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出征前夕(1 / 1)

大唐:我全能无敌 霸气的奔牛 177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8章 出征前夕

  李靖也是开口说着:“贤侄,那老夫就承你个情了。”

  李靖一直以来,对李昊的感官都是不错的,别看李昊年龄不大,但却是很会来事,想起自家两个儿子来,跟面前的少年一比,还真是天差地别。

  李绩捋了捋胡须,看着李昊满脸笑容,一副我看好你的表情。

  “贤侄,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以后有需求,尽管来找我,我一定会鼎力相帮。”

  其他几人也都是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李昊以后开口,他们也都是鼎力相帮。

  这时,

  管家走了进来,恭敬的说着:“老爷,几位国公,用膳了。”

  说完,管家站在一旁等待了起来。

  程咬金站起身,连忙招呼李靖几人,一同前去用膳。

  李昊看着餐桌上的牛肉,不禁感叹一声,心中想着:“程叔真会享受,每次来都能见到牛肉,怪不得有人传言说,卢国公府上的牛,都是莫名其妙的死去,还死因不明。”

  程咬金抖了抖袖子,说着:“哈哈!你们来得真巧,刚好今天我家有头牛,不知道怎么了,不小心撞树上死了,来,大家不要客气,李大哥,你请上座?”

  程咬金除了李世民,对谁都不服气,唯独对李靖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不敬。

  李靖也没推脱,直接坐在了上座,在这几人当中,李靖的年龄是最大的,也当的起他们称呼一声大哥。

  这里就属李昊年纪最小,他拿起酒瓶,一个个都给他们倒满酒,不是李昊做作,而李昊是真心实意的。

  在他前世,李昊对李靖他们一行人都是非常崇拜,都是大唐的猛将,要不是李昊仗着有系统在身,恐怕连他们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还能一同用膳了。

  一圈下来,李昊也给自己的酒樽满上,端起酒樽,李昊开口说道:“各位叔伯,小子我敬你们……”

  说完,李昊一仰头,满樽酒一饮而尽,一滴不剩。

  “哈哈!贤侄海量啊!来,大家一起干。”

  程咬金招呼着众人,毕竟他是东道主。

  “干……”

  李靖端起酒樽,也是一饮而尽。

  几人随意就拉起了家常,都是吹嘘以前如何如何,一顿晚膳倒也是热闹起来。

  当李昊回到府中,已经是戌时三刻了。

  次日,

  内侍倌就来传陛下口谕,让李昊进宫面圣,李昊跟家人交代一声,就跟内侍倌去了皇宫。

  两仪殿,

  当李昊到来时,已经有几人在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以及魏征。

  这几人都是李世民的智囊团,一般商议什么国家事情,李世民都会毫不犹豫的叫来这几人。

  “参见陛下……”

  “参见几位大人……”

  李昊拱手说着。

  李世民见到李昊来了,开口说道:“李爱卿,这次宣你来,就是为了打造战船的事,你同药师两人,这两日就出发登州,一边打造战船,一边训练士兵,希望能一举拿下东瀛。”

  李昊以为李世民召见他是何事,原来是要他们出发去登州的事情。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一举拿下东瀛国。”

  李昊期待这一天,已经等待许久了。

  “哈哈!好,朕在长安等你们凯旋而归,待你们回归来时,朕带着百官,亲自出城迎接你们。”

  李世民高兴的说着。

  如果真能一举拿下东瀛,那他的丰功伟绩,定将流传千古。

  李世民看过前隋朝的史记,隋炀帝曾出兵;

  二十万攻打东瀛国,但最后却是落败而归,损兵折将无数。

  此时的魏征,并没有出言反驳什么,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祈求李昊他们,真能大获全胜。

  “李靖听旨,朕封你为征东大将军,李昊为副将。”

  李世民严肃说着。

  李靖和李昊两人同声说道:“臣,领旨。”

  有了李世民的旨意,李靖整个人显得有些高兴,陛下还能再任用他,证明他还是有用处的。

  武将们都喜欢出征打仗,一来能赚取些军功,

  二来也证明自己还有些用处,不至于被冷漠。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一旦被陛下冷漠,得不到重用,那离起期也就不远了。

  出得皇宫,

  李昊看着李靖,开口问道:“李伯伯,我们何时出发?”

  这个时候,

  就不是李昊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了,他还要听从李靖的安排。

  李靖想都不想,直接开口说道:“后日辰时出发,你跟家人再聚聚,说不定要几年才能回长安。”

  虽然李靖很想快点出发去登州,但他也不是不近人情,毕竟李昊还年轻,这次远出门外,想必是很是不舍。

  可是李靖却是多虑了,李昊比他还想早点出发,眼看就能为华夏一雪后耻了,他的心早就不在这里了。

  “那好,我回去准备准备。”

  李昊说完,就同李靖告别,一人回到府中。

  无敌王府,

  李昊将要出征去登州的事情,跟家人说了一遍,

  李老爹倒是没什么,他认为为国争光,是非常光荣的事。

  可李母和刘少红却是非常不舍,眼睛婆娑。

  李母不舍得说着:“昊儿,你能跟陛下说说,可以不去吗?娘很是担心你。”

  李母话刚出口,就被李老爹呵斥道:“妇人之仁,你懂的什么,男儿就当保家卫国,就算是为国捐躯,那也是无上光荣。再说了,陛下金口已开,不可能收回成命。”

  李母被李老爹一顿训斥,眼神直接瞪着李老爹,语气不善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可是我就是舍不得昊儿出征,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昊儿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活。”

  说完,李母就泣声起来。

  在母亲的眼里,管他什么光荣不光荣,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就好,哪怕是当一辈子普通老百姓,伟大的母亲也是心甘情愿。

  李老爹本来还想出言反驳,被李昊抢先开口说道:“娘,别太难过,儿子已经长大了,也能为朝廷分忧,只有太平盛世,大唐百姓才能安稳生活,等这次凯旋归来,孩儿定会多多陪陪母亲。”

  李母听着李昊的话语,眼睛婆娑的看着李昊,擦去眼角的泪水,摸了摸李昊的脑袋,露出宽慰的微笑,说道:“看来我儿真是长大了,娘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