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回村(1 / 1)

我有福娃会种田 绯红雨 378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3章 回村

  “啊,还是自己家舒服啊。”周郡舒服地躺在自己屋里,凉席已经被周娇擦得干干净净的,窗户开的大大的,院子里果树上有知了再叫,但是枣子也已经成熟了。

  路云在院子里砍柴,周娇已经放学回来了,路拾还在学堂。

  “哥,中午想吃什么?”周娇在窗户外面问。

  “面疙瘩吧,多放几个鸡蛋。”

  “行。”周娇先端出一块一大盆锅巴来,“我昨晚蒸的。哥哥先吃一点。”哥哥起得晚,也没吃早饭。锅巴香喷喷的,垫垫肚子最合适。

  周郡起来了,打水漱口洗脸,去看建磨坊那块地还在空着,又去地里转了一圈,看到他们种下的农作物快要成熟了,而其他人种的旱稻已经颗粒饱满黄橙橙的了,回来问路云,“你觉得还有几天能收割?”

  “半个月左右。”

  周郡若有所思,“那咱的地开垦了多少?”

  “还没一半。”路云有些不好意思,周郡拍拍他脑袋,“你低头干什么,你是不是整天都在地里,瞧瞧你这黑漆漆的模样。我找几个人帮忙,咱们也能弄得快一点。”周娇和路嫂子已经算完上个月他们的铺子的收入了,扣除成本收益有二两三钱银子,这些钱可以找很多人帮忙,把他们的荒地全部开垦出来。加上两头牛,能在秋收前完成,这还能赶上种上一批晚稻。接着下一批几个饭馆的皮蛋该送过去了,这半个月也不会轻松。

  周郡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赵雍就过来了,把他那边的皮蛋账目和数量还有要收的鸡蛋成本也给算出来了。“这两天我们把这个收齐,铺子里暂时先关几天,先把这皮蛋做出来送出去。”

  “烧仙草这两天该做了。”周娇也说。

  “分工吧。”周娇和路嫂子他们收鸡蛋记账,赵婶娘赵兰做皮蛋,这边周郡和赵雍做烧仙草并做各种酱料,路云去忙地里活计。周郡先拿出八百文钱来找了村里的五个人帮忙开垦荒地。现在秋收还没开始,大家还有空闲,也乐意做事。

  大家都忙碌起来。一直到十天后,所有事情才做好,不过地里的活还是没弄完。这边生意上的事情忙好了,把下一批的货物也都准备好了。路云把烧仙草送到悦来客酒楼,他们几个人下地干活。路云现在可积极了,只要有送城里或者禹城送货的他都要跟着去。周郡心里知道他是想看能不能见到王丫,也不去拆穿,就依他。

  原本两人还想去曲平山转悠,现在看来是没时间了,该收货了。两人都晒黑不少,也没闲着。这回晚上,路拾从赵雍家回来悄悄和周郡说:“哥哥,赵婶娘打了赵雍哥,好生气。我不敢进去了。”

  周郡心中一突,赵雍不会和赵婶娘坦白说明了吧?周郡猜测是对的。这边赵雍跪在赵婶娘面前,把情况说了,说他要和周郡在一起。

  赵婶娘眼前一黑,靠着床喘息不已,她低声呵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知道。”

  “你想好后果了吗?”赵婶娘原想着循序渐进的改变他的心意,所以她一直忍耐不发作,然而刚才他在屋里休息,赵婶娘和他说了他已经考完试了,可以去见见杨婆子介绍的那个姑娘了。儿子就再也憋不住和她挑明了。

  赵雍偷偷看母亲脸色,见她靠着墙很难受的模样,言辞尽量委婉但又很坚持,“能有什么后果。我们又不是要昭告天下,在村里活不下去,我们就在城里住。娘,我是不想让你为我操心,日日想着给我娶媳妇成亲。也别耽误别家姑娘。你说要孩子,要传宗接代……”赵雍说到这,嗤笑一声,语气明显变得不屑,“我觉得这个传宗接代没有必要。我也不觉得我爹这个血脉和姓氏有往下传的必要。”他那赌鬼爹是什么有名望的人吗,能光宗耀祖吗?姓氏有什么重要呢,都不如他活的高兴重要。

  “你既然都想明白了,我能说什么呢。”赵婶娘一瞬间有些心灰意冷,呼吸也急促起来。赵雍怕母亲有个好歹,起身想去看看她,又被呵斥道:“跪下。对着祖宗排位你好好想想。”

