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恶名昭昭(1 / 1)

第169章 恶名昭昭

  李隆基办事效率果然是没有让柳飞扬失望,先是在柳飞扬这里拿到了崔缇和郑谙二人犯罪的铁证之后,马上召集了当朝几名非常正直的监察御史,并将崔、郑二人的罪状一并呈上。

  几位监察御史看完崔缇和郑谙的犯罪证据之后,加上监察院原本就有的案底,很快就拟好了奏章,准备明日早朝对崔缇和郑谙进行弹劾。

  监察御史这边搞定之后,李隆基又派刘幽求前往太平公主府就一些事项进行沟通,沟通之后双方一致决定崔缇和郑谙二人的审讯交给柳飞扬来完成。

  而柳飞扬也在府上将崔缇和郑谙两人的罪状再次进行了核查,确定能够将二人直接打入死牢之后才放下心来。

  柳飞扬的做事风格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彻底,不能留给对手任何的喘息机会。

  在柳飞扬知道的唐朝历史中,崔缇和郑谙二人最后都是逃脱了刑罚,仅仅是流放外地,没过多久两人再次回到长安,并且还能够官复原职。

  现在柳飞扬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他是铁了心要将这两人彻底的打死。

  忙碌一天之后,柳飞扬回到了柳府,每次回到这个院落都能够让柳飞扬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

  而且现在佳人相伴,自己总算是享受了一把有家的感觉。

  现在的柳飞扬已经有些留恋这种感觉了,特别是两位娇妻等着柳飞扬归家,更是让他感受到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

  上官傲雪和上官傲霜到京城之后也并没有闲着,而是开起了酒楼。

  有了柳飞扬提供的诸多菜品,酒楼的生意倒也是红红火火,而且有柳飞扬这个长安府的京兆伊在前面顶着,这家酒楼的生意想不红火都不行。

  牡丹,芙蓉,芍药,林胜男几人则是继续在长安府工作,为柳飞扬管理着整个长安府的日常工作。

  也让柳飞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

  记忆中再有两个月应该韦后和安乐公主就会向唐中宗李显下毒手,然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联手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推翻了韦后控制的朝廷,并且直接将相王李旦扶上了皇帝宝座。

  上一世的李隆基当时自身实力并不强大,所以需要太平公主作为外援,不过现在柳飞扬带着一支精干力量出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必要联系太平公主就值得思考了。

  这也是柳飞扬目前最为头疼的地方,因为太平公主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而且一旦操作不好,将太平公主逼到安乐公主那边去了,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柳飞扬独自一人在书房里面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哎,算了,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实在不行还是按照历史的进程走吧,怕就怕自己这只小蝴蝶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那样的话事情可就真的难办了。”

  今日的早朝气氛有些诡异。

  唐中宗李显照例是坐在龙椅上面昏昏欲睡,仿佛是永远也有睡不完的觉一样。

  众朝臣行完礼之后,一名老太监照例是走上前来喊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老太监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唐中宗李显都已经有要起身的动作,因为按照以往的套路,这句话之后一般都是宣告早朝的结束了。

  唐中宗李显在位可以说很少管理朝政,前期有五大臣帮忙打理,后来五大臣被武三思搞掉之后,整个大唐帝国的朝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由武三思说了算。

  太子李重俊政变以后,武三思被杀,然后朝堂的话语权又落入韦后,安乐公主及宗楚客等人的手中。

  可以说唐中宗这个皇帝手中基本上没有多少权力,跟摆设没有多大区别。

  不过虽然没有多大权利,可是人家毕竟还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大老爷,就凭着这一点,李显还是整个大唐帝国最有权威的人,只是很多时候他不想要这份权利而已。

  不过今天倒是个好日子,偏偏李显最近对朝局的走向有些关心了,因为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老婆韦后,以及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看向自己的眼神已经不再温柔,而是隐隐的带着一些杀气。

  和事皇帝李显感到了一丝威胁,所以决定在朝堂上宣誓一下自己的威严。

  正好李隆基也联合了监察御史准备弹劾崔缇和郑谙二人。

  老太监话音刚落,监察御史王岩便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监察御史王岩有本上奏!”

  一听是监察御史有事奏报,李显顿时来了兴趣,自己刚好想要杀鸡儆猴,没想到马上就有人递刀子过来。

  “准奏,呈上来……”

  老太监将监察御史王岩的奏本拿上去给了李显,李显翻开整个奏本,通篇看完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奏本里面明明白白的写着崔缇和郑谙两人的种种罪行,可谓是证据确凿。

  “崔缇,郑谙二人何在?”

