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特封潘俸,为讨伐黄巾兵的平巾将军,各州牧刺史太守,应无条件配合潘俸平叛……”
“叮!触发新的支线任务,击败青州黄巾兵,奖励80万系统金币。”
“叮!触发新的支线任务,将队伍扩大至两万人,奖励二十万金币。”
元帅并不是职位,而是统帅的意思。
听得潘俸被封元帅,夏侯渊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潘俸圣谕念完,潘俸便就命人把圣谕内容抄出十几份,派人分发到各路诸侯手里头。
接着潘俸便安排酒宴,并且犒赏三军将士,为此潘俸还特地从系统商城之中,花了两万金币买了一万斤高度白酒。
这个商城超市,囊括的不少,但是就是药品没有,这让潘俸十分无奈,很多士兵,因为受伤没有消炎药药品,本身没有受太严重的伤,回来伤口感染死亡的比比皆是。
没有好的医药条件,对其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三国时期医术,最有影响力就是华佗,可是此时华佗身在何处,潘俸还不知道,只得多派人去寻找留意。
酒宴散去,潘俸便回到了后院。
“潘大哥,热水已经给你准备好,快去先洗一下身子吧。”
说着杨昭环便就帮潘俸宽衣解带起来。
这么久不见这小妮子,还真别说似乎比之前更有女人味了,而且发育的更为完全了。
被潘俸充满侵略性的眼光打量着,杨昭环脸红心跳的心如鹿撞,微微把头低了下去,继续为潘俸宽衣。
不过由于其因为心慌的原因,有一些手忙脚乱,手指不时的碰触到潘俸的肌肤上,更像是在挑逗他一样,让潘俸在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欲(huo)。
“啊!”
只见潘俸一把,把杨昭环横身抱了起来向着木桶走去。
杨昭环被潘俸这一粗鲁的举动吓的,轻啊了一声。
木桶中……
(mei)眼如丝,欲迎还拒,吐气如兰,娇喘吁吁。
……
另外一房间里的女子却是,辗转难眠,不知心中有什么事堵着,反正就是心烦意乱的感觉。
睡不着的冯圆圆起身在,打开房间的窗户,只见对面阁楼不远处的一间房间里,有着两个人的,人影在烛光的照应下,倒影在窗户纸上。
“只听得,大娃一声大喝……妖精还还我爷……”
一阵断断续续的声音,从对面的房间穿透窗户纸,传到了冯圆圆的耳中。
不难想象的到里面的场景,定然是杨昭环又在缠着那人讲故事。
想到这这个小丫头,冯圆圆微微泛起一阵苦笑,自己的性格还是不够开朗。
不像那小丫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正在此时一阵轻吹来,吹的冯圆圆的发丝乱舞。
此时早已立秋,白天依然炎热,但是到了晚上,吹起风还是感到了一丝丝的凉意。
冯圆圆下意识的拉了自己的外衣,让自己稍微暖和了一些。
并用手抚平了随飞舞的发丝,把其挂在耳后。
今日七月十五,是个月圆之夜,加上今夜无云,故此漫天繁星尽收眼底。
方才还心烦意乱的冯圆圆,此时却是身心舒畅,似乎所有的烦恼已经,被其抛上了这九天云外。
“不知道这月宫之上,真有那仙女嫦娥不?”
冯圆圆望着璀璨的月亮,也是思绪万千,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其从杨昭环嘴里知道的。
这一段时间内杨昭环,几乎把之前潘俸给她讲的故事,给冯圆圆讲了一个遍。
“真是个怪人,尽会编些故事去哄骗人家小姑娘,不过这些故事还是挺好听的吗……”
正在潘俸和杨昭环,你侬我侬的在其故事中畅想时,却是不知道对面阁楼窗户前,正有着一名美丽的美人,正吹着轻风轻声叹息。
……
“唉!”
长安城一间阁楼上同样有着一名女子在轻声叹息。
只见一名容貌绝美的女子,坐在一把古筝前,轻抚古筝片刻后长叹一声。
这美人不是貂蝉是谁。
那日跟潘俸拜完堂后,她便就被送进新房,等待潘俸跟她进入洞房。
原本打算已经任命的貂蝉,老天爷似乎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新房等了半天之后,便被告知自己的相公,竟然在跟她拜完堂之后,便就已经离开长安城了。
似乎还没有洞房,就把她这个新娘给冷落了。
这让一向脾气很好的貂蝉,都生了一天闷气。
新婚当日便就独守空房,这对于貂蝉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耻辱。
不过在耻辱之余又有几分庆幸,在潘俸离去的第二天,貂蝉便就来到当初潘俸所在的小院处时,被告知牛毕早已经离开了落院。
“铛——”
轻抚半天古筝,貂蝉便才开始弹奏古筝。
一曲终了,貂蝉便又拿出了当初,潘俸为她所做的诗画。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貂蝉轻声念道出来,一时百感交集,明日她就将被送去考城,从此相夫教子,深锁深宅,不过这段记忆她会永远封存在心中。
“牛大哥此生无缘,但求来世……”
……
“记得小琰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汉筝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蔡琰趴在窗户前遥望着高挂夜空中的明月,喃喃自语的道。
“为什么,你不早一点出现呢?”
“我又何尝不明白你诗中之意呢,只是命不由人。”
“我已经是卫仲道妻子,不管他是否已经不在世了,我依然已经是卫家的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唉!”要是在她嫁给卫仲道之前,让她先遇见潘俸,她绝对会奋不顾身,但是此时牵扯太多了,卫氏蔡氏都不会让她如此做的。
夜晚的长安城,虽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但是趴在窗户前的蔡琰却是略显得有几分孤独。
手捧着当初潘俸给她所作的诗画,蔡琰微微一笑,便从怀里拿出一张画纸,借着明亮的月光,只见这画纸上的人物赫然就是潘俸。
“再见了牛大哥,再见了长安城,明日我便要回卫家了,愿你出走半生,他日归来仍是少年。”
说完蔡琰便就关上了窗户,如同锁上了她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