  赵雍语气一瞬间苦涩起来,“娘,你想让儿子怎么做?按照你的要求娶妻生子,儿子就能开心就能幸福了?我不想像你和我爹一样。勉强过日子,对那个姑娘和我都不公平。”母亲以前什么日子,他爹没染上赌之前,日子还能过,可是他们俩也是每日吵着过。母亲总是心口疼头疼,夜里偷偷哭。白日里还要装作无事发生一样,他奶奶也不会疼人,可着劲的欺负母亲,也就是他出生后好了一些。后来家败了,赌鬼爹死了。母亲才安顿下来,虽然穷,但起码不会被气的胸口疼头疼整日睡不着觉了。

  赵母脸色变了,赵雍继续道:“我和郡哥儿在一起,我很开心。你要是担心我老了没人照顾,那您的担心可就多余了。郡哥儿有路拾,路拾和周娇是他一手带大的,我也当他们是小辈,以他们的品性恐怕不会不管我们。要是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过继。我离干不动了,还有三十年,难道我不会给自己找好后路吗?”

  “还有,你也别埋怨郡哥儿,是我求着他的,他是被我带进这条路的。你儿子一点一点的引诱他,才使得他答应我。这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娘……”他屈身跪着朝前移了几步,到了床前,手放在了赵婶娘的膝盖处,“娘,你就依了我。我们在村里会小心的,不会被别人发觉。我读书他也读书,我们在一起有何不好的。我和您坦白,只是不想瞒着你,也不想再骗您了。”

  赵婶娘看着把头埋在自己膝上的儿子,心里各种念头翻滚,她缓缓道:“即使我以死相逼,你也不改吗?”

  赵雍脸色一变,咬牙声音发抖道:“娘,你不会的。您不会这样为难儿子的。我……”他眼眶发红,眼睛充血,声音害怕起来,“是不是,娘,你不会这样逼我的“对不对?娘,你要打要骂都可以,千万别拿您身体来,我害怕。”他抬起头定定地看着赵婶娘,满脸痛苦,神色紧绷,全身都僵硬起来。

  最后赵婶娘败下阵来,在儿子面前,母亲总是心软的。赵婶娘无奈叹息,摸了摸儿子的头发,”你先出去,让娘自己想想。“

  赵雍害怕母亲想不开,他不想走,赵婶娘呵斥道:“出去。”赵雍出去了,碰巧姐姐从外面回来,手里是洗好的菜,赵雍低声道:“阿姐,我惹娘生气了,你去劝劝娘。”

  赵兰进了厨房把菜放好,就进了里屋,见她娘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眼眶通红,两眼睁着。赵兰吓了一跳,赶紧到了一杯水来,“娘,先喝两口水,阿弟那边可以慢慢说。”她扶着赵婶娘起身,给她喂水,问:“阿弟很担心,他是做了什么事?娘,你生这么大的气?”

  赵母瞥女儿一眼,女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还不能告诉她。赵婶娘喝了水,慢慢道:“你弟弟不愿意去相看。我说他两句,他还不乐意。”

  赵兰听到这,笑起来,“娘,你不是说不急吗?阿弟考试结果还没出来,要是考得好,咱能找到更好的。他不去就不去吧。这几天也没闲着,想来是犯懒了。”

  赵婶娘嗯了一声,说自己累了,想睡一会儿。赵兰出来看到弟弟站在门外那焦急模样,她心下好笑:“没事的,娘说她累了,想睡一会儿,别担心。咱娘很快就会消气的。”

  赵雍心下更苦涩,也没办法和姐姐说清楚,闷闷地点了点头,让姐姐多进屋看看娘。这回他娘肯定是伤了心了。接下来两三天内赵婶娘没和赵雍说一句话。赵雍心下更难过,但也微微透出一些渴望来,他娘不和他说话,就代表他娘真正地听进去了他的话,在思考可能性。

  夜里赵雍偷偷去了周郡那,周郡一看他神色,就知道他说了,又羞又恼还心疼,说赵雍鲁莽,又问赵婶娘怎么样,可别气坏了身子。赵婶娘就算再阔达,也没想过要找一个男儿媳妇。周郡原本想着就这样拖着,拖到拖不下去了再说。然而赵雍……唉,事已至此,要快想个办法解决。

