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回京(1 / 1)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206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0章 回京

  建安十三年三月,袁绍从司隶回师冀州平叛,这袁谭就有些吃不动了。

  他造反号称:文有亚父在世的郭图,武有淮阴重生的臧霸。可是这么一文一武,加上一堆零头马碎,面对人才济济的袁绍能行吗?

  这亚父的计谋和淮阴的武力碰见回师的袁绍就受不了了,这两万来人直接就做鸟兽散了。

  到了建安十三年四月,袁谭一伙剩下不到一千人,被困在南皮附近的一个小土山上,粮草将尽,从造反时候的有些声势到现在兵少粮尽,混得真是惨透了。

  他们也知道被抓到就废了。于是乎,这三位在山头上死守,就是不肯下来。

  直到两天之后,袁绍向山顶喊话,除了三个主将,投降免杀。

  最后士卒没有食物,他们生擒了袁谭,郭图,臧霸这三位,之后投降。

  袁绍在建安十三年四月就结束了这场闹剧似的叛乱。不过这事让袁绍感觉非常不爽,在他看来好好的平定司隶的机会,就因为这帮家伙叛乱,就这么被打乱了。

  这三位被抓住之后,郭图后悔了,他自己虽然被挤兑靠边了,可是袁绍这人念旧,对他确实还不错,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待遇还是不错的。

  于是乎郭图一心求生,这位磕头好像捣蒜,就是为了求一条活命。

  袁绍经过许攸叛乱之后,他没有那么优柔寡断了,他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处死了郭图。

  臧霸知道自己和袁绍没什么交情,就是有交情的郭图也完蛋了,他能怎么样呢?

  于是臧霸缄默不开口,这位就是被你杀了,也要留下美名,不畏强权。

  哪有这好事?袁绍手下能人那么多,这些人也就在当场揭露臧霸的伪善。

  数易其主,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贪婪残暴,于是乎这位也就被直接杀掉了。不同在于郭图只是自己被杀,臧霸被夷灭三族。

  袁谭儿子让袁绍甚是心烦,有勇力但是就知道争强好胜,没有什么其他的。

  袁绍也没法和他说什么了,他还背叛君父。最后袁绍赐了这位毒酒一杯,袁谭就在建安十三年五月死在邺城狱中。

  因为儿子的背叛,袁绍病了大半个月,直到六月初袁绍身体才好起来。

  要知道袁绍今年都五十六了,是个老年人了,病了他想的也就多了,对于四方大将,袁绍又走了新的规划。

  首先袁绍令曲义去兖州督战,淳于琼去徐州,高览去并州,新提拔的小将郭淮郭伯济驻守在成皋。大将张郃出镇豫州,陈铁,颜良回京述职。

  袁绍这要求没什么大错,从建安八年陈铁长子成婚,到现在建安十三年,又快五年了,陈铁他们各方大将一直都没动过。

  自己的亲儿子,和最早期的谋士都背叛了,他们呢?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啊!于是召他们回来邺城。

  不过对于陈铁,颜良他们袁绍整体上还是信任的,于是陈铁的长子陈安被袁绍派到幽州做了将军协助田豫,次子陈宁正好十五岁,是个文人,就让他去北海做了郡丞,陈铁也给他起了一个表字叫做仲礼。

  颜良那两个成年的儿子老大颜勇在豫州做将军,老二颜强在兖州做了将军。

  另外豫州韩猛那里,陈铁倒是没处理自己的女儿,只是把军功给了韩猛,正好韩猛丢了不到两万百姓嘛。

  这事袁绍自然是知道,是陈铁的二女儿立功的,可是一个女孩儿,怎么封官?

  不如就给韩猛,军功自如,无赏,挺好。不过袁绍也记住了,陈铁这二女儿,不能给保媒,这么厉害,万一哪个世家子被收拾了也是麻烦事。

  这样传回了两个大将,不过他们成年的儿子都被重用了,这可以看出他们还是非常受信任的,只是正常回京而已。

  于是陈铁带着自己的家眷一妻一妾,护卫长陈虎,二女儿陈环(十六岁),四儿子陈定(七岁),小女儿陈琪(三岁),并参谋袁涣,副将张南,焦触,孙丰,林发,徒弟邓艾和他的寡母,并带着五百亲兵回邺城述职。

  陈铁从来建安十三年正月从武关回来才知道,自己的徒弟邓范,居然就是大名鼎鼎得大将邓艾!

  没想到这小子成了自己的弟子!那就必须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才是。

  从袁绍下令,到陈铁接令就是到了建安十三年七月了,启程是等到张郃到达豫州的建安十三年八月,有家眷走的自然慢了,直到建安十三年九月底,陈铁才抵达邺城,回到了自己在邺城的前将军,长社侯府。府里有自己的三子陈寒(十二岁)迎接着自家父亲一行。

  当然陈铁是一大家子回来,陈铁回来当日就给袁绍上书了,说自己要去拜见王上,给王上请安。

  袁绍这里是深受感动,他知道陈铁没有拖拉,甚至比预计还早回来几天呢。

  袁绍自然也得够意思,袁绍的回复很清楚,让陈铁在侯府休息三日,之后再来面见自己,陈铁自然无不答应。

  陈铁官职不小了,前将军,长社侯,就是没有豫州刺史也有假节呢,这种地位再节俭,家里的人也不会太少,安排一下,真就得两天时间。

  第三天休息一下,看看老三老四的武艺。老三的武艺也就是中上,不如他大哥。

  老四从去年开始习武,还看不出能不能有什么成就来,不过这小子习武颇有灵气,看起来比他大哥还要好一点呢!

  第四天清早,陈铁也就和大家一起拜见了袁绍,一般事务处理完了,袁绍留下了陈铁和颜良,这两个老部下来叙旧。

  陈铁,颜良先是参拜了袁绍,礼毕,分主从落座。袁绍先说道:“二位将军,寡人已有五年未见二位将军矣,不知二位将军一向可好?”

  陈铁和颜良对于这事自然容易回答,自然都是有劳王上挂心,一切都好之类的。

  袁绍吩咐摆宴,席间袁绍叹息一声:“昔年寡人与二位将军同在渤海之时尚且可与将军时常同在一处,时至今日,寡人竟数年未见二位矣!”陈铁和颜良也是一阵慨叹。

  袁绍又说道:“公骥,寡人记得尔今年当过知天命之年也?”

  颜良也是回道:“王上好记性,末将今年五十有二,刚过那知天命之年。”

  袁绍点头,他又对陈铁说道:“陈将军,寡人记得亦是快至不惑之年也?”

  陈铁点头:“王上好记性,末将今年三十有九,亦是快至矣。”

  袁绍笑道:“岁月转眼间,寡人亦是五十有六快至花甲之年也。当年于渤海,寡人亦是未至不惑,何曾想……”说完还掉了几滴眼泪,这气氛真是不错,虽然有些显低,

  陈铁说道:“王上,当年王上不过一郡之地,现在王上坐拥河北四州,中原三州,七州之地,大业蒸蒸日上,末将亦是为王上欢欣振奋也!”袁绍听了心情不错,气氛又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