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进展
陈铁这边基本打完了,他的事情还是根本不少的,许昌被烧了,宛城也被烧了,陈铁能不管吗?
他们袁绍军都要入主中原了,哪能不理这些百姓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陈铁这里就要重修城墙了,这种一定要做的事情是不用向袁绍请示,袁绍又不傻,这事他也根本不能拒绝,自己的子民怎么能不在城里居住呢?
等着让其他诸侯抢走吗?当然了陈铁建城还是有轻重缓急的,他得先修宛城,再修许都,这才是正理。
陈铁一方面请邺城的田丰,审配拨款,一方面给中原百姓施加恩典,另一方面给袁绍做宣传,为袁绍收拢民心。
这事想来也非常简单,只要说大将军袁绍是贵胄出身,爱民如子,在他的治下众民都是生活的非常幸福快乐的。
而曹司空呢?虽然有能力,对于大汉也忠心,(洛阳护驾谁也不能抹消的,也不能抹消,除了曹操称帝之外。)
但是这人出身太低了,就是一个阉宦遗丑。这宦官都贪财,曹司空和他们也差不多。
他有能耐能忍住一时,但永远不能忍住一世吧?怎么样?这到了危难之中就露馅了。
这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老百姓也非常容易骗。你要是直接说曹司空是大坏蛋,这老百姓不见得接受。
天下人都知道,曹司空护过驾,护驾的能是大坏蛋吗?不合理吧?
于是乎顺其自然,承认曹司空有能力,和他的忠心,但要提出他的身份,和宦官挂钩,贪婪这都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这也和他的抢劫行动正好相配,虚虚实实这么下来,老百姓也就都相信了。
老百姓也搞不懂一向忠心耿耿还大搞屯田的曹司空,到了这时候怎么就开始劫掠百姓,焚毁城池了呢?
这么一解释就全通了,就是出身惹的祸,确实曹司空出身太低了。
而大将军袁绍呢?那袁绍是天生贵胄,四世三公袁家子弟,那出身能错得了吗?
他的出身能那么贪婪吗?肯定不能。这样中原一带,兖州,豫州和南阳一带的民心也就都归向了大将军袁绍。
这淳于琼看了他也是挺钦佩的,他也是世家出身的将领,但这位脑子确实不够灵光,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淳于琼和陈铁说道:“陈将军,尔之办法甚妙也,中原亦是人心皆向大将军也。”
陈铁一听,他也是笑笑:“淳于将军,此不过雕虫小技尔。不过将军不愿贪功,而分些功劳于铁尔。”淳于琼听了也是哈哈大笑。
淳于琼满意的走了,陈铁身后的儿子陈安问道:“爹爹,此收附民心之策乃是爹爹之妙计也,与那淳于仲简何干?”
陈安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老爹这里有功劳于主公还要分些功劳出去。
陈铁听了他说道:“安儿,为父若多立功劳主公当如何待为父?”
陈安一听这也是问题?他很自然说道:“功必赏,过必罚。主公必重赏爹爹也。”这事还用猜吗?肯定是这么回事,陈安也不理解老爹的问话。
陈铁点头:“安儿,官位必有极,盛极而必衰,此乃古之定理也。待主公对为父封无可封之时,为父当如何待之也?”
看着儿子有所思想,陈铁继续说道:“安儿,为父非世家出身,不宜太过,淳于仲简乃世家大将,且为主公之心腹也。此人我儿与为父理应结好,其必有大用也。”
陈安听到这里明白了,他点头表示明白了。陈铁说道:“安儿,虚名于我等无益,合适便是我等之大利也。”对儿子必须让他平稳一些,儿子出生之后自己就成名了,而且官越来越大。
实际上还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必须敲打自己的儿子,不让他轻易飘起来。
淳于琼出去回到自己的营帐,他的心腹副将李振过来说道:“恭喜将军收获功劳也。”
淳于琼也是志得意满:“哼哼,陈铁吃不下如此多之功劳也,必要分于本将或他人,本将先去见其人,必得大功也。”说完这两位也是相视一笑。
这人没有一个简单的,就连不太会谋划又骄傲的淳于琼,也知道来见陈铁,这不用说什么,就能捞到功劳,这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陈铁也把安抚民心和平定兖豫二州并南阳郡的事情奏报给了袁绍。
平定中原的功劳陈铁提了贾诩的计谋,吕虔归降之后的作用,淳于琼及其他兵将的骁勇善战。
安抚民心他说了是贾诩的点拨,淳于琼作为大将的积极帮忙,这也就极力淡化了自己,作为主将这些功劳也是不缺的,不用强调自己。
另外还有归降的名单,献计献策的贾诩,第一个归降的袁涣,标杆型人物吕虔。另外还有刘馥刘元颖,刘晔刘子扬等等名士超过二十人。
这奏报一来,袁绍心情非常不错,除了曹操烧了两座城抢劫百姓之外,其他的都不错。
袁绍对于陈铁淡化自己分工给大家他还是挺满意的,让他不用担心一个人功劳太重。
于是乎陈铁被袁绍晋为镇东将军,领豫州刺史,长社侯。淳于琼为镇南将军,兖州刺史,甄侯。
贾诩封为谏义大夫,袁涣为濮阳太守,吕虔为抚军将军,关内侯。
陈安被封为翊军中郎将,这也是对于陈铁的格外安抚了。这也算是君臣相宜了,没有什么明显的冲突。
不过进攻司隶的袁绍那里也算是进攻受挫了,袁绍兵锋直指成皋,成皋天赐之险,而且还有智将李典并三千精锐把守,按照道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有句话叫做“树倒猢狲散”,从曹操兵败官渡,到陈铁平定兖豫二州不过才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两个州都丢了,这其他地方能不受到惊吓吗?司隶这里早就不行了,人心浮动,什么精锐也白搭。
要是李典是个猛将,大家都怕他,这也没什么。可是李典是智将,武艺一般,这就麻烦了。
士卒士气没了,他们也听说了,曹司空十万大军兵败官渡,输的那是老惨了,子廉将军,仲康将军,奉孝先生身首异处,文则将军归降,我们能怎么样?能打过如日中天的袁大将军?
当兵的为谁效力不是效力?大将军还是曹司空和他们有半毛钱关系吗?他们也就不尽力作战了。
袁绍这里的大将曲义猛攻成皋,用了二十多天的成皋攻破。
李典是曹操的忠臣,他也是自刎而亡。不过袁绍这里打洛阳就不行了,夏侯妙才有勇力,他手下的一万精锐凭着洛阳坚城挡住了袁绍的兵锋。
这些还是小事,颜良那里才是有些新麻烦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