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紧急会议
北岛的大宅院里,张嫣突然感觉腹痛,稳婆觉得是时候生产,连忙张罗生孩子的事。
除了躺在床上坐月子的田秀英,袁梦荷和陈圆圆带着太监、宫娥全部忙碌起来,围着张嫣的床边团团转。
张嫣额头开始冒汗,稳婆告诉她一切正常,心情放松点,别着急,用力,很快会成功的。
张嫣嘴上不说,心中却在疑惑,皇帝呢?
那个答应陪在她身边的人呢?那个准备给她一生幸福的人呢?
袁梦荷在耳边告诉她,“陛下遇到急事,从南岛直接返京,派人传来口信,他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会立即赶来。”
……
朱由检马不停蹄的返回京城,召集黄立极、孙承宗、阎鸣泰等众人开会,另有一批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太监王承恩将映月湖北岛的事情说了,女真人派出使者范文程议和,陛下以国书不符合规范为由拒绝。
众人觉得是好事啊,说明女真人怂了。
范文程来京城不是什么新闻,他处处碰壁已经有一阵子,赶去顺义皇庄能见到皇帝,那完全是皇帝仁慈。如果照大臣们的意见,就应该再冷落他一段时间。
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局势很好,大明朝的财政不断好转,又有朝鲜、科尔沁等帮手,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所以说,对于必胜的局面,完全没必要和谈。
朱由检着急忙慌的赶回来,是为了和谈吗?
户部、工部、礼部的人很快会赶来,京营八部的主要将领已经通知。
朱由检要召开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因为他预料到,辽东的决战很可能会提前爆发。
甚至于,已经开始了。
兵部尚书阎鸣泰问:“陛下认为,女真鞑子要发起进攻?”
朱由检没有发话,孙承宗是政坛老手,在辽东主政多年,他太了解女真人了。
皇太极是个阴谋家,他派出范文程谈判是假,迷惑我们的视线是真。
陛下之所以找个借口打发范文程回去,目的是稳住贼首皇太极,尽量拖延他们进攻的时间。
朱由检没有谈具体内容,因为没法达成一致。作为皇帝,一些事情不方便表态。
如果照女真人的说法,双方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外全是他们的,明国每年给他们进贡粮食和金银。
如果站在大明的立场,女真归还沈阳、辽阳等诸座城池,他们退回赫图阿拉的老家,赏赐女真大汗一个随便什么卫“指挥使”的官衔,老老实实做大明帝国的随从。
双方的诉求相差悬殊,大明朝宁愿每年耗费几百万军费,也不愿退守山海关。
女真人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基业,在他们认为的“盛京城”建造了皇家宫殿,又怎会舍得放弃。
因此,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谈判。
朱由检在范文程面前没说什么,但是让太监王承恩传了小道消息。
在得到范文程的巨额贿赂以后,王承恩偷偷告诉范文程,大明朝迁徙百姓,重金装备军队,每年的军费开支大的惊人,虽然在开辟新的税赋通道,又有驻守东南方的郑芝龙支持,朝廷的税赋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他的潜台词是告诉范文程,大明朝对女真的围困代价极大,不止是关宁铁骑和东江军的军费,还有驻守天津、登州、莱州的后备力量,以及极为繁琐的钱粮供应。
大明朝裁撤边军和各省营军,迁徙并安置大量的军户、边民,又要用钱物拉拢科尔沁和朝鲜,同时还在东南边的夷州、西南方的云贵、西边的青海同时有战事,据说陕西、甘肃的旱灾加重,陕西、河南的鼠患仍没有根除。
简单些说,大明朝同样很疲惫,存在与女真议和的可能。
王承恩的目的是让范文程带句话,告诉皇太极,只要你们诚意足够大,大明朝愿意和你们谈一谈。
退到山海关不可能,双方以大凌河为界还是靠谱的。你想要大明的钱粮和金银,这个不可能,但是开马市做贸易可以商谈。
朱由检不顾将要生产的张嫣,跑到京城开这次重要的会议,源于女真人很快会有行动。
范文程得到王承恩的暗示,但他未必能说服皇太极。
朱由检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如果皇太极今天就发动进攻,会选择进攻哪里,我们该如何防范?
孙承宗干脆利索的禀告:“有粮食的地方!”
哪里能抢到急需的粮食,女真人会优先进攻哪里。
那么,宁远城、锦州城危险大不大?
大家认为不大,女真人在坚城面前无能为力,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已反复证明。
除非他们是有足够强大的内应,否则面对两座坚城无计可施。
朝廷只需下一道命令,让两座城池进入战备状态,避免堡垒被内部攻破,加强周围的巡逻,城池之外的据点必要时焚毁粮食和器械,只要做到坚壁清野,女真的进犯大军便会伤亡惨重。
除此之外还有储存大量粮食的觉华岛,现在是夏季,女真人进犯要通过大海,明军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根本不用担心。
这样说起来,女真进攻南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他们北面是无边的荒野,只剩东西两个方向。
向西是科尔沁人和内喀尔喀,前者是大明的盟友,装备了最新式的迅雷枪,女真相对更强大,但是科尔沁有大明做盟友,可以在后面牵制,双方打起来一定会旷日持久,不符合女真方面速战速胜的谋划。
后者所剩的力量不大,朱由检已派两批使者前往交涉,希望他们能学习察哈尔的林丹汗,迁徙到大明的土地过幸福的生活。内喀尔喀的首领们很有骨气,至今没有表态。
内喀尔喀的结局早已注定,如果没有大明的帮衬,他们或者被女真灭掉,或者被科尔沁灭掉。
如果还有第三个选择,只能是向西迁徙,到察哈尔人原本放牧的区域,或者更西面遥远的地方。
大家思来想去,女真对付大明朝和科尔沁都很费劲。那么,答案昭然若揭,如果女真人不犯傻,他们最佳的选择是向东。
东江军人数不多,战斗力比不上女真铁骑。
朝鲜的军队怂包,从日本人几十年前丰臣秀吉发动的进犯,直到前不久女真二贝勒阿敏的大兵压境,朝鲜人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更大的原因是朝鲜有粮食,女真人的进攻以战养战,在朝鲜境内努力的抢一把,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