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太子,竟然打算和稀泥?
“陛下,微臣以为,现在我大唐需要第一个解决的,乃是高句丽的大军!”
房玄龄沉吟数声,站出来开口,“柿子挑软的捏,高句丽大军不过只有十万带甲之士,若是我大唐全力去应对高句丽大军的话,那我大唐必定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掉这些高句丽大军!”
“只要解决掉高句丽大军,那我大唐接下来需要去应对的只有吐蕃大军。这样一来,我大唐的压力便能减轻不少!”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爱卿言之有理。”
虽然他先前虽然曾当着李君羡的面说自己担心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撤离大唐会导致大唐错失对付高句丽和吐蕃这两个心腹大患的机会。
但这句话,不过只是一句玩笑罢了。
错失机会?
别开玩笑了!
大唐现在正因为如何应对高句丽和吐蕃大军而急得焦头烂额,要是高句丽和吐蕃大军能够撤离的话,那他说不定会笑得连嘴都合不拢。
去担心高句丽和吐蕃撤离会导致大唐错失对付他们的机会,是不是有些想的太多了?
“陛下,这句话微臣不能赞同,虽然我大唐解决掉高句丽的大军后能让我大唐面临的压力减轻不少,但吐蕃大军对我大唐来说乃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要是吐蕃大军趁着我大唐全力对付高句丽大军的时候大肆进攻我大唐的话,试问我大唐要拿什么才能抵挡住吐蕃的这二十万带甲之士?”
“所以,微臣以为,现在我大唐需要全力应对的,其实是吐蕃的大军,吐蕃大军不除,那我大唐便一日不能安心。”
他想了想后,沉声开口,“至于高句丽大军,我大唐现在并不需要太放在心上,就算任凭高句丽大军进攻我大唐,他们也不见得能给我大唐带来什么威胁。”
“此话微臣不敢苟同,高句丽大军虽然对我大唐构不成什么威胁,但他们不管怎么说都有着十万带甲之士!”
杜如晦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开口,“任凭他们进攻我大唐,那我大唐势必会因此遭受莫大的损失,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试问何人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杜如晦的这句话一落下,原本寂静的太极宫顿时吵成一团,所有人都不断争执着,想要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
听到这阵争吵声,李世民有些头疼地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要是再让这些人继续争执下去的话,那天知道他们到底要吵到什么时候才肯善罢甘休!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案,怒声开口,“行了,别吵了,与其让你们继续争执下去,还不如听一听太子对此事到底有如何看法!”
这些人现在争个不停,没有丝毫意义。
到底是先应对吐蕃的大军还是先应对高句丽的大军,这些文武百官说了也没用。
一切,都得太子点头才算数。
毕竟这一次去应对吐蕃和高句丽的人,乃是太子。
太子已经说过,自己独自一人便能应对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大唐根本用不着去插手此事。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后,整个太极宫顿时变得寂静起来。
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目光放在李承干的身上,等待着李承干的回答。
他们,确实有些期待太子能够给出什么看法出来。
他们先前之所以会争个不停,就是因为先应对吐蕃大军又或者是先应对高句丽大军都有着一定的道理。
要是没有道理的话,他们先前也不至于争论个不停。
太子,或许能够给出独到的看法出来。
“依儿臣所见,先对付高句丽的大军又或者是先对付吐蕃大军都有着一定的道理,父皇不如让他们继续争论下去。”
李承干拱了拱手,轻声开口,“争论到最后,父皇说不定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让他来给出什么独到的看法?
要是高句丽和吐蕃大军还在大唐的话,那他说不定还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但现在,吐蕃和高句丽的大军很有可能已经撤离大唐,现在说得再怎么多,也跟废话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那他还不如和稀泥,这些文武百官想要争论,那就让他们继续争下去吧。
李世民一脸懵逼,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想过太子很有可能会力排众议,不顾这些文武百官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毕竟太子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顾这些文武百官的意见,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太子什么时候在乎这些文武百官的意见,那才奇怪了!
他也曾想过太子会冷眼漠视,懒得搭理这些文武百官,直接用沉默去回应他们。
但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太子竟然打算和稀泥,不插手此事。
太子现在这样的态度,是不是代表着自己打算不去管吐蕃和高句丽的大军?
一想到这,李世民开始有些慌了起来。
先前他之所以能够表现得如此淡定,就是因为太子在。
只要太子在,那就算太子无力将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留在大唐,也势必能够让他们灰溜溜地滚出去。
对付这一点,他有着十足的自信。
在看到太子麾下这十多万的铁骑后,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太子跟他说自己不打算去管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这让他如何能不慌!
仅仅只凭借大唐,怕是难以去应对吐蕃和高句丽。
高句丽还好,这一次仅仅只是来到大唐的地盘上凑热闹,对付高句丽的大军,他一点也不担心。
但吐蕃大军就不同了,这一次吐蕃大军来到大唐是打算和大唐玩命的!
不仅出动了二十万带甲之士,更是表明了自己势必要拿下大唐的决定。
大唐一个不慎,说不定真地会败倒在吐蕃大军的手中。
“一定是这些文武百官的争论惹怒了太子,所以太子现在才会打算和稀泥!”
李世民抿了抿嘴唇,太子先前分明已经表明了自己势必要拿下高句丽和吐蕃大军的决心。
不管如何,太子都不可能没有任何缘由地不去管吐蕃和高句丽。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这些文武百官,惹恼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