  赵雍让他不要来掺和,这边他自己来处理。本来就是他应该处理好的事情,把周郡牵扯进来,万一母亲想不开,说了难听的话,周郡受不了,他也会很难受。周郡想和赵雍一起和赵婶娘谈谈,赵雍拒绝了,说暂时不要。等他再和母亲缓和缓和。还没等赵雍找到缓和机会,就要割稻了,一场雨停了后,接着全村人都忙起来,热火朝天的在地里忙活,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这天也不知道怎么的,刚想闲一会儿就乌云密布,要下雨似得,所以一天也不能耽搁也不敢停下来,抢收最要紧。但是每天晚上路拾和周娇还是照常去赵婶娘家,也不见有异常。周郡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碰到过赵婶娘,婶娘还是对他笑,态度很平常。但是周郡一想说什么,婶娘她就岔开了。周郡就知道还不是时候。唉,好难,见家长好难。

  赵雍比他更难,但他有信心磨得母亲松口。半个月后秋收结束,赵雍再一次找到机会和母亲谈话。期间他说到了豫章王和西南节度使的事情,把母亲惊讶的目瞪口呆,怀疑是她编出来骗人的。赵雍叹息,村里消息闭塞,母亲在家也不出去和人唠嗑,这等八卦她的确不知,但赵兰应该知道。

  于是赵雍就说:“母亲不信,可以问姐姐,村里这事都传遍了。人家那么大一个王爷和侯爷都可以这样,我和周郡怎么不可以呢。人家家大业大全天下的人都认识,人家也没孩子,现在许多人都在议论,人家也不怕,听说王府还准备大婚宴请客人。”

  赵母傻眼了,但见儿子说的信誓旦旦的,她疑惑道:“那么大一个王爷,也这样?皇帝同意,祖宗也同意?”

  赵雍细细和母亲解释,当然他不会说是朝廷巴不得呢。反正豫章王和节度使在一起,豫章王肯定不会谋反,而且也不会有子嗣,不会威胁朝廷。他就说两人是真爱,冲破阻力在一起,怎么的怎么的。虽然具体内情他也不太清楚,不过他会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来说,还少不了一翻添油加醋的加深赵婶娘对这件事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说完了后又开始说自己和周郡的事情。赵婶娘哪里不知道儿子的小心思,不过她仍旧没松口。赵雍头枕在赵母膝上,“娘,你就别折磨儿子了。儿子已经好久不敢去找郡哥儿了。”

  赵母脸色一沉,“合着,你还埋怨上我了。”

  “儿子不敢。”赵雍小心说着,“可是娘,我真的很想你同意,你不要晾着我了,我夜里都睡不着,干活也想着,还害怕您伤心,坏了身体。儿子还没让你享福,是儿子不孝了。”

  “郡哥儿是好孩子,我不忍心说他。你这个孽障,害了人家。”赵婶娘说着拍了一下赵雍的头:“你当你想心里好受,能睡得着,你这个孽障,你选了这条路,死不悔改。娘能耐你何?”

  赵雍听到这里,心中一喜,母亲的话表露出他已经妥协了,他安耐住喜色,继续趴在母亲膝上,“娘别这样说,不管我如何,都是你的儿子。都是儿子不好,儿子错了,以后再也不惹娘不高兴了。”接着又说了许多孝顺的话,又说了他以后的想法,怎么读书,怎么做生意,怎么考学,如何在一起,听着很有计划的样子。

  赵婶娘见儿子计划的头头是道,心中不住的叹息,面上却不表示出来。这些日子儿子不好受,她是能见到的,往常生动稳重的儿子,这些日子除了闷头干活就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的脸色。而且也不敢去找郡哥儿,夜里她起夜几次在窗户下也听到儿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有一次还听到他偷偷在哭。疼在儿身,痛在娘心。赵雍神色奄奄的,吃也吃不多,短短十几日瘦了一大圈,赵兰以为是秋收忙碌导致的,说过后要给她好好补补。只有赵婶娘知道,这是伤了心了。

  她想了十几日也想明白了,如今听到赵雍说的什么王爷和侯爷的事情,更加想明白了。她管不了了,也不忍心逼迫自己儿子,又见他计划的头头是道,所幸随他心意吧。儿孙自有儿孙福,她是希望儿子幸福的。于是赵婶娘妥协道:“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别告诉你姐姐。我会找个时机和她说的。郡哥儿也难得,这些日子你们都累坏了。找个日子让他带着几个娃娃来,我们好好吃一顿。”

  赵雍一听,起身抱住母亲,“娘,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