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微臣此去,只为准备后事(1 / 1)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182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58章 微臣此去,只为准备后事

  高句丽不是吐谷浑,对于吐谷浑来说,随便从大唐身上薅点羊毛,便能让吐谷浑不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利益动人心,所以吐谷浑才敢冒着得罪大唐的风险跑去劫掠大唐商队。

  但对于高句丽来说,从大唐身上薅羊毛根本不足以让他有多动心,若是仅仅只是为了薅点羊毛,那他当然不会冒着得罪大唐的风险去这样做。

  现在下定决心要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大唐的实力已经愈发地深不可测。

  高句丽,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只要有机会,那大唐一定不介意彻底除掉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现在大唐不动手,他也得做好这样的准备,不管如何,他都不能坐视大唐继续发展下去。

  现在执意跑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表面上看上去是为了从大唐的身上薅羊毛。

  但实际上,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试探一下大唐的实力到底如何。

  要是大唐实力不济的话,那他自然不会介意落井下石,和吐蕃大军联合在一起彻底除掉大唐。

  要是大唐实力深不可测的话,那遭殃的只会是吐蕃的大军,毕竟他们高句丽只是来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而吐蕃想要的,可是大唐的领土!

  大唐皇帝,只会去找吐蕃去拼命。

  当然,虽然有自己的打算,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肖博文想这样去想,那就让他这样去想吧。

  肖博文摇了摇头,并没有继续劝下去的想法,高建武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他继续劝下去,怕是也没有什么意义。

  只是,一想到高句丽很有可能会因为高建武的这个举动而迎来灭顶之灾,他的心情便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大唐太子的性格,他在长安的时候便已经知晓了些许。

  不去招惹大唐太子,那什么都好说。

  大唐太子就算性情冷漠,也不会摆什么脸色给他们看。

  但要是真地去招惹这个八岁太子的话,那就算拼尽自己的性命,这个八岁太子也势必不会放过他们。

  要是大唐太子不知道此事的话,那高句丽说不定还能免去此难。

  一旦让大唐太子知道高建武跑到大唐地盘上打秋风的话,那不仅高句丽要倒大霉,就连高建武的腿,也一定会被大唐太子给打断!

  大唐的羊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薅的。

  敢跑到大唐的地盘上薅羊毛,那就得做好永远留在那里的心理准备。

  想到这,肖博文顿时连告退的想不再有,他叹了一口气,直接转身离去。

  “爱卿打算去哪?”

  高建武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缓缓开口。

  “微臣此去,乃是为了准备后事。”

  肖博文拱了拱手,轻声开口,“现在还不快点准备后事的话,那等到大唐太子杀来后,微臣到时候怕是连棺材都买不到一口。”

  高建武面色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他沉默片刻,眼神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准备后事?

  这特么是人说的话吗!

  照肖博文这样说,他现在是不是也得去准备好一口棺材?

  这肖博文,怕大唐太子已经快要怕到骨子里!

  高建武摆了摆手,不再多说些什么,心中并无任何追究肖博文责任的想法。

  等到肖博文离去后,他方才背着手,眼神深邃地看向大殿外,缓缓开口,“本王的这个决定,真地做错了吗?”

  肖博文是不是什么懦弱之辈,他心里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

  要是肖博文真的贪生怕死,且性情懦弱的话,那他当时也不会特意派遣肖博文前往大唐拜见大唐皇帝。

  现在有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大唐太子的实力,很有可能会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不然肖博文也不会怕成这么一副模样。

  高句丽的大军尚未离开高句丽,肖博文现在便已经想好了该要如何准备好自己的后事。

  他此番的试探,说不定真地是在作死。

  高建武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就算是作死,他现在也只能这样做。

  坐视大唐的实力继续发展下去,跟等死也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就算是在作死,也好歹有点机会可言。

  “本王的决定,可不见得会错……”

  他轻声一笑,喃喃开口。

  ……

  长安,太极宫。

  此时的太极宫一片凝重的气氛,所有人都紧绷着脸,眼神郑重地看向上方的李世民。

  就连平日里那些喜欢跳出来蹦哒的世家之人此时也有所收敛,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惹来众怒。

  “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长孙无忌拱了拱手,缓缓开口,“吐蕃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始靠近我大唐,如果微臣没有猜错的话,吐蕃这一次的目标应该是我大唐的松州!”

  此话一落,一众文武百官的面色顿时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他们虽然已经知道吐蕃打算对大唐动手,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吐蕃竟然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心。

  二十万带甲之士!

  即使吐蕃的实力再怎么强盛,拿出这二十万带甲之士,也免不了伤筋动骨。

  吐蕃这一次,是真地打算和大唐死拼啊……

  不成功,便成仁!

  “二十万带甲之士吗?朕知道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

  不同于这些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李世民仅仅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面色依旧云淡风轻。

  吐蕃即将到来的这二十万带甲之士,似乎并不能让他的思绪有丝毫波动。

  所有人皆是面色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陛下表现得是不是有些太淡定了一点?

  这可是二十万带甲之士!

  不是两万带甲之士!

  陛下,是不是把二十万听成了两万,所以才会表现的如此淡然?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不要疏忽大意,要是一个不慎的话,我大唐很有可能会因此迎来灭顶之灾!”

  房玄龄抿了抿嘴唇,沉声开口。

  陛下这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确实让他有些说不出来的焦急。

  要是大唐真地不把这二十万带甲之士当成一回事,那麻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