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山倒
夏侯渊会轻易中计实际上也没什么奇怪的,曹丕看着辅臣不爽给夏侯渊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攻克武关,而且夏侯渊手里只有一万人马,要强攻肯定不行。
夏侯渊只能寄希望于南楚那里给力了,他已经知道南楚那里出兵了,当然周瑜踢不踢假球,他一定是不知道的。
武关的旗号已经乱了,夏侯渊也是知道可能是计,在邓艾出来强攻他大营的时候,他也必须反击了。不然敌人在那,一点胜机都没有。
这样夏侯渊只能这么伏击了,结果他能耐还是不行,也就这样夏侯授首了。武关方向的敌人没有了,陈铁再次长驱直入杀入关中!
曹丕还带走了一万五千人,潼关和凉州的驻军加一起也得有一万人以上,长安根本就出不来士卒。
陈铁只要不去攻打长安,他也不能去攻打长安,就可以在关中肆意掳掠一番,从永兴五年五月到十月,陈铁一直在关中掳掠着。
夏侯渊就这样换了一个地方,在武关授首了。看来这位还是真有不自然死亡的命,还是被剁了,曹丕那里怎么样呢?他的进展比夏侯渊那里好多了,看起来也顺利了不少。
首先曹丕利用了羌人作为诱饵,吸引关羽出战。关羽今年已经五十七岁,年岁也不小了,但是傲气一点都减,当年在凉州栽了大跟头,他无时无刻不想找回颜面了。
刘备是非常了解关羽的,他知道关羽可能会出问题,他就派了魏延去助关羽一臂之力。
出于对魏延能力的信任,关羽听说羌人来了,在凉州他就被羌人给偷了,关羽也不顾大家的阻拦,带着周仓和廖化还有一个文人赵累并一万精锐就出战了。
羌人也骄傲,而且他们就服马超,关羽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他们有什么可以佩服的呢?
于是他们根本瞧不起关羽。这关羽出战,羌人虽然有士卒三万,但是关羽治军有方,作战勇猛,这次羌人轻敌了,结果羌人兵败如山倒,关羽也在砍瓜切菜起来了。
羌人伤亡惨重,关羽那里就是打得再漂亮,他也不能不死人吧?一万精锐也就剩下六千多人了,时间是章武五年五月。
曹丕既然用了羌人做诱饵,他自然有所预备。关羽士卒疲惫的时候,曹丕麾下猛将庞德,突然杀出了打得汉军措手不及,关羽为了挽回士气亲战庞德,他确实有些老了,不能马上拿下庞德了!
庞德一向不讲究,他用暗器打伤了关羽。庞德想乘胜追击,干掉关羽,建立威名,不过他还是低估了关羽,关羽奋起,三十多个回合之后,他手起刀落干掉了庞德,庞德还真是有命,怎么都得死在关二爷手里,不过这一世他儿子也死在二爷手里了,庞德无后。
不过曹丕狡猾至极,这庞德也是诱饵!
打败庞德之后,关羽以为曹秦没人了呢!
关羽也没有什么防备了,结果曹丕从羌人那里借道在关羽撤回的路上埋伏了弓箭手!
这样万箭齐发,真男人关羽和他的护卫周仓死于乱箭之下,廖化和赵累带着残兵千余人逃回了南郑,时间是章武五年六月。
干掉了关羽,曹丕也是志得意满,他下令进攻南郑,他已经借道过来了,没有关羽他还怕什么呢!他要强攻南郑!
张辽知道这魏延的能耐,他说魏延擅长防守,这汉中我们攻不下来!
曹丕非常不满,他都要认为张辽是乱我军心了!不过阵前缺少大将,曹丕还是忍了。
他不理会张辽,强攻南郑。凭着魏延的能耐还有一万人把守的南郑,曹丕那么一万多人能攻下来?
曹丕这里下令强攻,这样从黄初五年五月打到十月,曹丕损兵折将也不得一寸土地。
到了十月初,曹丕才听说夏侯渊死了,陈铁带人在关中掳掠呢!
曹丕慌了,他知道异族都动了,河北袁绍已经御驾亲征去讨伐异族了,其他的呢?
