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谋汉
顺义元年开始,基本上天下进入修复阶段。自从顺义二年孙策收兵之后,天下更是陷入了几乎完全的太平时期。
袁魏这里袁尚下令移民,这不是什么新消息,袁绍当年占领中原的时候就宣布过移民。
袁尚因为孙策北伐,刘备也计划北伐,他更加感觉边境之民必须移走。
于是在顺义元年秋天,首先袁尚下令西线的陈铁移民,把凉州之民移动到长安附近去,凉州之民只在陇右这里有一些种田的,其他地方基本没有什么百姓了。
顺义二年年底,孙策退兵了,豫州这里也是移民,奔着兖州和司隶去,豫州也移走了不少的民众。
这样荆北,几乎是没有什么人口的,凉州人口也很少,人口内移减少楚,汉两国掳掠人口的机会。
从顺义二年到顺义五年,袁魏的实力明显提高了很多。人口也突破了一千两百万,国力明显增强了很多,于是袁尚对于这个情况感觉非常满意,于是乎他改顺义六年为靖安元年,袁尚对于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满意。
袁魏靖安元年也就是南楚神鼎七年春天,神鼎北伐的创伤也得到了恢复,孙策是喜欢战斗的君主,他自然要出兵打仗了。不过他还没动,就有刘汉的使节来了。
这一年也是刘汉建兴五年,刘汉使者邓芝来拜访。孙策也是奇怪,自己不去攻打刘汉也就不错了,怎么搞的?刘汉还来找自己研究问题。
孙策也就招了邓芝进来,邓芝见过南楚皇帝。邓芝说出来了,如今天下三分,南楚和西汉实力都比较弱小,不如北魏,不若两家联盟,共谋北魏,这是上策!
孙策一听,这事新鲜。他没想到自己打下了蜀中的巴郡,蜀中的官员不去反击巴郡,反倒和自己联盟?
这真是咄咄怪事。不过联盟这种大事,兹事体大,必须与臣工商议一下,这事邓芝也能答应。
邓芝退去,孙策也就和众臣工说道:“蜀中之人所谓何事也?朕前些年于刘备老儿之手中攻破巴郡,蜀中东线之防御已然有缺。蜀中之人并未谋夺巴郡,反欲与朕结盟,所谓何事也?”孙策战阵一流,但对于人心的把握他还是差了点。
张昭是太傅,他地位高,但是没有什么实权。张昭也没有投降派的光环,他还是比较伟光正的形象的,而且还有不错的官声。
张昭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蜀汉之刘玄德乃有雄才之人,其人身亡,子嗣年幼。其辅臣诸葛孔明善于理政,张益德能征惯战,加之黄公衡,张子乔皆为蜀中之名士也。纵蜀汉之主无能,亦不该忘记过去也。”
张昭有能耐,老头子已经七十一岁了,张昭的地位和孙权时代闲置的张昭不一样,还是挺尊贵的,就是没有实权,张承也挺受孙策重用的,总不能大权都给你一家子吧?
张昭也接受,他都七十了,还有几年可活?
儿子被重用自己地位尊崇也就够了。
(张昭没有上帝视角,他可不知道自己能活八十多岁的。)
张昭脾气直,他不信政客那一套,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套。
老头子眼中,利益固然重要,得先把和敌人的仇报了,再研究利益的事,所以他不信刘汉是来联盟的。
现在南楚军方的代表人物大司马陆远,车骑将军贺齐,卫将军甘宁,这是军方的三巨头,加上皇帝陛下本人和吴王孙诩,这是军方的实权人物,往下就是朱然,朱桓这两位也是权力不小的人物了。
张昭说完了,文官当中的顾雍,诸葛瑾张温等人就不方便说了,该军方这边说话了。
孙诩是孙策非常信任的亲弟弟,孙诩也说:“皇兄,臣弟附议太傅之言,刘汉之人必是图谋不轨也。”
孙策点头,不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是铁律。人家也不是来攻你的时候派来的使者,而是正常邦交,你不联盟没问题,但是杀了就说不过去了。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刘汉别有图谋,自然孙策就说了:“既如此,诸公以为朕当如何应之。”
这时候陆远出列:“陛下,臣以为蜀汉以邦交为名行谋夺巴郡之实,我大楚何不将计就计乎?”
孙策听了,他乐了,他也就问道如何,陆逊也是一一言明,孙策非常满意,听从了陆远的计谋。
这里刘汉的联盟之议,还不知道究竟如何呢!
南楚就都认为这是刘汉假途灭虢的诡计了,说是联合北伐,实际上是谋取巴郡,南楚也就来了一个将计就计,这有多好!
孙策也就回复邓芝同意联盟北伐,但不是两国联盟,只是一起北伐而已,邓芝回去复命。
其实刘汉这次联盟北伐还真是挺诚意的,因为这个联盟的推进者是诸葛亮。
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就是联楚抗魏,他也要推行他的政治理想。
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也是非常合格的,他没有想这么多。
孙楚强过他们刘汉一些,但是一定没有和袁魏对打的能力。
不过两家联盟,刘汉这里的关口极多,攻克困难,孙楚有长江天险,这么打那还不是有些搞头吗?
所以他推行联盟,而张飞不同意,张飞和历史上那个次辅李严不一样。
李严和诸葛亮的威望是不存在可比性,张飞那是多受重视的人啊!
张飞反对,不过诸葛亮推行,剩下的黄权和张松是坐山观虎斗。
最后诸葛亮派人去研究联盟了,张飞说孙楚一定不会答应。结果孙楚答应了,这让张飞也好生下不来台。
不过张飞可以不同意随军出征啊,诸葛亮现在就是缺少军方的权力。这里七擒孟获的是刘备,诸葛亮没有摸到什么军权。
张飞不同意北伐,那正好,诸葛亮自己亲自挂帅北伐,出汉中攻打关中,张飞留守蜀中。
诸葛亮便在建兴三年秋天,以大将陈到为先锋,率领精兵六万,民夫五万,号称大军二十万,出汉中,攻略关中。
本来诸葛亮这里是为了履行承诺,联盟北伐,张飞不去,他诸葛亮亲自带兵去。
可是这在南楚眼中就是你刘汉糊弄我们,把我们当成大傻子耍!
你们刘汉原来都是刘备带兵出战的,现在刘备死了,关羽也死了,带兵出战的应该是张飞这个沙场宿将吧?
最不济也应该是黄权这个托孤重臣吧?
怎么轮到你丞相诸葛亮呢?这一看就是骗人。至于先锋是陈到,这就是你们感觉这么骗太假了,东线大将带个陈到去。
可是假的就是真不了,你带个大将就能骗人了?张飞呢?等着偷袭我们呢?
于是孙策也亲自带领精兵三万民夫两万,号称大军十五万,以大将凌统为先锋,出寿春,攻豫州,这孙策试探性的北伐又来了。
不过明显孙策没带什么厉害的将领和文官,他的目标是蜀中,而不是北方。
毕竟蜀中拿下来能守住,要是拿下北方平原,那可是极难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