  李显强压着怒火,大声喝道;

  下面朝堂中崔缇和郑谙闻言顿时脸色大变,知道肯定是监察御史王岩弹劾自己了。

  二人纷纷向宰相宗楚客和上方的安乐公主投去求救的眼神。

  不过宗楚客和安乐公主不清楚事情的原委,自然也不敢贸然出手,因为一个操作不好极有可能激怒皇帝李显。

  为今之计只能是暂时按兵不动,下来在慢慢操作。

  崔缇和郑谙看到首席宰相宗楚客和安乐公主李果儿微微摇头之后,这才出列免冠顿首;

  “臣在……”

  “来人,给我将这两个贪赃枉法的恶徒拿下!”

  “皇上,微臣冤枉啊,冤枉啊皇上……”

  崔缇和郑谙二人顿时磕头求饶,大声喊着冤枉;

  “冤枉?好好看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好事?”

  李显说着将监察御史王岩的奏折直接扔给了崔缇和郑谙二人,两人慌忙捡起来看完之后,顿时脸色苍白。

  ——奏折上写着——

  “崔缇,郑谙二人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鬻爵,拉帮结派,贪赃枉法……”

  总之是将两人这些年所犯之罪行全都记录在案,而且证据充分。

  御林军上来羁押二人的时候,这两人已经失魂落魄,仿佛丢了魂一样。

  眼看着崔缇和郑谙二人被收押进入监牢,宗楚客站出来了;

  “启奏陛下,此二人辜负皇恩,罪当问斩,只是这二人都是朝廷高管,还是要遵循法度,将这二人秉公处理,这样才能让天下的老百姓信服。

  这二人身居吏部侍郎要职,需要朝廷派出一位能够镇得住的人去审理此二人的案件才行。”

  宗楚客说完,下面的朝臣也议论开来,众人都知道宗楚客这是准备在案件审理上面下功夫了。

  崔缇和郑谙二人是后党的中坚力量,安乐公主肯定是不会就这么放弃这两人的。

  按照以往的情况,如果是宗楚客的人负责审理,十有八九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这两人估计很快又能够重新回到朝堂。

  不过这一次临淄王李隆基可不准备这样放过这两人,李隆基一个眼神示意。

  ——很快就有大臣站出来——

  “启奏陛下,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案件既然是监察御史这边提出来的,自然就是派监察御史审理,可是这一次老臣觉得涉案的都是两位高官,恐怕单由监察御史审理有些难以服众。

  而且这二人身后背景深厚,恐怕单单是监察御史也未必能够顶住压力。

  我觉得朝廷可以委派一位监察御史以外的官员联合审理,这样一来结果势必更加让人信服,而且所选官员还要有很高的民众基础。”

  刚刚弹劾崔缇和郑谙的监察御史名叫裴任远,属于临淄王李隆基一派的代表人物,作风比较强硬,不出意外审理崔缇和郑谙的人选中绝对是有这人的。

  如果崔缇和郑谙落到他的手中,绝对讨不了好,这也是宗楚客和安乐公主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监察御史审理这样的案件是本分职责,宗楚客哪怕是当朝首席宰相,一时竟然找不到什么理由来阻挠。

  安乐公主见到宗楚客不再说话,马上站出来说道;

  “父皇,儿臣觉得其实交给监察院审理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么大的案件,还是需要有人监督才行,京兆伊柳飞扬才到长安城就办出了几件大案,长安的老百姓都比较信服。

  儿臣认为如果将这件案子交由长安府和监察院共同审理的话,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安乐公主现在是真正把自己摆在皇太女的位置上,说话的语气这些模仿的都非常的像了。

  李显一听长安府和监察院共同审理,马上联想到互相牵制的策略,觉得这样做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那好,就以安乐公主的法子办,长安府和监察院共同审理崔缇和郑谙二人的渎职案,还望两位爱卿秉公执法,以振朝纲!”

  说完,李显就站起来离开了朝堂,老太监也跟着离去。

  只剩下满朝的文武大臣,众人都有些意犹未尽,这一次对崔缇和郑谙的弹劾让很多人都有些茫然,同时也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不少人觉得之前平静的朝堂也许将会再起波澜。

  朝堂上的安乐公主和宗楚客等人脸色都非常不好,显然这一次被监察御史打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