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称帝第一夜(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283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2章 称帝第一夜

  午时的中极殿,登基大典正在进行中。

  李永贞偷偷找到魏忠贤,附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魏忠贤面色微变,跟着他去了一边。

  “你说什么?福王被人抓了?谁人如此大胆!”

  李永贞指了指龙椅上的朱由检,“虽不知何人动手,却肯定与此人有关。”

  福王死了没什么,魏忠贤担心他身上的密旨。

  李永贞急道:“一旦旨意被信王获取,便多了杀害老祖宗的铁证,到时可如何是好?”

  魏忠贤斥责道:“什么信王?没听到诏书中所说吗?他已经是皇帝了,国号崇祯,明年是崇祯元年。”

  这信王天不亮忙到现在,首先为前任皇帝设酒果祭拜,然后去皇极殿祭天,第三站去奉先殿谒告祖宗。

  第四站去刘太妃那里行五拜三叩头礼,尊刘太妃你为宣懿太妃。第五站去皇后处行四拜礼,尊皇后为懿安皇后。

  这五个步骤完成,信王方才来到中极殿,在礼部、鸿胪寺、钦天监、司礼监共同主持下开启登基大典。

  李永贞全看到了,以前的信王变成皇帝,但他不愿接受。

  想起以前在信王府做右长史时的所作所为,想起他曾两次处心积虑的行刺信王,以后还能有个好?

  对他而言,福王被抓是一件好事,他又能跑来煽动魏忠贤,目的是激起魏忠贤的防备心理,让他在绝境中奋起反抗。

  见魏忠贤有些犹豫,李永贞催促道:“老祖宗,今天是最后的机会。信王府的老人很快被召入皇宫,到那时便没有机会下手。”

  魏忠贤看着他,你已经刺杀人家两次。咋地?还有第三次呢?

  “永贞啊,京城不是你待的地方。这样吧,你去南京做守备太监,离陛下远一些,或许能保全性命。”

  李永贞失望,今日一过,彻底失去刺杀的良机。

  魏忠贤在保护他,此人是新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见不到还好,见到了难免勾起往事,还是远远的离开吧!

  魏忠贤不会选择再次刺杀,所谓再一再二不再三,招数已经用老了。

  与刺杀相比,他还有好多的技能没有使出,让新皇帝一个接一个的试,当初他的皇兄怎么沉沦进去的,他也会!

  这时候,正式的诏旨发布。

  颁诏天下,宣布新君继位。没什么新鲜词汇,当初天启帝登基时也是如此,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中心思想就一个,大明换皇帝了。

  从明年起,改元崇祯。按规矩,现在仍是天启七年。

  ……

  朱由检忙碌一天,水米未进,有种口干舌燥,甚至头晕眼花的感觉。

  从昨日离开信王府,直到第二日天黑,一天半的时间过去,朱由检只能拿袖中的烙饼充饥,一滴水都不敢喝。

  到了用膳时间,他推说皇兄驾崩,悲痛欲绝,实在是吃不下东西。

  其实呢,使劲的咽吐沫,饿死朕了!渴死朕了!

  从今日起,天启帝的遗体已经另选宫殿供奉,等着皇陵盖好后入土为安。

  朱由检正式入住干清宫,以前的西厢房死了皇兄,他选择东厢房居住。

  这干清宫占地极广,迎面是九大间房子,前后三进,上下两层。

  朱由检转过一圈,发现有床铺二十七个,办理朝政、会见大臣、举行家宴都有合适的地方,建筑面积应该在一千平米以上。

  实在没有事情,朱由检溜达回自己寝室,让太监和宫娥去外面守着,他关了房门,还反锁上。

  实在不放心,他又搬了条长凳挨着门,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也能给他及时示警。

  躺在床上,朱由检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在苦苦等待明天,到时候徐应元、王德化、王承恩等信王府旧人到了,命徐应元为干清宫管事太监,命王德化为尚膳监掌印太监,命王承恩随侍左右,加上皇后张嫣所说的自己人,先在宫中安身立命,才能考虑下一步的举动。

  很快到了二更天,朱由检睡不着。

  三更天,他抬头从门缝看窗外的月亮,笑眯眯的,月牙状。

  此时,脚步声传来,朱由检瞬间竖起耳朵。

  他抓起一个花瓶,悄没声息的到了门边,从缝隙向外张望。

  是一队宦者,挎着刀,一步步向自己的房间走来。

  他们是来杀自己的吗?

  朱由检听见自己咽吐沫的声响,他太紧张了。

  昨天,他还能在灵堂待着,有妃子、勋旧、大臣陪着,性命无忧。

  今日只有他一人,门外守着的宫娥、宦者未必忠心护主。

  挎刀的宦者走了过去,朱由检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这不是刺客,只是些夜间当值,负责巡逻护卫的。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熟悉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挎刀宦者从另一个方向走来。

  朱由检再次起身,从门缝向外看,见宦者们排成队,好整以暇的路过。

  你妹的,皇帝住的地方,走来走去的成何体统,让不让人睡觉?

