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8 章(1 / 1)

指南录 酒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宜中交往密切的几个,脸色千变万化,就像刚从染缸爬出来一样。

就在几天前,他们与陈宜中议论起如果成功从文天祥手中夺权,该怎样应对百姓不满这个话题时,还有人自作聪明地提到了如何在报纸上声讨文天祥窃取权柄,误国误民,如何利用强力,禁止百姓们非议朝政。从今天的情况看来,在报纸上搬弄是非显然效果未必如想象般大,用强力压服百姓,恐怕有人在民间振臂一呼,自己的尸体就得像今天的刺客般摆在路边上。

“宋瑞就不怕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推动,把他们变成暴民”陆秀夫铁青着脸挤到文天祥面前,生气地质问道。

刺客的出现出乎他的预料,虽然邓光荐已经把赵昺的承诺转达给他,陆秀夫还是很轻易地把刺客与自己的好弟子联系到了一块儿。这件事情如何才能圆满解决,他已经不敢去想。但眼下更重要的事情显然是提醒文天祥,不要过分相信他眼里的民众。

文天祥今天用煽动之词将百姓的情绪调动起来,帮助他展示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在即将与行朝的争斗中占据优势,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情绪高涨的百姓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并指引到其他方向,这股谁也无法控制的力量就有可能摧毁他们自认为不顺眼的一切。

“民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陆大人言下可是此意”文天祥放下曾寰的胳膊,微笑着回过头来,对陆秀夫说道。

“正是”陆秀夫的回答中带着愤怒。他不畏惧周围的破虏军侍卫,也不畏惧街道上沸腾的百姓。整个大宋今天疯了,幼帝赵昺的轻率举止固然令他伤心,而文天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疯狂更令人绝望。

“民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约法就是堤坝,陆大人、邓大人和陈大人就是那护堤之人。有你这样护堤人在,宋瑞又何惧随风弄潮”文天祥淡淡地答,笑容中突然出现了几分无赖神色。

轮回 (四)

轮回 四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盯着在人群中“煽风点火”的文天祥,晋江风云的主笔吴宇林如是写道。自从文天祥入城之后,他就一直在临街酒楼上的一个座位里冷眼观察着城中发生的一切。看着那个“居心叵测”的家伙如何用激昂却大逆不道的言辞收买人心,听着周围无知百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他的言辞所打动。

吴宇林一直不禅以最恶意的想法来推测文天祥的做为,几年来,随着身边名流、鸿儒一个个在大都督府的重金收买和出仕诱惑下纷纷变节,由新政的反对者成为新政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举止愈发显得特立独行。吴宇林显然也很以自己不予大都督府“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而自负,每当前方有胜利的消息传来,或者大都督府有什么新举措出台,他都不惜用最激烈的言辞批驳一番,提醒人们擦亮眼睛,认清文贼天祥在逐步窃夺国家权柄的事实。特别是最近无意间又“发现”了文天祥还有一个弟弟在为蒙元效命后,更坚定了他揭穿“文贼天祥是一个旷古绝今大奸大恶”的决心。

但光有决心显然远远不够,被文贼天祥蒙蔽的人太多了。就像曹操、王莽等乱臣贼子,在野心没被发现前总能让大多数人被他们贤能的表象所迷惑。何况比起曹、王这些古代大奸大恶,文天祥还多了一些赫赫战功。但也正因为如此,文贼天祥对江山社稷的危害才更大。昔日曹操、王莽不过是篡夺了大汉,而文天祥却颠覆了自董公仲舒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循的治国之道。

手无缚鸡之力,吴宇林无法亲手为国除奸。但这并不妨碍他挥笔为刀,记录那个“大奸大恶”一言一行。当年孔圣人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今天吴学究写一份“夏冬”出来,也要让后世像文贼天祥一样的乱臣贼子们行为有所收敛,在为恶的时候知道这世间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清他们的狼子野心。

文天祥对泉州百姓说的那些话,虽然有些词被白马百姓们的欢呼声所淹没,吴宇林根据自己的想象一一记录下了。行朝官员和正直无私的陆秀夫大人如何在大都督府侍卫的逼迫下敢怒不敢言的“凄凉”,他也记录下了。就在他笔走龙蛇,记录这举世无双的悲哀与荒唐一幕的时刻,几点寒光照亮了他的眼睛。

那是自己斜对面窗出的冷箭,目标直指“权奸”文天祥。吴宇林不由得心头一喜,真高兴能自己有机会亲眼目睹“击秦博浪沙”这惨烈而正义的一幕。让他失望的是,狙击文贼的荆柯、聂政们目标不仅仅在文天祥一个人身上,四射的毒箭更多的扎进了路边围观的人群和临近街道的窗口。

“风萧萧兮易水寒”吴宇林抱着纸笔钻到了桌子底下,新式石笔铅笔不需要墨汁,所以“不立于危墙之下”也不妨碍他记述外边发生的“壮举”。“百姓齐呼杀贼,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大奸仓惶欲遁”吴宇林在桌子底下颤抖着双手写了几句,脑袋稍稍将桌布顶高一些,顺着窗角快速向外扫了一眼,然后继续记录“贼属丧胆亡魂。然”

他的笔突然停住了,刚才那一眼看到的情况不对,杀贼者好像被百姓们给“误杀”了,还有大批的银甲武士从小巷里冲了出来助纣为虐。吴宇林怀着悲怆的心情再次向外偷看,这次,他终于看清楚了,的确是被文贼蒙蔽的百姓群起杀死了“义士”,并且,那些冲出来的银甲武士显然是文贼事先安排好的伏兵,他们正在几个奸贼爪牙的带领下攻上附近的几座小楼。

“白鹤唳天,长虹贯日”出于习惯,吴宇林还是盛赞了刺客们的悲壮举止,再加上一句杜撰出来的“文贼目眩良久,颤颤不能言声”后,开始分析整个事情的始末。

闭着眼睛将整个事件前后贯穿起来,在吴宇林的笔下,“大铁椎”们显然从开始就落入了文贼的圈套。文贼放着马车不坐,非要下来拉拢人心,为的就是给“大铁椎”们创造一个刺杀他的机会。文贼好借此机会,博得周围百姓的同情,然后为他的篡夺行为找到借口。

“怜我大宋立国三百余载”,吴宇林泪流满面地写道。可以预料,从今天开始,大宋彻底亡国了。文贼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废掉皇帝,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