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为什么和凭什么(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186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62章 为什么和凭什么

  生死面前,信义往往不是那么重要。

  何况你们只是雇佣关系,并无血缘、恩情之类。

  皇后周婉言从小接受你的师恩,还不是被朱由检“拐”走了?

  这些养了几个月至几年不等的刺客,又怎会甘心陪你去死?

  你要杀的是街头牛二,他们听你的,大不了一走了之,从此亡命江湖。

  可你杀的是皇帝,朱由检三言两语说清楚了,声调并不高,除了现场的人以外,并未惊动他人。

  然后,他坦然坐着,只看到“冲杀”在前的陈仁锡。

  一位儒学老先生,很像是与风车决战的唐吉坷德,有些荒唐,有些可笑,有些不可理喻,他真的冲过来了。

  刘文炳伸脚,把他绊了个大马趴。

  朱由检懒得理他,对众多刚才还是“刺客”的人群说,如果对自己身手有自信,去京营找周遇吉,就说朱公子安排的,工资高,待遇好,每旬日还有休假。

  一场风暴,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对于客栈里剩下不多的住客,还有店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偶有警觉的只知道刚才有事,现在却恢复了平静,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没有几人知道。

  朱由检也是,除了地上还趴着陈仁锡,场面并没什么变化。

  陈子龙却说:“吓死人了!他们万一真的动手,我们几个没什么,陛下的安危怎么办?”

  朱由检指了指身后,你以为真的没人相助?

  张献忠带十几个人从后面闪身出来,他们早已返回,只是不愿抢了皇帝的风头。

  门外的锦衣卫仍然处在潜伏状态,他们要是真的拔出绣春刀,不是江湖莽汉能够匹敌的。

  刘文炳疑问的是,陛下真的放过那些人?

  弑君的大罪,虽然没有成功,岂能轻易饶恕?

  朱由检刚才为了脱身,说什么都行,一旦解除了危险警报,应该严厉处罚他们。

  朱由检没有,他一向坚持惩处元凶,轻易不会涉及随从。

  那些人为了讨口饭吃跟着陈仁锡,平日里受了主人不少恩惠,有事的时候让他们冲锋在前,可他们心中都缺少一样东西。

  为什么?凭什么?

  这是一种信念,不管是刚才现身的江湖草莽,还是京营里的官军,他们都需要信念,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拼杀?为什么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

  当你顺风顺水,所向披靡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

  大旗一挥,掩杀过去,抢夺战功和战利品,然后回家喝酒吃肉,好不自在。

  当你遇到困境,需要迎难而上,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想:为什么?凭什么?

  这便是朱由检为什么非要办《大明日报》,还非要分发到每一处军营,让军官带领大家阅读并分析的原因。

  中国人的信仰与其它地方不同,对个人来说没那么根深蒂固。

  朱由检需要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引导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告诉他们保家卫国是天生的使命,这有点类似部队里的政委,教会大家关键时刻如何舍生取义。

  刚才那帮江湖草莽缺的便是这股劲,他们既然事先不知道,既然知道后退却,朱由检便不会赶尽杀绝,给别人留点希望,也是给自己留下希望。

  “走吧,带上陈大人!再待下去,客栈里的人会知道我们的身份。”

  为什么要带上陈仁锡,朱由检想告知他真相,让他知道自己是多少傻。

  回宫后刚到文华殿,内阁和司礼监纷纷来汇报工作。

  陈仁锡被安排藏在后面,听大臣们滔滔不绝议论国政。其中便包括钱龙锡,他是来辞行的,今天会动身前往南京。

  朱由检嘱咐一番,从田税到商税,从开放海禁到作坊转型,凡事都可以向住在松江的宣懿太妃请教,也可以找江南织造的王体干,或者东厂的曹化淳商量,江南富商鲍崖等可以帮你,此外要重用南京户部的侍郎倪元璐、员外郎黄宗羲,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殷切期望。

  钱龙锡千恩万谢,表面上感激涕零,其实心里面一半是无奈,另一半是解脱。

  皇帝在江南的布局已经很完备,从官府到民间,从太妃到户部官员,该怎么干已经清清楚楚。

  钱龙锡此行,身份是内阁的阁老,其实代表江南地主阶层的屈从,也可以叫配合。

  皇帝太重视江南了,曹化淳的东厂直接设在南京,主要工作就是收税。

  东厂出面,谁敢不给?老牌的大太监王体干在江南织造局,还有宣懿太妃亲自坐阵松江,又有皇帝提拔的倪元璐在户部做侍郎,皇帝亲近的小伙伴黄宗羲现场观察。

  钱龙锡明白自己的使命,清楚应该干什么。他更加清楚,从此他非但与东林书院划清界限,也不可逆转的成为江南富人阶级的公敌。

  哪怕有一天大家说皇帝好,仍旧不会放过背信弃义的“狗腿子”。

  钱龙锡就是这个命,他走了!做一些并不情愿,但皇帝说对大明将来好的事情。江南的百姓迟早会感激他的,虽然他不信。

  幕后观察的陈仁锡懊恼不已,同时还带了点恨。

  他最近找过钱龙锡,听他高谈阔论,听他睥睨天下,听他讲仁义与使命……

  原来,他早已彻底的投奔皇帝。

  只有自己这个傻帽,竟然以复兴东林党,重现众正盈朝,维护江南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己任,傻不傻?

  和自己一样傻的除了刚刚自杀的韩爌,恐怕只有钱谦益一人。不过,人家是在野的状态,并无朝廷公职。

  将来上刑场砍头的时候,伙伴中也只有他一人陪伴。

  让陈仁锡绝望的是,钱龙锡刚退下没多久,钱谦益进来了。

  噗通一声跪倒,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钱谦益是来承认错误的。

  韩爌已经死了,钱谦益成为东林党当之无愧的大佬,同时他也是众多东林党人的联络者,是江南乃至大明最有名的学问家,他愿意痛陈自己的错误,愿意接下来与皇帝通力合作,尽全部努力经营好江南。

  态度够好的吧?

  陈仁锡觉得,可能将来上刑场的人只剩他自己。

  如果非要找一个同伴,恐怕只有那个不学无术,只会抄试卷的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