  其实,朱由检睡不着,一方面因为太紧张,今夜的他防御指数最低,若是魏忠贤这个级别的派人行刺,朱由检几乎毫无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是身体太难受,烙饼管不了饱,又始终没水喝,从嘴唇到嗓子,再到肠胃,前所未有的不舒服。

  突然间,朱由检有了个吃东西的好主意。

  他搬去长凳,解开锁,推房门走出,问道:“干什么的?”

  挎刀宦者们见有人发问,回头一看才知是白日里远远看到的皇帝,领头一人慌忙跪倒在地,“奴婢不知陛下搬至东厢房,仍按寻常路线巡夜,不想搅了陛下的好梦,罪该万死!”

  朱由检大度的说道:“朕住进东厢房是刚刚发生的事,恐怕宫内还没有几个人知晓,不怪你们!”

  突然,朱由检看到他腰间挎着的刀,问道:“此物看似极为锋利,可否借朕一观?”

  宦者连忙解下,单膝跪地,双手奉上。

  朱由检接了过来,他确信这个宦者不是刺客,还是缴了他的械。现在,他手持利刃,心中更加安稳些。

  看着宦者,问道:“你是哪个宫的?”

  宦者回答:“御马监内廷卫营,今夜值守此处。”

  朱由检进宫前详细咨询过,御马监掌握宫廷守卫,其中腾骧四卫战斗力极强,成员从各地卫营中精挑细选。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宦者组成的队伍,负责后宫的巡逻防卫,眼前这位应该是其中一员。

  朱由检转动脑子,一条计策涌上心头,言道:“召集附近值守的兄弟,前往干清宫正殿陪朕宴饮!”

  转过头,吩咐门前侍立的宦者,“传朕旨意,让尚膳监准备饮食,朕今夜要宴请守夜之人。”

  时候不长,朱由检怀里抱着刀,出现在干清宫正殿。

  饭菜已经上桌,鸡鱼肉蛋应有尽有,山珍海味随处可见。

  朱由检馋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他不止想吃东西,更想喝口水,嘴唇都裂开缝了,难受的很。

  但是他不能,谁知里面是否有毒?

  守夜之人纷纷赶来,因为接近后宫,他们多是御马监的宦者。

  朱由检招呼大家过来,围成一圈,开吃!

  宦者很震惊,进宫当差这么久,还没听说皇帝请吃饭的。更吃惊的,皇帝就坐在他们身边,而不是高处的龙椅之上。

  朱由检有苦说不出,你们不先开吃,我怎知有毒无毒?

  我要是坐在龙椅上,和你们离得太远,食物会被分开,难保不会有人做手脚。

  因此,朱由检选择同吃同喝,几乎是肩并着肩,与宦者一起大快朵颐。

  随着几杯酒下肚,这些宦者慢慢敢说话了。

  朱由检拿酒当水喝,没那么渴了,加上腹中有食,整个人状态恢复,与宦者谈天说地,显得非常随和。

  本是漫漫长夜,朱由检与众宦者吵吵闹闹,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

  天色微亮,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干寻到此处,不觉捂住鼻子,阻挡扑面而来的酒气。

  要不是碍于皇帝在场,他一定会狠狠的批评这些不知轻重的宦者,夜间执勤不见人,跑这里吃吃喝喝?

  朱由检宣布宴会散了,陪朕饮酒甚是高兴,每人赏银十两,去吧!

  王体干面色不太好看,他便是懿安皇后张嫣所说的自己人。

  朱由检没有挑明,只是问道:“王公公何事?”

  王体干看不惯刚才的事,以前的天启帝不理政事,权柄被魏忠贤把持。

  现在的皇帝就任第一天,和一帮巡夜的宦者连夜饮酒,成何体统?

  见朱由检问自己,王体干藏住情绪,言道:“谨听陛下吩咐!”

  朱由检招呼他靠近些,说道:“朕荣登大宝,九千岁亲临王府迎接,另有崔呈秀、张惟贤等众人相助,朕念其定策之功,理应重重封赏。

  王公公乃司礼监掌印太监,向来老成持重,这道旨意交给你草拟,务必不能漏过一个有功之臣。”

  王体干领旨下去,心中稍稍安定。

  刚才看到新任皇帝与一群宦者有说有笑,他心中哇凉哇凉的,这还是皇帝吗?能斗得过魏忠贤吗?能带领大明朝走向振兴吗?

  朱由检用一句话扭转他的看法,王体干不得不感叹,这位皇帝的确有两把刷子。

  此时此刻,刚登基的朱由检需要稳住形势,需要通过封赏稳住一些人的心,其中最主要的是魏忠贤。

  朱由检夸赞他有定策之功,这次铁了心要封赏老贼,以及他的侄子魏良卿,他的姘头客印月,客印月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观先,以至于魏忠贤府上襁褓中的孩子。

  王体干负责草拟圣旨,一定会让魏忠贤全家喜出望外。

  对于年轻的皇帝来说,能有如此胸襟,能做出这样的忍让,王体干还能强求什么?

  魏忠贤,你被捧得越高,才会摔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