南楚去哪里了?想不了那么多了,曹丕也害怕关中有问题,他也就立刻收兵回长安。
本来魏延要带兵追击的,但是汉中没有那么多兵,魏延想要兵,但是刘备也不好弄,孙策攻破了巴郡,刘备派了援军去江州挡住了孙策的进攻,刘备亲征南中反叛的孟获,蜀中也没有什么援兵可派了,魏延也就无兵攻击了。
刘备带着大军四万征讨孟获,孟获打了败仗,他非常狡猾直接就跑了。
刘备本来想收兵,但是想着孟获总是这样,自己大军到了,他就跑,自己走了他就又来了。这还能好吗?以后自己要做什么还得有人捣乱?
刘备也就没有马上回去,他在建宁给诸葛亮,法正送去一封信,想问问有什么计谋没有。
后来诸葛亮献计攻心为上!刘备从之,结果从章武五年四月到章武六年正月,刘备也来了一个七擒孟获,打服了这个蛮子。
这样,南疆平静,孟获为了显示臣服,他送了三万蛮兵给刘备,也算是补充了了刘备的兵力损失。
后来刘备回到成都才听说大司马关羽战死的消息,刘备也快六十岁了,他和关羽的感情真是好。
刘备哭得也是肝肠寸断,在章武六年大病了一场,从二月病到了六月,刘备才算是渐渐的好了起来。
经过这个大病,让身体一向还不错的刘备身体也不好起来了。
这样刘汉也就没有什么便宜可捡了,而曹丕呢?
打汉中可以说占到了一些便宜,羌人和刘汉在他看来是狗咬狗了,双方都损失惨重,而且关羽还死了,这让曹丕感觉很爽。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夏侯渊死了,这陈铁在关中简直是横行无忌了!
曹丕带着一万人返回长安,去时候没有敌人一路方便的很,不过回来就不行了。
曹丕也点背,他选择走箕谷。他运气也好,陈铁也就两万人,他不可能处处设防,也就选择设伏在箕谷,结果曹丕和陈铁走了一个顶头,时间是黄初五年十一月。
曹丕没有什么太厉害的大将了,陈铁大军杀出,曹丕就懵了。
张辽舍命死战,张辽有些本事但比陈铁差不少,他勉强挺了十个回合,陈铁阵斩张辽,曹丕也还没走出去多远。
最后陈铁追击曹丕,曹丕在大家的保护之下,勉强逃回了长安,他的右肩也中了一箭,带回去的兵马一共也就一千多人!
陈铁这次大战不仅是射伤了曹丕,而且在关中掳掠了人口十几万,关中人口加上自己逃亡的,和被掳掠的,人口损失超过二十万,曹丕可以说是完全的大败。
后来到了黄初六年正月初八,曹丕病故于长安寿年三十二岁,比历史上登基时还小了一岁呢!
曹丕临终托孤于曹仁,曹真,司马懿,陈群。因为曹协才六岁,只能立起十六岁的曹叡为曹秦新主。
番外1 曹操
我是曹操,表字孟德,父亲曹嵩做过宦官的养子,我的出身也是不好,被世人称为阉宦遗丑。
我是志向之人,幼年就总是听说边境的百姓被胡人掳掠,朝廷无能,无以对抗蛮夷。
我家不缺钱,所以为官之人不少,官员大多数是得过起过,这让我非常不爽。
后来成年之际,洛阳来了一个许劭先生,他搞了一个月旦评,这东西成了一个入世的敲门砖。
我也是略施小计得到了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算是非常不错的。
后来作为洛阳北部尉,我为了立威,收拾同为宦官一派的蹇硕之叔蹇图,这样我被掉到外面去做顿丘令,之后我的官职一直是开回调来调去的,直到我辞官在家。
那时候多和朋友郊游,有好友袁本初,张孟卓,族中的子孝,子廉,子和,并夏侯元让,夏侯妙才等人,想起来这几年真是我生活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到了光和七年,太平道妖人张角反了,朝廷军队空虚,我被封为骁骑校尉,和各位中郎将一起平叛,效果还可以,到了十月份,我们就消灭了黄巾逆党。
在这期间我遇见了一个屯长叫做什么陈铁的,他总是看着我,眼神不太一样,我感觉有些怪怪的,没敢多接触这个人,这也是让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后来我做了济南相,那里的民众去拜一个不知名的神明,没有人去耕地或是做些其他的事。
我不能看着他们这样做,于是乎我捣毁了那个神像,后来我被弹劾,只能再次下野。
到了后来,大将军何进军权太重,有些尾大不掉了,另外还有何皇后和大皇子刘辨在他的羽翼下,皇帝陛下感觉不安起来了。
皇帝陛下立起了西园八尉,我得以名列第四,典军校尉,不过我们的首领上军校尉是太监蹇硕,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奸臣组织。
第二年皇帝陛下就死了,大将军和上军校尉夺权,虽然大将军也不过是屠家子,可是人家根子硬是国舅爷啊!
