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世民的震惊
程处默看着李昊,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是哪个部落人,不清楚,但肯定是突厥的骑兵。”
李昊越听越来气,好不容易培养点士兵,一夜之间,就被屠杀个精光。
看着程处默,李昊说着:“处默,你将消息,想办法传到突厥那边去,就说,他们剩余的那些部落,乖乖写出降书,对我大唐,俯首称臣。否则,颉利就是他们后尘。”
李昊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要不然,都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程处默听到李昊这样说,觉得李昊非常霸气,一语就能定生死。
程处默嘿嘿一笑,开口回应:“这事你放心,包在俺身上。”
李昊这才点了点头,也安慰了一下程处默。
如今,颉利已经被抓住了,也算是不虚此行。
到时候,只能给那些将士,多申请些安家费。这样,李昊的内心,才会安稳一些。
这是李昊此刻的想法,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次日,
王涛和郭小凯到来,身上,也是有多处刀伤,模样看起来,非常的狼狈。
昨夜,
王涛和郭小凯,顺利突围后,就拼命的朝大唐境内逃去。
后来他俩碰到一起,就相互依靠,在树林里躲藏了一夜,待确定没有了突厥骑兵追击,他们俩,才从树林中一起走出,一起进入了雁门关。
李昊让军医,赶紧上药包扎,虽然刀伤没伤到筋骨,如果拖的时间久了,也会伤及性命。
待三人的伤势,稳定些后,李昊带着他们三人,又偷偷摸摸的,去了突厥境内。
他们想去看看,那些死去的将士,尸骨如何了,哪怕能带些,他们的骨灰回来,也算是无愧于心。
李昊这个人,非常的有情有义,不会做到冷血无情。
经过几个时辰后,
他们一行四人,终于来到昨夜战斗的地方。
看着一具具尸体,有的被豺狼啃食、有的被秃鹰叼啄。
李昊的心,非常的痛,痛到都快无法呼吸了。
其他三人,也是同样难受,这些都是跟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如今却被野兽糟践。
四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将尸骨堆放到一处。
还好,没被突厥人发现,要不然,又是一场恶战。
四个人,忙碌了四天三夜,才将所有死去的士兵,都全部火化完。
带着四大缸骨灰,四人又偷偷的回到雁门关。
休整一天后,
李昊他们,就准备启程回长安,
这里也没李昊什么事了,他还有重要的任务,就是押送颉利,去往长安,颉利是死是活,一切都由李世民处置。
长安!
太极殿!
李世民同文武百官,还是一如既往、勤勤恳恳的上着早朝,商议如何处理大唐事务,让大唐,走向盛世。
长孙无忌,恭敬说道:“陛下,如今整个大唐,算是稳定了下来,就是突厥那边,还对我大唐,虎视眈眈。眼下,正是我们急需要处理的事。”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突厥的事,是李世民心梗,也是李世民的耻辱。
李靖这时走出来说道:“陛下,臣请命,让臣掌印,臣有把握,荡平突厥。”
其他那些武将,也个个出来请命。
这时,
魏征出列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是安稳,但还不足以,去和突厥抗衡。出征,要粮食吧!
要兵器吧!最重要的是,也需要一大笔钱财,这些,恐怕现在国库还拿不出来。”
李世民听后,郑重的点了点头,觉得魏征,说的有理。
前段时间,是征收了不少粮食,但有粮,无钱财,也是白搭。
李靖虽然很想出征,但考虑到,如今的大唐,还拿不出,足够出征的钱财,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靖有心、可朝廷无力啊!
就在这时!
“报。”
一名千牛卫,急匆匆的跑进殿内,
开口说道:“禀报陛下,雁门关八百里急报。”
千牛卫的话语,让整个殿内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提到雁门关的急报,还是八百里加急,都以为是突厥人,要举兵进攻了。
李世民身旁的内侍倌,急忙的接过千牛卫手中急报,快速的递给李世民。
此时,
李世民的心中,也是焦急万分,眉头紧皱,整张脸,都下沉的厉害。
快速的打开信件,急忙批阅起来。
“启奏陛下!臣雁门关守将,杨伟。
昨夜,李昊带领五千士兵,前往突厥境内,将东突厥骑兵,尽数斩杀,活捉颉利可汗,不日后,李昊就会亲自押送颉利可汗,前往长安,贞观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看了没一会,李世民的脸色,由原来的黑沉,转为喜色,眉头也舒展开来。
越看越是欣喜,越看越是震惊。
随后!
“砰……”
李世民一拍龙案,站了起来,哈哈大笑,笑声都没有停止。
这让所有文武百官,都摸不着头脑,以为是陛下,疯癫了,
本来就紧张的文武百官,此时更加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李世民,拿去杖毙,那可就冤枉了。
李世民边笑边说:“好,好,好,太好了。”
这时,
长孙无忌出列说道:“陛下,何事如此大喜?”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关系比较要好,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长孙无忌就跟随其身边,
加上,又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一般其他大臣,不敢说的话,都由长孙无忌提出,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都是比较拘谨,不敢随意开口。
李世民笑过后,让身边的内侍倌,将急报递给长孙无忌。
李世民开口说道:“辅机,将急报读出,让大臣都听听。”
长孙无忌应声说道:“诺。”
随后,
长孙无忌打开急报,念道:“臣雁门关守将,杨伟。昨夜,李昊带领五千士兵,前往突厥境内,将东突厥骑兵,尽数斩杀,活捉颉利可汗,不日后,李昊就会亲自押送颉利可汗,前往长安,贞观三年,三月七日”。”
长孙无忌念完急报,其他大臣,顿时就炸开了锅,纷纷嚷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