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监的阴谋
朱由检挥挥手,拿下吧!送县衙先打一顿板子,好好审!
霍哲冷笑不止,“小小的七品县令,也敢动我?”
马背上的阎鸣泰问:“本部堂的官位够不够,能否抓你?”
霍哲瞪着他,骂道:“忘恩负义的东西,你能有今日的高位,还不是九千岁所赐!如今,你居然投靠信王,夺了九千岁的京营,还毁了九千岁的多处生祠,简直是卑鄙小人。”
阎鸣泰没有回骂,和他不值当。
霍哲还在叫嚣:“九千岁不下令,谁敢动我?李公公在赶来的路上,尔等何不等李公公来了再说?”
朱由检道:“李公公不会来了!”
心中却想,他来了,我连他一起弄死!
霍哲疑问,你怎知道?
此时有下人急匆匆跑来,“信!李公公给的信!”
霍哲露出自得的笑,李公公本人不来,只要有书信在此,我霍哲归宫里管,你们动不了我。
接过信,霍哲傻眼了,半天没有言语。
朱由检问:“霍公公,怎么不打开,看看啊?”
“新娘子”王德化走上前,一把将信抓过来,瞄了一眼后交给朱由检。他回头看霍哲,“霍公公,怎么不笑了?”
因为,信封上清楚的写着,恭请王爷千岁亲启!
朱由检看过,递给县令文震孟。
文震孟抖了抖信纸,朗声读道:“千岁安好,传九千岁旨意,王爷一月来亲临皇庄,凡事亲力亲为,替圣上招贤纳士、整顿京营,其功不小。待他日回京,必禀明圣上邀功请赏。”
信写到这里,在场人都能听出,这是李永贞以及他背后的魏忠贤的语气。
朱由检来顺义并非“胡作非为”,他是给皇帝办差,而且魏忠贤、李永贞还有满朝文武事先都知晓。
霍哲眼前一黑,险些跌倒在地,怎么李永贞和魏忠贤如此态度?
阻止施工不是他们的命令吗?他们要舍弃自己这枚棋子吗?
文震孟继续读道:“顺义皇庄管事太监霍哲扰乱地方、欺压百姓,视《大明律》为无物,其罪过天理不容。
幸得信王千岁过问,百姓方有沉冤得雪之时,命顺义县令文震孟立即捉拿审理,不得有误!”
霍哲彻底颓倒,被县衙门的差役带走。
现场一阵欢腾,前来哭诉冤情的足有千人之多,他们纷纷跪倒答谢,嘴上不停喊着“信王!信王!”
朱由检得到摇滚巨星开演唱会般的待遇,脸上却毫无兴奋之色。
怎么了?
他身边的徐光启,侍立身后的太监徐应元、王德化,还有骑在马背上的阎鸣泰,所有人都看出他脸上的沮丧之色。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今日行动失败,被管事太监给欺负了。
待人群逐渐散去,众人围绕他的身边,徐应元小声安慰道:“千岁爷莫恼!”
恼什么?
徐光启并未参透,文震孟留在现场,他有些话想说。
只听到,朱由检叹了口气。
自从来到大明朝,与身边几人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里,这是他第一次被人看到如此失落。
“本王不畏权势,拔除地方一霸,深得百姓爱戴。此举敲山震虎,既能告诉那位高高在上的九千岁,让他略有忌惮。
同时也是向天下人表明,本王并非深宫中的纨绔公子,而是一心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士。”
徐光启在来之前听他说过,天下至难得者,人心也!
干掉欺压良善的管事太监,朱由检会得到百姓更深入、更广泛的爱戴,这在他的计划之内。
没想到,魏忠贤插了一杠子,看似帮助朱由检,实则抢夺人心。
就在朱由检用上雷霆手段,企图树立贤王名声的时候,魏忠贤来这么一手。
剪除地方恶霸,那是他魏公公下令,至于朱由检在顺义的所作所为,也是他魏公公背后支持。
此举不但夺走功劳,而且败坏朱由检的名声。
那意思好似对天下人说,朱由检与魏忠贤,以及大家口中所谓的“阉党”,其实是一伙的。
朱由检的踌躇满志,没用魏忠贤出手,他手下李永贞轻描淡写一封信,将其彻底搅黄。
他站起身来,轻声吟着屈原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振兴大明,昂首海外,屹立于世界之巅?
想远了,哪怕是眼前的魏忠贤,若想战而胜之,朱由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刚才接到书信的刹那,朱由检应该更慎重一些。
见他落寞的离开,徐光启与几位太监在身后紧紧跟随,文震孟喊道:“王爷千岁,下官有要事禀告!”
朱由检见了文震孟,周边还有徐光启等一众亲信。
文震孟问道:“陛下病重,龙御归天或许在这两日,殿下可知?”
