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兴师伐秦
永兴六年,陈铁被留在了豫州,这一年中原,河北居然罕见的出现了大丰收,反倒是江南水灾,关中大旱,袁魏战斗的激情又来了。
七月中原河北各地都是大丰收,袁绍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老头子身体也不像年轻时候身体素质那么好了。
好在太子已经快到四十岁了,他也已经长成了,老头子就是撒手人寰也没什么了。
今年春天袁绍的族弟袁叙病故,寿年六十岁,袁绍为了他也是不胜唏嘘,他的两个儿子袁乔与袁崇也被袁绍给予很高的荣誉,算是给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族弟袁叙一个交待了。
秋天这次大丰收给袁绍极大的信心,袁绍在朝会上说道:“列位臣工,朕以为我大魏理当横行于天下,然天意使然,朕不得攻击。今年中原,河北大获丰收,且江南水患未平,朕意兴师西征,平灭秦地,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袁绍这么说了,就是他想去了,袁绍那么大岁数了,他想出征能怎么滴?
你还能拦着吗?而且曹秦本来就不行,还老出兵骚扰他们袁魏,这次好,今年正月还把他们自己的皇上都浪没了,大将凋零,兵马不足,那还不收拾他们等什么呢?之前是因为粮饷不济,今年没这事了,怎么能不收拾呢?
逢纪是文人中跟随袁绍时间最长的,今年也有五十九岁了,不过精神矍铄,看起来身子骨还不错呢。
逢纪出列说道:“回陛下,老臣以为,秦主丕已亡,其嗣叡年少无知,且秦逆履勾连蛮夷,其心何其毒也!陛下理应大兴王师讨之,破潼关则大事定也!”
这话说的没错,有潼关,曹秦的长安城就没有什么屏障了,就和一个毫无防备的弱女子暴露在壮汉面前的样子,就是怎么打怎么有了。
袁绍点头:“元图所言甚合朕意,潼关乃当年之孟德所建,若不破之,朕之大魏纵有通天之能亦不得攻破长安平灭秦地也。”大家点头,潼关就是最大的一个麻烦。
司徒沮授今年也已经年逾古稀了,今年七十有二了,不过身子骨还不错,他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曹贼断不会轻言放弃,陛下不若双管齐下,陛下可差大将统大军出司隶攻潼关,另择大司马出武关攻略关中,一来使曹贼之师无能挡也,二来亦可使蜀主刘玄德无力北上也。”
袁绍点头,这个说法也不错。他又看向这个好像永远都睡不醒的贾诩,贾诩不知道怎么,就能感受到袁绍的目光。
他睁开眼睛道:“陛下英明神武,亦当乾纲独断也,臣老迈昏聩,不敢言也。”
说完这位又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看起来真像是又睡了一样。
袁绍看着这位就是一阵泄气,不过这种局面不西征关中,他袁绍以后也就不用混了!
于是袁绍说道:“不知诸公以为朕当差何人为攻打潼关之主将也?”
这话一说,没人敢搭言了。武关那里交给陈铁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潼关这里,肯定从河北出兵,这主将不容易选啊!
一定得来一个有威望的才行,但是你保举有威望的,皇上认为你结党营私怎么办?这话不好说了。
审配今年也已经五十八岁了,他出列说道:“此事陛下乾纲独断,臣等必忠心辅之也。”这位也玩滑头,他什么也不说。
袁绍问了几次也没人说话,于是乎袁绍说道:“既然诸公无所言,朕以为此次西征之主乃为朕,诸公以为何如?”什么?
皇上要御驾亲征?皇上都快七十了,如何可以御驾亲征呢?
审配最是忠心,他第一个出来:“陛下,老臣以为陛下年事已高,西征秦地军中艰难实乃为陛下之龙体不利也!”
审配倒是担心袁绍的身体,这都快七十了,还御驾亲征,这还了得?
袁绍听了大笑道:“昔年廉颇年八十尚可披坚执锐,朕虽不敢比先人,然朕亦是久经战阵,行军用兵数十年,断无忧也。”
看来袁绍是真想御驾亲征了,他也是感到没几年可活了,不如在剩下的年日里再出征一次,这感觉得多好呢?
逢纪也是忠心,他说道:“陛下此举不妥也,廉颇不过一将军尔,然陛下天生贵胄,岂可同日而语也?老臣以为曲将军,公骥将军皆可为帅也!”
袁绍听了笑道:“元图莫不是欺朕邪?朕亦是时日无多也,此时不亲征更待何时也?”
众臣也没有办法,只能让袁绍去了。当然袁绍说自己时日无多,他可以说得,但是你们这些人不能就这么听得,你得说皇帝春秋鼎盛才行!到底鼎不鼎盛,那还是两说。
于是过袁绍分兵派将,他把赵云之子赵统,高览之子高朋都派到陈铁那里为将去了。这两位年纪都不大,二十多岁没到三十。
袁绍自己带领大军十五万,民夫十万,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以大将曲义为先锋,逢纪,贾诩为参军,大将颜良,文丑,马超,陈安从之,从邺城出发杀奔秦地。
河北就交给了太子袁尚,沮授,审配,高览等人负责,当然陈寒也在邺城,并且和陈铁约定,八月出武关,同击关中。
陈铁这里得令,袁绍从各地给陈铁预备了精兵八万,民夫五万,对外号称大军三十万。
以女婿邓艾为先锋,袁涣,徐庶为参军,他的老部下都跟着,加上赵统和高朋,也是在七月下旬从豫州出发,经过荆北进驻武关,直接要攻入关中了。
这消息袁绍也没想隐瞒,很容易就被曹秦这边得到了。曹叡的基因也变了,能耐要是再给他十年估计也能不错,不过现在他才十六,能怎么样?
曹叡直接懵了,自己的曹秦一共就不到四万人马,还有一万多新兵。
在凉州等地那四千人马不能调动,潼关也有六千人马不能动,现在长安一共就两万多人,袁绍号称五十万大军,陈铁号称三十万大军。
袁绍从来都是说自己麾下的精锐不下一百五十万,当然这是吹牛皮了,但是八十万大军肯定还是有的。
这次出兵不见得就有八十万,可是绝对不止十万人马,自己这么点人能行吗?
曹叡求计,于是乎大家都说往潼关派出一些援军,把袁绍挡在关外。
在长安广积粮草,长安坚城,死守不出,其他地方就随便人家打吧!反正也无力防守。
曹叡也想多守点地盘,可是能耐不允许,他也就从之。派了曹洪之子曹馥带着两千士卒去援助潼关了,曹叡是不管这一套了,他就要死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