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幽州需要点人气,不如多生几个孩子(1 / 1)

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 凛凛 146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71章 幽州需要点人气,不如多生几个孩子

  曹铄一路从辽东郡走到辽西郡的肥如县城,便在这里停了下来。

  肥如的守将徐晃,一脸忧愁地问道:“王上,能否往幽州迁移一些百姓?这里大面积的土地都无人种植,放着好浪费啊。”

  辽西郡常年被鲜卑与乌桓侵扰,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到了辽东郡或者广阳郡,整个辽西郡的人口,仅剩下不到三万人,还没有士卒的人数多。

  曹铄想了想说道:“幽州现在依然不够稳定,无法给他们提供稳定的生活,他们许多人都不愿意搬迁到这边,而且北方寒冷,一般人也受不了。”

  荀谌说道:“北方一年的粮食产量与南方相比,五成都达不到,生活在这里的都是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而且家中也没有什么钱财,能够支撑他们搬迁到南方的人。”

  曹铄头大不已,如果不把这事儿解决了,那今后在这里守备的士卒,心里一定会有怨言,娶个媳妇都困难,如何能保证他们的忠心。

  曹铄突然想起了后世的做法,说道:“我有个想法,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王上请示下!”众人一脸期待地看着曹铄。

  在他们心里,曹铄的思想要比他们开阔的多,说不定他能想起一个彻底解决北方人口稀少的问题。

  “我们可以提倡他们多生子,每生一个孩子奖励十亩田地,免收五年税。”

  “这……”

  众人惊恐不已,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岂不是要少收许多税?

  曹铄又说道:“我们的学院虽然已经在冀州扩展开了,但是这里还没有建立学院,我们可以让翰林院运作一下,在幽州开始建立学院,这样他们的教育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刘晔不解道:“主公,我军的钱粮税收如何来?”

  曹铄解释道:“甄氏商会贩卖的商品,足够大军及朝廷开销了,没必要再给农户增加负担,但是我们需要给他们设定个条件,多余的粮食必须要卖给当地官府,不允许私自贩卖粮食。”

  粮食是大军生存的保障,绝不能让某些人控制粮食。

  粮食卖给官府,想要购买粮食也要通过官府购买,这样省的有人私抬粮食价格。

  荀谌赞同道:“王上这个办法好。”

  刘晔惊讶地看着曹铄,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不需要征收粮食的诸侯,战时粮食可比钱管用多了,曹铄竟然富裕到可以用钱来买粮。

  曹铄得到众位大臣的肯定,便在幽州颁布了一道政令,生育一个子女,奖励十亩田地,而且减免五年租税。

  整个幽州的百姓一片欢腾,纷纷感谢曹铄的宽宏大量,能遇到这样的一位主公是他们的荣幸。

  曹铄带领众大臣来到卢龙关的某处山丘上,看着塞外的草原说道:“待黄河以北稳定之后,吾当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塞外鲜卑,要让他们知道,汉人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年代。”

  一众文武纷纷跪倒在地,说道:“我等定辅助主公,完成霸业!”

  “看着这塞外的风景,我突然来了兴致,想要作一首诗!”

  众将期待地看着曹铄,这些人当中可是有不少人知道,曹铄曾在一日内做了近千首诗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卢龙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鲜卑终不还。”

  “好诗!”

  众位大臣纷纷喝彩,鲜卑不除,汉人永不安宁,只有除掉北方这个大患,幽州才能生机勃勃。

  刘晔说道:“鲜卑匈奴一直是中原大患,如今匈奴已经名存实亡,如果再除掉鲜卑,那么黄河以北也不比长江沿岸差多少。”

  徐晃笑着说道:“等王上平定天下之后,我就在这塞外养牛放马,终老一生。”

  曹铄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那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每个三五十年,可能你还无法养老。”

  荀谌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公明能够多生几个像你这样的猛将,说不定王上会看在你劳苦功高,为魏国培养栋梁的份上,让你提前下野也不一定。”

  “哈哈哈!”

  众人开怀大笑了起来,想要早点功成身退,荀谌的建议确实不错,多生几个孩子,然后交给他们来打理。

  曹铄看向徐晃说道:“公明,趁着鲜卑还没入侵,多准备点木头,我们攻入鲜卑之后,要在鲜卑的草原之上,建立城寨,木头必然少不了。”

  “末将马上去吩咐士卒砍伐树木。”

  曹铄又说道:“砍伐树木可以,但是决不可乱砍乱伐,砍完之后里面种植上新树苗,北方沙尘多,决不能因为打仗,而让沙漠扩大。”

  荀谌一脸不解地问道:“王上,沙漠扩大跟砍伐树木有什么关系?”

  “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树木能很好地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是植被?什么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什么是防风固沙?

  曹铄废了好大劲才给他们解释清楚。

  “主公见多识广,我等拍马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