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江南奴变(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189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90章 江南奴变

  朱由检回归京城的第三天,和周婉言还没有生出孩子,皇庄那边却派人追过来了。

  不是妃嫔们想她,而是几位大臣出了事。

  朱由检很奇怪,什么事不能写道奏疏,非要着急忙慌的跑来京城?

  他看到了陈子龙,督建顺义皇庄的负责人。看到了徐霞客,他刚刚为新学招聘的老师。

  陈子龙说,徐光启也要来,只是碍于公务繁忙。

  除了他们,还有在朝的文震孟、周延儒,连阁老和工部尚书都来了,看样子他们为了同一件事,朱由检顿时警觉起来,又怎么了?

  朱由检发现徐霞客跪着不起,他可不是矫情的人,虽然官职低微,却并无阿谀奉承的习惯。

  陈子龙拉他,徐霞客才颤颤巍巍站起,他年纪并不算大,却突然有了老态龙钟的感觉。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问道:“到底何事?”

  陈子龙禀告道:“近几日,松江、苏州、金陵多处出事,有恶仆联合起来欺压主人,尤其是徐学正所在的江阴。”

  朱由检转头问徐霞客,“家中可曾出事?”

  徐霞客带着哭腔说道:“除长子带拙荆侥幸逃出,其余家中二十余口被暴民所杀。”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一度忘了安慰。

  真是摁住葫芦浮起瓢,大明朝地域宽广,各地总有事情发生。

  他刚刚返回京城,陕西赈灾的事情进展顺利,秦良玉率白杆军平叛初见成效,河南、山西爆发的疫情得到控制。

  正当他决定重点关注东南收复夷州的事,陈子龙和徐霞客带来这么一个难题。

  相关奏疏呈上来,朱由检比对着地图,发现南直隶、浙江、安徽多地发生奴仆攻击主人的事件,轻点的绑缚主人,分了家中的钱粮,严重的杀人放火,然后占山为王。

  在陈子龙和徐霞客嘴里,他们是恶仆,是暴民。但如果放在另一个历史时期,那不就是农奴翻身把歌唱,非常正能量的农民推翻三座大山中的一座?

  但朱由检不能那样说,江南是大明朝的摇钱树,保持稳定是官府的主要任务。

  不管是平民、地主,还是签了卖身契的奴仆,都是大明朝的子民。

  工部尚书周延儒开口奏道:“陛下,不过是一两个月时间,江南各处风云变幻,恶仆生事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可不察啊!”

  他是宜兴人,同样是大户人家,据说奴仆数百,虽然暂时没有遭遇不幸,他忧心不已。

  毕竟,做官只是份工作,大家迟早还是要返乡的,这相当于后院起火,在京城做官的大佬们纷纷表示待不住了。

  文震孟是朱由检的老师,内阁阁老,他言道:“朝中官员多位家境殷实,蓄养奴仆或多或少,此风若不能及时禁止,恐怕会人心惶惶。”

  朱由检点点头,江南一带出的官员占了朝堂上半数左右,他们都挂牵家中的事,朝中事务又怎能办好?

  “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文震孟道:“恳请陛下拟旨,命各地官府严加防护。”

  周延儒紧随其后,奏道:“望陛下允许士绅团练,蓄养猛士以自卫。”

  陈子龙温和一些,似乎不愿意给皇帝添麻烦,只是想请个假,去松江老家把父母接到京城,躲一躲风头再说。

  而徐霞客只是暗自流眼泪,一心想为家人复仇。

  朱由检以前看历史没有这段,也许是他一知半解,并不知明末历史上还有江南“奴变”的发生。

  怪不得明末经济那么糟糕,地方上烂事太多,税赋自然收不齐,地方截留必然多。

  朱由检刚想推动江南地区的经济改革,任命钱龙锡以内阁辅臣身份统帅南京六部,钱谦益为吏部尚书,加上户部的黄宗羲、江南织造的王体干,开展诸如摊丁入亩、规范商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场变故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有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架势。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几位臣子,说道:“文先生建议官府严加防护,官府又有多少兵力,怎么防护每一位士绅的家?再说了,官府是天下子民的官府,并非大户人家的奴仆,它不止保护士绅,还要保护平民,包括奴仆。”

  “周尚书说士绅可以组织团练,自己养一支队伍护身,可万一团练队伍反了,士绅又靠什么保护自己?”

  “人中说接家人避避风头,朕是认可的,却并非长久之计。徐学正家中遭遇不幸,朕非常痛心,待抓获犯事之人,一定按律法严加惩处。

  但家中仆人会斩杀主人,做主人的似乎也应该反省,平日里是否有过于压榨苛刻之处。”

  四个人保持沉默,皇帝话糙理不糙,大家说的那些看似有理,其实都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

  朱由检想的是,谁能替朕巡抚江南?

  阁老钱龙锡去了,大名士钱谦益也在,还有宣懿太妃和大太监王体干压阵,这等人员配置还需要别人来巡抚吗?

  朱由检摇头,他们谁都办不好。

  算了,朕勉为其难,去一趟江南,不把事情揉碎了、搓成粉,再塑个形状,江南未来的十几年还是不会平静。

  以前朱由检外出,无论是天津还是塞北,抑或只是回趟皇庄,群臣都是持反对意见。

  今天朱由检提出下江南,眼前四人从阁老到尚书,居然没人反对。

  江南正在爆发所谓“奴变”,这是一个阶级的奋起反抗,姑且不讨论对错,问题之棘手让人难以处理。

  钱龙锡不行,文震孟不行,徐光启、袁可立、孙承宗……

  这些人派去江南,没人能摆平。

  朱由检成为唯一的选择,此事涉及朝中半数官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大明朝国运的兴衰,更影响到无数签了卖身契的好人或个别坏人。

  朱由检治理的是一个体系,体系内并无绝对的好与坏,只有运转的是否顺畅,是否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

  文震孟代表内阁,周延儒作为工部尚书需要走出去看看,陈子龙就算了,留下来好好处理皇庄建设的事,家人的事交给朕来办。

  徐霞客怯怯地发问,微臣是否可以同往?

  他级别太低,能见到皇帝是因为私交,陪同巡视江南貌似不够格。

  “徐学正有家仇要报,可以同往。不过呢,朕事先劝一句,一切以大明律法为准绳,莫要做出过激之事。”

  至于时间,此事刻不容缓,待明日朝会结束,立即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