支持人家才是最合适的。我选择支持国舅,于是上军校尉蹇硕翻车。
后来大将军要除灭宦官,但是太后反对,大将军外刚实柔,他下不了决心。
本初献计招外藩入朝,我认为这样不好,容易造成京师治安的混乱,用狱吏就可以了。后来证明了董卓进京确实是开启了大汉灭亡的大幕。
不过这事到了后来我也明白了,不是袁本初乱出主意的毛病。
大将军何进本来就是看着凶狠,实际上就是非常优柔寡断的人物,没有什么决心,而且他和何太后关系那么好,如何能下定什么决心呢?外藩威吓上下一心是一定不可少的。
不过谁作为外藩进京呢?这是一个问题,后来京中流传本初建议的是丁建阳和董仲颖。
不过我记得好像不是,本初建议的好像是皇甫义真来着!
不过这些不重要,外藩进京是你袁本初的主意,那谁来就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你召来的!
董卓来了天下乱了,我们保举本初为盟主讨伐董卓,战斗不是很顺利。
不过本初的大将就是那个陈铁,阵斩华雄,孙文台在荥阳打败徐荣,形式就得到了根本上的转机。
我当时还没想起来这个陈铁是谁,直到自己成为兖州牧之后,才知道陈铁就是那个屯长,想起他不但斩了华雄,还恶斗吕布,我真是错过了一员大将。
后来把董卓赶到了长安,我先是成为了东郡太守,后来又是建德将军,兖州刺史。
不过中央又派来了一个什么金尚的,他联合袁公路给我捣乱,不过他们还是小看了我,我还是打败了他们坐稳了兖州。
因为天下乱了,我老爹住在广陵避难,这次我有了兖州这块地盘,自然不能让老爹住在广陵这个地方了,我要得徐州嘛。
不过我后悔没有派亲信带兵去接了,老爹就这样被杀了,我去讨伐徐州,结果家被吕奉先给偷了,李傕郭汜他们又恶心我,我和吕布都成了兖州牧!
吕布手下文人太少,只有陈公台,许汜以及孟卓,不是我的对手,我打败了吕奉先,这时候我的机会来了,皇帝从长安来洛阳了,我有机会迎奉天子了!
这时候董公仁帮我,我就成为了镇东将军,费亭侯,我去迎奉天子,这时候可能和我竞争的应该只有李傕郭汜了。
天子这张牌说实在的,不怎么样,以后自己强了,他还是一个累赘,很多所谓的大汉忠臣像孔文举那样的,也不和我一条心,也得来吃我的俸禄。
可是现在天子是最有用的,他可以为我压住统治内不服我的人。
不过我在那里遇见了一个意外的队伍就是逢元图和袁显甫的阵容,按照袁本初的性格,皇帝对于他弊大于利,他应该不感兴趣的,可是他还是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居然也是那个陈铁的谏言!
后来有了皇帝成了司空兼领车骑将军,虽然我在宛城之战丢了子修和典韦,还经历了袁术称帝,可是我还是在建安四年基本上一统中原,并且让我看好的大将关云长为我效力。
后来本初发动了官渡之战,大将陈铁去攻打白马。我用了荀公达的声东击西之策,云长武艺高强,让他去偷袭陈铁。
不过可惜,陈铁这小子是温侯吕布之后的天下第一将,云长虽然厉害,但打不过他!
后来我们在官渡对峙,本初兵多,我知道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后来许子远得罪了本初,投降于我,我虽然不齿其为人,但是我也知道官渡之战能不能赢,就得靠他了!
