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闲置
不是有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嘛。皇甫嵩在中平元年,那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他还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上任就奏请皇帝减免了冀州一年的赋税,真是一个不错的人。
可是到了中平二年元月,凉州出现叛乱,皇帝陛下召回了皇甫嵩命令他去作为首领去平定凉州之乱。
接着皇帝派来了一个王芬王文祖作为冀州刺史,好了,一个冀州既有州牧,又有刺史,这就是一个信号,皇帝要动手了,既然刺史是新上任的,那身为州牧皇甫嵩要倒霉了。
果然皇帝暗示宦官使坏,中平二年四月,皇甫嵩这里兵粮不济,结果兵败凉州。
皇帝借着这个借口收回了皇甫嵩的车骑将军并冀州牧的大印。
又改封皇甫嵩为都乡侯,把皇甫嵩闲置起来,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定时炸弹,整个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解决。
皇甫嵩之前作为冀州牧的时候,他留下的东西王芬这个冀州刺史不敢乱动。
可是皇甫嵩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个都乡侯了!
这不就是光杆了吗?那他冀州刺史不就成了大拿了吗?有什么可怕的呢?
是个人就有野心,就想作为一个绝对实力的一把手。可是皇甫嵩是冀州牧,威望太高,他王芬如何能行呢?不过没有皇甫嵩了嘛。
这个时候黄巾之乱刚刚结束,流民极多,王芬首先要收纳流民,流民要是全作为平民,冀州就是再富有也养不起那么多平民吧?
那就要有一些流民作为士兵了,那邺城的士兵就增多了,一个邺城不能有这么多兵。
王芬借口让皇甫嵩留下的校尉去安抚流民,或者清剿匪盗,王芬给他们安排的任务就是给他们设计的陷阱,这些人自然完成不了,这完成不了,王芬就把这些校尉基本都处理了。
接着排上自己的人做校尉,这些校尉给那批军司马穿小鞋,结果军司马也就这样处理了。
本来王芬还要继续处理的,都尉,曲长什么的。可是他之前做的太明了,这就有点搞的人人自危了,皇甫嵩的旧部几乎都是人心惶惶了。
这人心一乱了,王芬也不傻,他听自己的心腹说,这些士兵都是听低级军官的,他们指挥不动这些人,要是再收拾,就容易兵变了,倒是不好弄了,最好就是让一些低级军官带着皇甫嵩收拾黄巾贼的旧部——那些士兵离开。
流民兵他们指挥得动,最好给那些都尉解决了,其他的曲长,屯长什么就看着收拾了。
王芬也是有才华的,他把那些都尉,曲长留下了,美其名曰,这些人善于训练,让他们留下帮忙训练士兵。
其他所有的皇甫嵩旧部都被拆成以屯为单位的,由屯长带着前往他郡。
这刺史给各地调兵,这本身就是职权范围内,没有什么问题的。
对于各个屯长,都给升了一级成为曲长,进入各郡。这是到了后来陈铁才知道的。
队率和都伯什么的,是不需要安抚的,升官还看出身的。而屯长之后的对于出身的要求就降低了一些。
这时候陈铁就被升为曲长,带着一曲五百人前往渤海郡,在渤海做曲长,渤海郡非常偏僻,临近幽州,这里郡守就是一个挂名的纨绔子弟,郡丞姓宋,是个老头,没有郡尉。
来渤海的只有陈铁这一曲兵,因为陈铁最没有背景,这种破地方就给陈铁了。
同时也给了曲长自行委任的权柄,也看起来是重用的样子。
陈铁也就把他手下的孙丰和林发设为屯长,这算是收编了这五百人。
这五百步兵,只有一个曲长,两个屯长,五个队率骑马,其他人都是步兵,五百人队伍也不短,他们一行人向着渤海前进了。
孙丰和陈铁说道:“陈曲长,卑职以为,王刺史实乃可憎之人也。其人对于都乡侯之旧部太苛也,渤海之地,卑职听闻临近幽州,实乃贫瘠之处也。”
林发听了也是说道:“然也,孙屯长言之有理。曲长可谓勇贯三军之人也,此时把曲长送至此偏僻之地,实乃……”
陈铁听了,他知道这两位可是说是他的心腹了。陈铁说道:“二位屯长休说此言,铁不过一鄙夫尔,非刺史大人与铁曲长之位,铁不知何时能得也。二公切莫言此事也,须知祸从口出矣。”
这两位也是单纯的打抱不平,也知道陈铁是好意,这两位也是点头。
突然前面探路的什长回来了,他说道:“曲长大人,前方有一伙强人,强抢孤儿寡母,不知如何处置,还请曲长大人示下。”
陈铁听了他一看,这事肯定得管啊,要是自己没看见也就算了。
陈铁带着人就上去了,一看能有不到一百人吧,好像是要抢一伙孤儿寡母。
陈铁下令,这一行五百人就上来了。这一百劫匪不过是乌合之众,一看来了好几百正规军,他们哗的一下子就都跑了。
剩下那三个人,一个娘亲带着一个女儿和一个半大男孩。这妇人可一点都不傻,她看见了这好几百官军呢,应该是强有力的靠山了,这还不赖上?
那妇人说道:“小妇人谢王氏,多谢各位军爷仗义相助,不知各位军爷欲往何去也?”
这话是问陈铁的,陈铁听了说道:“某乃是渤海郡曲长陈铁,此行乃去渤海履职也。”
那谢王氏大喜道:“这位大人,小妇人亦欲往渤海也,不知可否与军爷同行乎?”
陈铁一听一条路,那就去呗,于是点头,这一行多了三个人,一起前往渤海。
在路上,陈铁看这谢王氏和孙丰一直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其实这两位说的,谢王氏说:“这位军爷,尔等这位曲长大人青春几何?可有婚配?家中还有何人?”
谢王氏看陈铁虽然黑点,但是个官。看着也蛮正气的,自己女儿正好二七,要是……
孙丰是陈铁的心腹,他估计一个妇人,能有什么威胁呢?
他说道:“谢夫人,我家曲长大人,今年不过一十有六,去年大人之家人死于贼寇之手也。”
谢王氏一听,嗯?才十六,就能管几百人,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和自己女儿年岁也不错,等他出了孝……这谢王氏这时候就想投资的事情了。
她也偷偷和女儿谢莹递话,他们一家孤儿寡母,弟弟才七岁,不顶事,这军官看起来也是蛮不错,挺阳刚的。
这时代不流行奶油小生,这乱世,还是阳刚一点有安全感。
一行到了渤海,正是中平二年四月底,陈铁递上调令,在宋郡丞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头的安排下,他在郡中做了曲长。
这渤海郡没有郡尉,三个都尉只有两个,这两个还成天看不到人影,六个曲长算上陈铁就全了,但是两个曲长手下只有军官没有士兵,剩下的三个手下也就二三百人,只有陈铁的这支部队是满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