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此地,乃绝佳宝地也(1 / 1)

第59章 此地,乃绝佳宝地也

  “先生!某已答应汝之兄刘九如,加入他的护卫队。”

  “如若先生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一声,某就算是赴汤蹈火,抛头洒血……”

  黄忠还准备继续表明决心,刘川则是瞪大了眼睛。

  他差点被惊呆了。

  “绮儿啊绮儿,你是真牛逼!”

  刘川扶了扶额头,深深地吐槽。

  将黄忠招进了护卫队,那不就是他刘川家的家丁吗?

  这特么!

  黄忠用来做家丁,老子又不是皇家护卫队!

  “我兄弟的护卫队说白了就是家丁仆役,你在刘表手下不是中郎将吗?地位犹如天上地下对比,何必弃之矣?”

  刘川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看是不是可以勾引黄忠反悔,让他回去继续做中郎将。

  毕竟中郎将在武官中品级并不低,相对于家丁来说有着天壤之别,放在后世那就是保安与将军的区别。

  “先生,中郎将何足道哉?某回去便给刘景升请辞。”

  “汝之兄正值用人之际,某回去将以前的部下也一并带过来,那些都是某之生死兄弟,用起来也放心。”

  “某说到做到,绝不是妄失信于人之辈也!”

  黄忠说得极为干脆。

  刘川:我屮艸芔茻;

  黄忠的话差点让他冒粗话。

  你一个人走就算了,还要带一队人马过来?

  卧槽呢!

  老子想苟,怎么感觉局势不大乐观啊!

  当然……

  他也清楚,他不留黄忠,而黄忠想找他报恩却无门可寻,正好进他「兄弟」的护卫队,也算是间接在报恩。

  但是……

  特么这个兄弟乃是假的……那是鄙人老婆啊。

  加入吕绮儿的护卫队,那还不是他家的护卫队?

  “呼——”

  刘川深吸一口气,深感无奈。

  “你自便吧。”

  他摇摇头轻飘飘地抛下一句话,随后走进了书房中。

  留下黄忠和赵常山一脸的懵逼。

  “常山,先生这是怎么了?”黄忠疑惑,看向赵常山问道。

  他感觉刘川的兴致不高,好像并不惊喜。

  “吾也不知啊。”

  赵常山看向刘川的房间方向摇摇头。

  先生行事,岂是吾等人能明白的?

  ……

  刘川回到房中。

  他正望着桌上的书发呆。

  本来没事儿把《三国》给悄悄写下来,打算等死了之后再流传给后人,如此留给后世或许还有研究的价值。

  然而……

  似乎他这只蝴蝶来了之后,好像把三国给带偏了。

  原三国中,本应是等几年之后徐庶出山做刘备的军师,随后徐庶被曹老板骗了过去,刘备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但此刻却完全乱了套。

  此时,他娶了黄月英做老婆,庞统比诸葛亮先出山去了刘备手下,徐庶跑到了刘表手下。

  而还有离谱的是……诸葛亮和徐庶那两个沙雕总想要追随他,现在更是钻出来个黄忠投入了他家的护卫队。

  “乱了乱了,全乱了啊!”

  刘川捏了捏眉心。

  当然……

  他不知道还有更离谱的……庞统早已与诸葛亮、徐庶达成共识抱了团,以及身边还藏着一个赵常山。

  甚至,他娶的是吕布的女儿吕玲绮,貂蝉更是做了他的姨娘并兼职丫鬟。

  “我丢雷楼母啊!那我还写毛的个《三国》啊!”

  刘川直接将面前的书一推。

  此时……

  他已经写到刘备驻军新野,徐庶出山辅佐刘备,初次用兵连败曹操,使赵云一举破了曹仁、于禁的八门金锁阵。

  正准备写后面的三顾茅庐之类的故事呢!

  哪知此时与原剧情已经跑偏了,那还有何写下去的意义?

  “写出来岂不是给后代研究制造麻烦?”

  刘川暗想。

  跑偏了还写出来,最多只能当故事会看看,哪里还会有历史研究意义啊?

  “算了!还是等我北上,天下局势稳定一些了再写吧。”

  刘川仔细斟酌了一番做出决定。

  随后……

  他郁闷地将没写完的《三国》给收起来。

  ……

  而就在刘川郁闷之际。

  此时小寨子外,有一大队人马停在原地不停地张望。

  队伍约莫有二三十人,从装束打扮看极像行商的队伍。

  “某观此地山水走势,乃是绝佳宝地也!”

  “如若某没猜错,此小寨之中,必有重宝!”

  “今晚我们便在此安营扎寨,待天黑之后,我再细细观之再议。”

  此时……

  一名看起来犹如超脱凡尘的中年人,摸着胡须吩咐下面的众人。

  “是!”众人立即齐声回道。

  从这一声回答可看出,队伍人员装束看起来虽然像行商之人,然而无形之中却处处透着训练有素的姿态。

  更何况……其谈论的内容也与行商之人迥然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