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此时,许昌已经炸开了锅(1 / 1)

第154章 此时,许昌已经炸开了锅

  诸葛亮看着「六月初六」这个日子,考虑着与司马幽幽相会的地点。

  “幽幽姑娘选日子如此讲究,充分证明其为大家闺秀无疑也。”

  诸葛亮一双智慧的眼睛,早已经勘破了司马幽幽的用意。

  在他看来……

  六月初六这个日子有点特殊,定然不是司马幽幽随便选的日子,而是蕴含了大道理。

  因为,六月初六在当下可是有一种说法。

  “六月六,请姑姑!”

  没错……

  六月初六,在这个时代乃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儿女亲家赵衰对他很反感,直言数落了他。

  狐偃不听,当众把亲家责怪了一番,赵衰年老体衰,不久因气而死,于是其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

  晋国夏天的时候,因为粮食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对家人说:六月初六他再赶回家过生日。

  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决定六月六日杀狐偃,报父仇。

  狐偃的女婿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狐偃的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整天心惊肉跳。

  在六月初五这天,悄悄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

  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败露之后,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来请女婿。

  到相府后,狐偃请女儿、女婿坐了上席,然后对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错。”

  “今天女婿设计杀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决不怪罪。”

  “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礼当受我一拜。希望贤婿看我面上,不计仇恨,我们能够两相和好!”

  一席话,说得满座宾客又惊又喜,女儿、女婿当场叩头谢罪,前仇尽释。

  从此之后,狐偃真心改过,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翁婿也因此而比以前更加亲近。

  此事张扬出去后,然后老百姓个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初六接回闺女,应个消灾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

  于是……

  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六月初六也成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节日,就是所谓的「六月六,请姑姑」。

  这个典故,其主角乃是女儿与女婿……

  所以……

  诸葛亮觉得司马幽幽一定是在暗示……要与他结为秦晋之好。

  “幽幽姑娘,定是意欲与某相交啊……”

  诸葛亮很满意的想着。

  否则,司马幽幽为何会选这样的日子相会?

  是的!

  越聪明的人便会想得越多,想得越多便会越容易过度解读。

  诸葛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幽幽姑娘选日子如此有意义,如此讲究!”

  “亮断断也不能随便选地点啊!那这个地点也必须得有含义。”

  “最好……这个地方要很有代表意义,才能表达亮的诚意!”

  诸葛亮皱着眉头思考。

  最终……

  诸葛亮权衡再三之后,拍板决定了相会的地点。

  “汉中郡!”

  “我们相会的地点那就定在汉中吧,那可是个好地方。”

  诸葛亮笑了笑,颇为满意。

  至于他为何会选择汉中?

  诸葛亮其实是有打算的。

  按照他的猜测……刘川掌控荆州之后,目标势必要发生改变。

  北方曹操雄踞,定然不是那么轻易便可撼动的。

  东边江东实力不弱,根基颇为深厚,也不是那么容易便摊牌的。

  然后……

  南边的士燮,多数乃是蛮夷之地,夺取的意义并不是太大,不适合花费太多精力,至少现在是这样。

  再说西南方的益州,虽然有着很大的夺取意义,但绝不是最重要之地。

  因为……

  在诸葛亮此前给刘川的《三足》构想中,益州要夺取,但是夺取了也是拿来作为后盾用的。

  他设想的乃是夺取益州,再夺取以此为支撑去夺取汉中!

  没错……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目标乃是汉中!

  为何汉中是最重要的?

  首先……

  汉中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有些超然,早在战国时期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彼时,秦国、楚国、古蜀国等,就反复争夺汉中之地。

  这不仅仅是因为汉中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

  还有另外的原因……

  对此,在无数谋士、智者都对汉中研究了一番。

  他们研究之后赫然发现……秦国正是占据了汉中之地,这才可以向南消灭巴国、蜀国,从而占据巴蜀之地,并以此作为跳板来进攻楚国。

  而后面,到了楚汉之争时期,刘邦也正是通过汉中来进攻关中,从而得以和项羽争夺天下。

  从地理位置来说,简直就是进行了一边复制,从而建立的帝国。

  当然……

  诸葛亮不知道后世还有好几个朝代,也是复制了这一地图模式而建立,这些东西刘川了解,但他不会告诉孔明。

  所以……

  甚至有传说……得汉中者,得天下也。

  诸葛亮给刘川写的《三足》,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便是夺取汉中。

  看起来诸葛亮是在为「奔现」选地方,其实也是在表达他的野望!

  到时提前去汉中……

  既可以与司马幽幽相见,又可以提前探查一番汉中的情况,也好为了以后助九如打天下提前做准备。

  嗯!

  这事儿,便如此定了。

  诸葛亮极为满意,他开始回信。

  正提笔准备开写,忽然他又皱起眉头。

  他想如何把信写得有文化,简单点就是想用文化装逼来吸引司马幽幽。

  “幽幽……好像九如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幽幽」二字。”

  “那首诗叫什么来着?好像叫《浣溪沙?窗纸幽幽不肯明》!”

  “对,就是这篇文章!”

  “此文精妙无比,并且含有「幽幽」二字,想必幽幽姑娘定然会认为亮特为她所写。”

  诸葛亮眼睛都笑成了一朵菊花。

  亮实在是太聪明了!

  自己不会写什么情情爱爱的文章,但是九如兄会啊。

  晚点给九如兄说一声,借用了一篇他的文章,想必刘川也不会在意。

  “窗纸幽幽不肯明,寒更忍作断肠声。背人残烛却多情,合下心期唯有梦。如今魂梦也无凭,几行闲泪莫纵横……”

  诸葛亮毫不脸红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