朱由检在干清宫有眼线,自然是知道的。
“那殿下可知,魏忠贤已经密令福王入京,意欲何为?”
朱由检笑笑,不说话,福王进京的消息他是知道的,来了当然是想当皇帝,福王要和他抢皇位。
“魏忠贤权势熏天,殿下虽得京营,却难以在城内与之抗衡。”朱由检继续沉默,你接着说。
文震孟没法说了,好比是一对说相声的,逗哏的很着急,捧哏的不说话。
见文震孟哑火,朱由检开始反击,“文先生是顺义县令,岂会知道那么多宫廷中事。”
文震孟没法再否认,他是东林党,同伙还有钱谦益、陈仁锡等一大群人,他们的首领韩爌做过内阁首辅。
“东林党在朝堂、在宫内乃至魏忠贤的府上,同样有眼线。”
文震孟毫不避讳的承认,确有此事!
朱由检想顺利登基,东林党想扶持,两者合作不是纯粹为了正义,而是彼此的需要,以及以后的利益。
朱由检在触怒魏忠贤的情况下,一旦有了东林党协助,将会如虎添翼。
东林党若能帮助朱由检,待其坐上龙椅之后,同样会得到很多好处。
问题是,东林党能出多大的力?
文震孟说道:“我等可为殿下做三件事。其一,阻止福王入京。其二,虽遭阉党打击,朝臣中仍有不少人听从号令,可在殿下登基时摇旗呐喊,以壮声势。
其三,国库空虚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各级官府、各处军营缺饷,此事人尽皆知,我等可提供钱粮助殿下渡过难关。”
朱由检需要东林党协助,但不想被人捆绑,以至于登基后束手束脚,所以必须谈妥条件,“本王也给你承诺三点。其一,降低江南田税,尤其是松江、苏州两府,赋税比例与南直隶其它府县相同。
其二,启用能臣,本王登基后,唯才是举,江南乃人杰地灵之处,饱读之士众多,可为大明栋梁。
其三,本王只借钱,绝不白要。江南的各类商税要收,但本王承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王只会让江南更加繁华,绝不搜刮民脂民膏。”
文震孟没得选,他所在的东林党只有信王一个选择。
……
官道上,一辆装饰豪华的四轮马车里,李永贞掀开帘子,似乎是扫了几眼,言道:“回宫吧!咱家倦了!”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答应出席今日的婚礼,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信王又会干什么。
他身边,坐着一个肥头大耳,偏偏皮肤很白,身体胖的像馒头一样的家伙,导致马车一个轮子低,另一侧的轮子高。
“李公公,火烧得很旺,若是还能加点柴火,这位信王爷会魂飞魄散!”
李永贞年纪并不太大,长得也算帅气,要不是被阉割,放在哪都是枚帅哥。
见胖馒头发话,他反问道:“万岁爷病重,万一有个闪失,九千岁选无可选,只能拥立信王为帝。”
胖馒头提醒道:“若是信王爷死了呢?”
李永贞盯着他看,你咋和我想的一样?好半天方才言道:“那就该福王继位!”
胖馒头不停笑,皇帝无子,信王是他的亲弟弟,而且是唯一。福王却是他亲叔叔,除此之外没有更亲近的。
“你是说,管事太监霍哲心怀愤恨,密令家人为他复仇,趁夜黑闯入信王住处,将其当场斩杀?”
胖馒头冲李永贞用力一抱拳,“有劳李公公!待福王登基,公公功高志伟!”
可是……
李永贞想骂娘,在太液池想淹死信王,哪想到他好半天浮出来,养了几天跟好人一样。
就在前几天,京营都出动了,甚至玩起火烧赤壁,结果还是功败垂成,反而丢掉整个京营。再一再二不再三,暗杀的想法,还是罢了吧,没机会的。
但是,福王必须扶持!
李永贞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也是,要不是上公头衔,以及提督东厂的权势,李永贞与魏忠贤是官位相同的。
结果呢,一个是祖宗,一个是孩儿,地位天差地别。李永贞想更进一步,只能搬开眼前的大山,他也想权势熏天,也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想做个九千九百岁。
皇帝病重,驾崩是迟早的事。一旦压制信王,扶持福王继位,他李永贞的权势唾手可得。
胖馒头朝车外一指,说道:“外面那人与信王有血海深仇,可供公公一用。”
李永贞掀开门帘,看到霍三在不远处焦急等待。
“他竟然从京营军兵的围困中逃出?此前,霍哲曾拜托咱家,替此人在京城谋取一个职位。既如此,咱家成全他,给个机会让他替叔父报仇。”
胖馒头抖着一身肥肉,笑眯眯的下了马车,向一脸仓皇的霍三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