可是到了后来,奇袭乌巢的计谋居然失手了,奉孝,仲康战死,文则归降本初,我知道大势已去!
后来我兵败官渡退回长安,并且收拾了雍州诸侯,坐稳了雍州。
后来我平定了凉州,这一战打得也是很险,凉州猛将极多,尤其是那个马孟起甚是厉害,仲康死了,我帐下没人可以抵挡他!
后来公达献计,我收降了反骨仔庞令明,利用妙才这个神行将军平定了凉州。
不过这时候本初的势力太强了,我不能正面抗衡,而且我没有成皋和汉中是不能对抗本初的。
我选择逼死文若和公达,称秦王,本来我的儿子中,我看好的只有次子子桓和非常聪慧的幼子仓舒,希望他们可以兄弟同心守卫我最后的关中基业。
不过我失望了,这一战我没能打动本初,子桓更是让我失望了,他暗害了仓舒,而且还做的不干净和一看就是心机深沉的司马仲达混在一起,并且勾连异族这还得了?
不过我没有什么更合适的儿子了,只有子桓!
子修,仓舒你们为什么弃我而去?好在子桓的儿子元仲看着不错,我可以培养一下。
后来我的头疼病时常发作,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再次出征意图攻下成皋。
这次我败得很惨,元让死了,司隶丢了,就连子文也为了我死了!
看着子文最后的作为让我有些后悔,江东孙策也是一个征战之主,我立子文是不是应该更加正确呢?
不过没有如果了,我的生命到了尽头,五十八岁,这是我一生的岁数。
番外2 曹丕
我叫曹丕,表字子桓,是我父亲曹操继妻卞氏所生的次子,也是后来的嫡长子。
父亲曹操有大志,也是一方霸主,可是这一切起初几乎和我无关。
我的出身虽然看起来比较高贵,但是老爹屁股底下那把椅子几乎是轮不到我的。
自己的哥哥是原配嫡子曹昂,而且能力还不错,这情况永远也不会轮到我继位的。
我之前都有准备,在老哥手下混一辈子了。可是事情总有转机,建安元年,老爹去出征宛城张绣,结果老爹因为贪色,典韦和大哥曹昂都死了!
正妻丁氏也几乎被休了,自己娘亲成了继妻,我曹丕的身份也水涨船高起来了。
我当时确实才十岁,但是在这种家庭中没有不早熟的,我这个嫡长子心情简直好到了极点!
不过我的好心情真是一定不能持久,从这时候起我就判断出来了。
我的倒霉大哥刚死不过几年,我老爹和河北的第一大军阀袁本初就闹崩了,他们要打仗了!袁本初实力雄厚,比我老爹两倍实力还要大不少。
当时所谓的大汉忠臣孔文举就说袁绍是不可战胜的,还提到了袁绍手下谋臣,猛将。
不过老爹的头号谋士荀彧说了袁绍麾下的人都有诸多弱点,我老爹是可以战胜的,而且那郭嘉也说出了老爹和袁绍那著名的十胜十败论,鼓励老爹开战了。
老爹带着大军和袁本初进行了争夺北方统治权的官渡之战,袁本初家大业大,他甚至是输得起,可我老爹是不行的!
老爹也真是尽力了,甚至收降了人品一向不好的许攸,去偷袭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样出色的计谋都被袁绍识破了,袁绍伏击了老爹,郭奉孝和许仲康都战死了,那可恶于文则居然直接投降了袁本初!
这样老爹兵败官渡,全军退往关中。后来李曼成丢了成皋,不是夏侯妙才守住了洛阳,我们的形式就更加糟糕了。
到了长安,我经历了人生中相对黑暗的三年时间,老爹进入关中的兵力才不到三万人,而关中军阀以段煨为首的这些家伙手里的兵力有接近四万人呢!
老爹虽然是司空兼领车骑将军,可是那段煨都根本看不起老爹。
后来老爹真是厉害,打一派拉一派,玩起了借力打力,老爹干掉了段煨他们收编了关中诸侯,兵力打到了接近五万,实力翻了一番!为了关中的平静老爹又去西征凉州。
这一仗打得不轻松,老爹还是赢了,并且收复了大将庞德等人,自家实力真是强悍了很多,兵力突破了八万!我们厉害了很多。
可是这种兵力和袁绍根本不存在可比性,要是和人家比发展怎么也只能失败了。所以老爹要出征了,可是这么直接出征怎么也打不赢吧?
