?”

  “他们看到高阳候带着兵马来洛阳就能够封王,那其他人会不会也这样做呢?”

  刘辩却道,“他们要是能够打败威胁朕的贼人,朕自然也封王给他。”

  “可是这么一来,天下就乱了。”袁隗接着道。

  “有皇兄在,朕就不怕。”刘辩道。

  你对刘诞是有多信任啊?

  他算老几,他说不乱就不乱吗?

  袁隗心里不断吐槽。

  不过……

  他继续出声道,“陛下,如果高阳候封王,其他人不服,这天下大乱,轻则百姓遭难,重则江山社稷覆灭。”

  “如果陛下一意孤行这样做,又如何对得住先帝?”

  刘辩还是年轻,被袁隗这么一说,心里也有点慌了,他问道,“那,那朕该怎么办?皇兄的功劳总不能不赏吧?”

  总算将天子给拉了回来,袁隗心里一松。

  “其实,封王也不是不行。”

  “是吗?”

  刘辩一听,大喜,急忙道,“太傅,你有何办法?”

  袁隗对刘辩道,“陛下,其实臣这一次来就是想建议陛下先拜高阳候为太尉,然后让高阳候离开洛阳去立多一些功劳。只要到时候功劳足够了,那么世人再无异议,天子再封王便是。”

  “好!”

  刘辩一听,眼睛一亮,随后,又很快暗淡了下来,他道,“但是,皇兄离开了,朕怎么办?”

  董卓还在这里呢。

  刘诞走了,那就没有人能够制衡得了董卓,那他又要被董卓欺负了。

  袁隗微微一笑,对刘辩道,“陛下莫慌,相信经过这一次后,司空他断然不敢再行废立之事了。”

  “有高阳候在,司空他哪里还敢乱来?”

  被袁隗这么一说,刘辩相信了。

  他微微点头道,“那一切就听从太傅的安排。”

  袁隗又说了一会儿后,他忽然叹了一口气:“唉!”

  刘辩好奇了,问道,“太傅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袁隗“愧疚”道,“之前司空的所作所为,老臣并没有能够阻止,相信高阳候肯定会对老臣有意见,甚至觉得老臣是与司空同流合污,来欺负陛下。”

  刘辩连忙出声安慰道,“太傅放心,皇兄绝对不是那种人。朕也知道太傅的难处。而且如果没有太傅的周旋,朕的这个位置早就坐不稳了。”

  刘辩能够理解大臣们的难处。

  董卓手握兵权,大臣们在董卓面前说话的底气都不足,而且董卓生性残暴,稍有不顺便要拔刀砍人,大臣们人人自危。

  想必太傅也一样。

  袁隗见目的达到了,他继续道,“如果高阳候说老臣的坏话,还望陛下能够相信老臣。”

  刘辩点了点头,随后安慰道,“太傅无需担心,朕相信皇兄是绝对不会说太傅你坏话的。”

  袁隗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他皱着眉头,一副担忧道,“比起这个,老臣更加担心,如果高阳候不肯离开洛阳的话,那就麻烦了。”

  “有何麻烦?”

  刘辩不解问道,“皇兄如果不愿意离开,那最好不过啊。有他在,朕不用担心被欺负。”

  袁隗一副担忧的样子道,“陛下,你还是太年轻了,如果一个人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他就不会再放弃了。”

  “现在陛下你还小,可以让高阳候辅政。但是,当你长大后,高阳候还会轻易将权力交还给你吗?”

  看到刘辩想要说什么,袁隗打断他的话,继续道,“老臣知道陛下想说高阳候不是那样的人,但是陛下,你要知道,人是会变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如果高阳候不愿意离开洛阳,老臣觉得陛下得小心点了……”

  袁隗反正就是给刘辩假设,他也不要求刘辩现在立刻就相信。

  他这样做,就是给刘辩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行了。

  一旦种子发芽。

  那事情必将按照他所预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