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不一样的世界
皇帝又一次离开京城,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是公务出差,提前办了手续,回头可以报销差旅费的。
他的目的地是顺义,殿试结束没几天,顺义大学正式开办,首批学员按朱由检的意思增加到三百多人,分为十个班级,徐光启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出任校长,汤若望、孙元化、宋应星、吴又可等人出任教师。
当然了,还有徐霞客。
朱由检此行是招呼他一起去的,一个连童生都没有考上的人,出乎预料的成为学正,类似于以后的“大学教授”。
在路上,朱由检听徐霞客讲他踏访名山大川的故事。
他已经去过祖国各处,但徐霞客并不满足,他还要去很多地方,按他的人生规划,至少还有十年浪迹天涯的时间,等到他年过半百,大概可以消停了。
朱由检心想,这不是我以前最向往的生活吗?
徐霞客是一个地理学家,更是一个旅行家。
朱由检需要他前面的游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需要尽快将自己的游历整理出来,朱由检会为他出书,名字与以前一样,就叫《徐霞客游记》。
朱由检还会在《大明日报》给他开辟一个专栏,介绍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拉动大明朝的旅游业发展。
没错,不止在大明朝,在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不希望百姓流动,最好安分守己窝在家里。
尤其是明朝,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和路引制度,军户当兵、民户种田,商户才可以做买卖,想出门可以,需要去官府办理手续,多走了、走错了都不行。
朱由检不同,他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此前已经废除执行两百余年的户籍制度。相信用不了多久,百姓出门再也不需要去官府申请。
他不用过多考虑老朱家的长治久安,更没打算让子子孙孙固定在皇帝的宝座,索性步子迈得大一些,在自己有生之年让大明的发展超过西洋诸国,哪怕一百年后大明率先爆发革命,甚至什么君主立宪,最不济是被赶下台,顺其自然而已,他不会为小团体利益牺牲大明的未来。
徐霞客的出现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他带来的不止是旅行和地理学知识,更多是一种眼界的扩展,一种新生活的倡导,以及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出现。
徐霞客对皇帝无比的钦佩,他想不到皇帝会亲自给他写推荐信,想不到皇帝出行时会让他跟随,更想不到皇帝在途中休息时会专门找他过来聊天。
朱由检问他,对这次科举舞弊有何看法?
徐霞客心里想的是,我连个童生都不是,能有什么看法?
但他实际上知道,皇帝提的是百年前的事情,是他曾祖徐经的故事。
“微臣看过报纸上刊登的策问,刘若宰高中状元,实至名归。黄员外郎、陈郎中和金主编的文章写得好,排名靠前理所应当。
唯独管绍宁是匹大黑马,他竟然位列二甲第二。不过微臣仔细品过他的文字,字里行间不乏对大明的热忱,位次靠前也没什么意外。”
好的嘛,朱由检以为徐霞客是一名莽客,没想到他情商不低,说了半天,用了好几个转折词,最后谁都没批评,全力拥护朱由检和朝廷的决定。
朱由检不肯放过他,追问道:“那么,徐先生对王正志的事情如何看?”
徐霞客是真的为难了,既然皇帝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看法,索性直说吧!
“王正志不学无术,以至于试题换了都看不出来,从童生、秀才到举人,他一路走来全靠权势和金钱,最后捅了娄子连累家族属于活该,陛下做的毫无问题。”
朱由检不表态,意思是让他继续说。
徐霞客没办法,正好提起自己。
“当年,高祖与大才子唐寅结伴进京赶考,那年有道试题极难,最后只有高祖父和唐寅两人答对。
只怪他们过于张扬,不等贡院公布结果,唐大才子在历次酒宴都强调自己是状元。”
年少轻狂,加上的确是才华出众,唐寅有这个本钱。
“有人妒忌,有人痛恨,最终两人被卷入舞弊案,虽侥幸保住性命,却终生不得入仕。”
徐经不算冤,祖辈经商,家中巨富,一路上陪唐寅从南到北,吃喝玩乐一条龙。
倒霉就倒霉在他身上,有钱,有关系,活动的太频繁,被人抓住了把柄。
不知道徐经怎么样,反正唐寅考进士用不著作弊。在那一年的科举考试中,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一同参加的举子们,大家竞争的是榜眼,状元几乎板上钉钉属于唐大才子。
从此以后,唐寅灰溜溜回到江南,流连于风花雪月之处,做了一代风流才子唐伯虎。
那徐经呢?
徐霞客不无感慨的说:“高祖父回去后立下家训,后世子孙可以读书识字,但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一晃百年,物是人非,徐霞客没有参加科举,却成了新成立大学里的学正,也就是明代授课老师的一种。
朱由检问了半天,要的就是最后一句。
不参加科举考试,是不是不能成为人才?是不是不能进入政坛为官?
都不是,朱由检希望崇祯元年是一个开始,大明的科举制度抵达一个顶峰,也是一个拐点。
到了崇祯四年,下一次科举的时候,朱由检的重视程度会严重下降,录取的名额会大幅缩水。
在变革的时代,他没有取消科举,也没有改变科举,而是推出了新的形式来替换,顺义大学开启是标志性的事件,这三百多人但凡有十分之一的人进入官场,都将掀起一阵旋风,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便是科举。
朱由检在推进官场的多元化,汤若望这样的老外可以做官,周王、鲁王这些亲王可以做官,张惟贤、朱纯臣等勋臣同样可以做官,黄宗羲、陈子龙等人参加会试前便已经位居重要岗位,以后再加上新式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朱由检有望打破这一潭死水,让大明官场活跃起来。
在场倾听的除了徐霞客,还有索菲亚、刘文炳和陈子龙等人。
大家听皇帝耐心的讲解,一开始并不能完全理解,仔细想过后才恍然大悟,他不止要做一个好皇帝,他更要开辟一个崭新的,不一样的未来。
大家有幸出现在同一条船上,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