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1 / 1)

傲剑狂刀记 诸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百至五百两不等;最后……”官彦深戏剧性地问道:“还有最后?”王叔瓒道:“最后胜利者还需将击败这位姑娘的那招武功,传授给她。”

那柳新月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位王……王大叔,这些事情你是亲眼见到的?还是听人家说的?”王叔瓒笑道:“我是听人家说的,向江湖同道打听,知道的人,也都说确实如此。”

柳新月心下释然,说道:“道听涂说,不免七分夸张,大叔为何不亲自去求证?”王叔瓒道:“说来不巧,我到的时候,那位姑娘已经不在群芳楼了,据老鸨说,她前些日子接了一位贵客,后来就突然失踪了。”

柳新月这下可更放心了,说道:“那真可惜了。如此一来,这传言究竟就只是传言而已了。”

王叔瓒道:“这倒不尽然。因为他最后的这一个客人,名气太大,所以消息已经在汴京传开了。我们日后只要碰到这位老兄,旁敲侧击一下,真相应该不难水落石出。”

席上除了左元敏与官彦深之外,人人都想问一声:“这人是谁?”可是谁也没有开口,倒是王叔瓒非常知趣,续道:“这人名头很大,想来也不至说谎,他不是别人,正是与我夏侯兄弟并称”南夏侯北追风“的追风剑燕虎臣。”

席上知道燕虎臣名头的,都轻轻地“噫”了一声,王叔瓒更与柳新月道:“不过他来去如风,要碰到他可不容易。其实姑娘只要问一问住过汴京城的,或从汴京来的人,不就可以知道了吗?”

便在此时,张瑶光与柳新月,不自觉地便看了左元敏一眼。

虽然只是一点细微的动作,可是那王叔瓒与官彦深的四只眼睛,老早就等在那里,要看她们的反应。张柳两人,就算只是眼角一瞥,都不能逃过官王两人的眼光。更何况那柳新月随即问道:“小左,你先前不是住过汴京吗?有听过这件事情吗?”

官王两人相视一眼,知道左元敏的身世,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只是那汴京城那么大,住了不知有几十、几百万人,就算左元敏随口编个“不知道”,或是“没听说过”,是非常轻而易举,也相当自然的事情。可是柳新月怀疑云梦美貌的口气,左元敏老早就听出来了,没有机会解释便罢了,这时她既然主动问到自己头上,要再装做不知道,在他心中却是已经办不到的事情了。

张瑶光道:“这事干什么问小左?汴京城那么大,难道你是说小左去过那种地方吗?”柳新月恍然大悟,道:“是啊,小左年纪轻轻的,那又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

左元敏轻轻地道:“这位王……前辈说得没错。”张柳两女一愣,左元敏随即补充道:“因为我住在附近,所以我知道。群芳楼夜夜笙歌,灯火通明,蔡河边上人声吵杂之日,就是擂台比武之时。”

张瑶光听了,未做任何反应。那柳新月与左元敏中间,隔坐着张瑶光与樊乐天,她倾出上半身,两只眼睛盯着左元敏,低声问道:“那你说,你去看过这个姑娘没有?”

左元敏讪讪地笑了笑,不知如何回答。那王叔瓒只当作没有看到他们的这些小动作,继续与官彦深道:“经我细查,这位姑娘虽名云梦,但她并不姓云,而是姓李,虽然年轻,身边却带了一个少年,名义上是姊弟,但据老鸨所知,实际上却是母子。”

那左元敏“噗嗤”一声,将刚刚吃在嘴里的一口米饭,喷了出来。

合集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左元敏反应奇怪,席上众人除了官王两人之外,都颇感讶异。张瑶光转过头去,问道:“身子还没好吗?”她想左元敏病体初愈,也许是不舒服的关系,才有这样的失态的表现。

官彦深跟着表示关心,道:“这位左兄弟,你的身子还好吗?”夏侯如意也同时出声道:“左大哥……”

左元敏干咳了几声,说道:“我没事,我没事,当真对不住……”那王叔瓒紧紧地盯着他瞧,说道:“啊,我忘了左兄弟曾住过汴京城,也许我刚刚说得不对,还请左兄弟指教。”

张瑶光插嘴道:“武功学问、见识经验,要请人指教还有些道理,我左兄弟年纪尚轻,做长辈的,拿这种自认为是风流韵事来请教晚辈,可有点不伦不类吧?”

那王叔瓒可不是善男信女,他见张瑶光的年纪也大不了哪里去,认真说来也是自己的晚辈,他肯这样客客气气地跟她同桌用餐,那是看在官彦深的面子上。这会儿听她说话针锋相对,脸色微变,已然动气。官彦深知他日久,桌底下一只手掌按过来,脸上不动声色,说道:“其实我王兄弟在汴京城里碰到了左兄弟的旧识,刚刚这么说,只是开开玩笑,张堂主可千万别介意。”

张瑶光笑道:“是吗?”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以为然”。那王叔瓒道:“不是我王某人爱附庸风雅,吟风弄月,可是我记得有一首唐诗,是这么写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他是一介武夫,也不知哪里背来这一首唐诗,此刻在他生硬笨拙的语调表达之下,原诗闲适安逸的意境完全不见了,感觉上像是小和尚念经一般。

张瑶光道:“嗯,这是王维的诗。”王叔瓒道:“堂主既然知道这诗是谁作的,那诗句中的含意,应该也很清楚吧?”

张瑶光反问道:“王前辈的意思是?”王叔瓒道:“据我所知,这位左兄弟在汴京住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结识的朋友不少。我刚才从汴京过来,当时的落脚处又在这位左兄弟旧居附近。按一般常理,左兄弟是否应该跟我问一问汴京此刻的景象?或是故居的情况?左兄弟反应冷淡,不是要令那些关心他的朋友大失所望吗?”

左元敏淡淡地道:“我天生冷漠,不爱与人打交道。前尘往事,也是过眼即忘。”王叔瓒叹了一口气,道:“那慰慈姑娘可真可怜,要是她地下有知,只怕死不瞑目。”

左元敏一听他提到慰慈,大吃一惊,心里已经知道,他对自己所知不少,接着又听“地下有知”四个字,顿时豁了出去,说道:“你说什么?”

王叔瓒道:“慰慈姑娘得了急病,药石无救,我到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不过她一听我认识你,就急着出来见我……”左元敏忽然发怒,叱道:“你欺骗她!”

王叔瓒道:“幸好有我欺骗她。她在我离开汴京的前一天晚上过世,我想她在临死之前,心中还一直觉得你心中有她。”左元敏心中百味杂陈,不能尽述,王叔瓒随即从怀里拿出一条锦帕,扔到他面前的桌上。

左元敏望着锦帕,先是觉得眼熟,旋即想起,这是他在慰慈刚被卖到群芳楼的时候,送给她拭泪用的。

虽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