老爹称王,提振士气,不过他也失去了两位最重要的谋主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
我都以为自己肯定能作为王世子了,也还真是不能太高兴,老爹就是非常喜欢还在幼年的仓舒,这小子真聪明,我还真有些不如他!
不过我都二十多岁了,这小子才几岁啊!
怎么能轮到他做世子呢?老爹东征了,我对于这仓舒非常厌恶!
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增加我在老爹心里的印象分。我和我的谋士吴季重,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来。
后来我最重要的谋主出现了,就是司马仲达,他走进了我的眼中。
他给我出了主意,慈不掌兵,仓舒才多大啊?
小孩子容易夭折,直接杀了不就完了吗?
开始我还是有些手软后来仲达一再劝导,我还是下了手除掉了仓舒!
后来老爹在成皋前线,还有一个武关前线都遇见了危险。我求计于两个谋士,司马仲达献计联合蛮夷攻打河北,吴季重献计出武关小路袭击陈铁。
结果异族逼退了袁本初,阎行偷袭陈铁结果是兵败被杀,两个谋士的轻重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老爹解围了曹仓舒也死了,我心情很好,可是我的心情很快又完蛋了!
老爹对于我联合异族非常厌恶,他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推出了吴季重挡灾,老爹没有深究,而后他就培养我儿子元仲了,不再理会我了!
我心里很不舒服了,后来仲达劝我,什么外族内族有什么关系,我们最重要的是达到目的嘛,这让我的心受到了安慰。
最后洛阳丢了,老爹死了,子文也死了,我成功继位,我还没等高兴呢,老爹不顾我已经二十六岁了,是个大人了,老爹还给我立了四个辅臣,这四个家伙,我看他们非常不顺眼。
我登基称帝,夏侯妙才,程仲德两个家伙就都被我赶走了,召回了我的亲信子丹和文烈,加上头号谋主司马仲达,我的班底形成了。
仲达提出了联合异族的方案,称弟,称侄,让他们和自己联盟。
这主意不错,在我看来称什么没关系,又没丢什么实际的东西,等我强大了,一切就都回来!
我联合异族身板确实硬气了很多,我正春风得意马蹄疾呢,不过我的战斗打得真是让我不满意,居然是败多胜少。
我攻打司隶,明明镇守司隶的只是无名鼠辈郭淮什么的,可是我居然没打下来,又非常泄气。这些人一点都不男人,没有一个出战的!
刘备这混蛋还来捣乱,不过羌人真给力,他们帮了我一把,把关云长给收拾了,不然我就惨了。
夏侯伯仁能耐不错,也是我的心腹,不过太儿女情长了,为了一个小妾居然意志消沉起来了!
真丢人!我把他派去武关前线历练一番,可惜他辜负了我,丢了武关,就自己一个人只身归来了!真是气煞我也!
后来我发动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战,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对象,攻打武关和汉中,力图收复失地,巩固关中。
开始还是挺顺利的,夏侯渊挡住了武关之军,而且我和羌人联手,在付出了羌人和庞德之后,我居然成功的干掉了关云长,围攻南郑,眼看就要成功了!
我又高兴起来了,可这夏侯妙才真是不给力,他轻敌冒进,被陈铁所杀,我的形式再次急转直下!
后来我从箕谷撤军回长安,真倒霉碰见了陈铁,张文远拼死也打不过陈铁,我自己右胸也中了一箭,之后就缠绵病榻了!
我想了很多,怎么我就这么倒霉,向羌人都称叔祖了,结果还不行,司马懿这么有才华,怎么老爹就看不上他呢?
没有司马懿我们曹秦不就完了吗?后来我在弥留之际好像看到了我在洛阳称帝,做了大魏天子,也是在位六七年,不过是占据着袁魏的地盘,而且活到了四十多岁。
后来高兴醒了,真是的,没想到我在快死了还有梦,醒了美梦也破灭了!
我托孤给了曹仁,曹真,陈群,司马懿。司马懿我的好朋友,希望还有机会再做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