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1)

吾来此世开大道 黄梁梦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胎再来的机会都没有。

随即钟七又印黄纸,扎成屋瓦,营盘,营帐,纸马,粮草,砂符以灵界法箓书上五方鬼帅真名,一并焚成灰烬,烧至阴曹,与各部扎营。

这边儿弄罢,见天色将亮不亮,清晨薄雾朦胧,钟七也自回房中歇息。

不一会儿,天光大亮,贾清风早早起来,催促诸道人起来收拾法坛,准备早课。

待众道人睡眼惺忪,蹒跚走道伏魔殿前,见那殿正当门外凭空来一颗桂树,皆是瞠目结舌。

有胆儿大的颤颤巍巍上前摸一把枝丫,确定非蜃楼幻觉,才惊慌失措道:“这…鬼神作祟,鬼神作祟啊…”

承玉等人也是有些惊恐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何来此树耶?”

“啊…谁把这刨成这样的,我的树纳…快来人,来人纳,扶贫道起来…”

众人正自惊疑不定,正在这时外间一声惨叫,伴随一声尖厉大吼,那熟悉又恐怖的声音,吓得众道一个激灵。

众道忙不跌出院,赶至左庭院前,果然见那地上大洞小空,四下近是沙土堆子,好似猪拱,狗啃了一般,而师父则道冠歪斜,披散着头发崴在坑里,满身尘土。

“看个甚哩,这他妈谁干的,遭天杀的,还不拉我起来…”这坑深有七八尺,贾清风身子狼亢,一时也爬不出来,撇见众人脸上笑意,不由怒喝粗口道。

众道忙扯师父上来,朝师父恕罪洗脱道:“师父啊,我等昨夜早歇息去了,只有钟师开坛行法,一更阴风瑟瑟,二更遮云蔽日,三更鬼哭神嚎,四更山石蹦裂,定是他干的,与小的们可无干纳…”

“这个遭瘟的泼道,练法就练法罢,拿了我的树去作甚…”贾清风撇撇嘴,即抚正道冠丝條,招呼众人早课。

承玉插嘴道:“都是他搞得鬼,把树儿弄到殿前,又得劳烦咱们擦屁股,费力把树迁回去,不然日后如何开观迎见香客”

贾清风面色一惊,疾步上前观看殿前桂树一眼,转身给了承玉头上一个暴栗,呵斥道:“没大没小,他是你的甚么人,敢说这话,你以为你是我吗?哼…背后辱及长辈…早课之后,罚你抄孝经十遍,明日拿给我看,否则不许吃饭”

承玉吃痛的捂着脑袋,见四周众师兄弟俱在偷笑,一副兴灾乐祸之色,不由怒道:“禀告师尊,他们以前也笑你的…”

“哦…笑我甚么”贾清风神色一寒,看向众徒,眯眼问道。

“厄…他们说你顽固不化,是个老杂毛,吝啬鬼,真小气…还说你贪财…”

“呵呵…很好,看来是皮紧了,需要鞭打教育,知道师父的慈悲胸怀了…”贾清风幽幽道。

“承玉你闭嘴”

“出卖道友兄弟,不当人子”

“…求师父饶命啊…”

………

钟七径自回房,虽则数月未住,但一向勤劳忠恳的池道人还是每日抽着闲余时间,把钟师的房间收拾的一尘不染。

如今有了阴兵护法,钟七也就不怕有鬼神,魔头来扰,虽是白日,以钟七目前的修行,不敢采太阳气,天罡气之类的暴戾阳气,但地煞气还是能采的。

闭目采气一晌后,钟七停下采集地气,起身离院,穿中堂,入后殿,到了老师父原来居住的角楼前。

默默凝视半晌,长叹一声,转入角楼廨室,套钥匙推开门,屋里里面正当中摆了三个立柜,四五条药架,几口大红漆钉箱。

这里面存的都是些药材,书籍,经文,包括金,银,铅汞等观中财产尽数在此,往常由贾清风掌管。

近日因钟七炼法,靡费甚大,贾清风索性把各箱,柜,门的钥匙俱都给钟七保管。

不拘是雷法,还是端公真传的坛法,只要涉及出神修炼,都少不得香,香即是释,儒,道传承。

能请神,降圣,朝真,能护持元神,也是修行中最糜费钱财,最麻烦的必须物件,如果硬要比对,差不多相当于修仙小说里面的灵石,灵晶一样重要。

这制香法,各派俱有秘传,钟七所承端公法中,就有黄檀香,降真香,沉香,定息香,乳香,丁桂香,灵信香等十余种香法,涉及数十门左道,旁门,巫法修行。

钟七挑挑捡捡,取了几份药材,用竹花篮装好,关好藏舍,抱着一柄鳖壳扇,一路至灶屋,柴房。

“泓师,你又要做香啊…”数月不见,池道人颔下蓄起了山羊须,正领着几个火工道人,劈柴运水,见钟七过来,连忙招呼道。

钟七颔首微笑,对于池道人他的印象一直不错,闲聊几句,便嘱咐道:“承泽,这次贫道要练神香,你领几个徒儿,去山上找几捆干藤,茅草回来”

池道人连忙应诺,领几个火工道人上山捡草,道门把炼丹谓之:烧茅打鼎,即云烧茅,必定是要用茅草,秸秆,干藤,而制香也与此相通。

干藤,茅草易燃,烧之火轻烟少,若用粗柴硬木会使浓烟过多,烟多会坏一锅菜,也会坏一锅丹头,且茅草燃得极快,很好操控火力。

——————

【下面推荐两本好书,均已试毒】

推荐一《我在洪荒争渡》

一贯血雨入冥海,半缕灵光透大千。一点灵性穿入血海,化作先天神魔,争锋群圣,不套路,不俗套,非常有仙气。

推荐二《大唐伪赘婿》

一本赘婿流不可错过的佳作,文风质朴,节奏轻松搞笑,目前幼苗期,可玩,可耍,可投资。

------------

五十【二祖密会 商议立派】

稍歇一晌,早有童儿洗刷炉鼎一口,搬至灶屋院中,钟七见此,也把药草铺开,按类分别盛入瓷盏,各按需求炮制。

半晌之后,一捆捆枯藤,茅草摆入院儿中,倆小童儿抬来清水数钟,摆入案上备用,朝闭目静坐的钟七道:“钟师,无根水已经备好”

“好…按旧例,烧火温炉”钟七睁了睁眼,淡淡回道。

这二童,俱是贾清风随侍,以前钟七练香,也借来扇火,添柴,早已熟络,无根水,即提前接引的雨水。

其实凡观阁修行之地,多于山顶修建露台,上盛玉盏,或石盏,犹如信号锅盖,而道门则以之接引月华星光,以石盏接引无根之水,时常储备,用以修行,或渡世治病,这二者皆是药引。

缕缕茅草添入炉底,说为炉,实为三足蛤蟆鼎,重四十九斤,约莫二尺见方,三尺来高,早年间将军庙道人所制,以之炼红铅,秋石,金汞等,说是外炼金丹。

最后许多道人都因吞服重金属中毒而死,这些炉鼎,铅汞,俱都做罢,一直存放至今,有数十年功夫了,近日才被钟七捞出再用。

炉火红红,鼎氤云烟,钟七双目微阖,看也不看,只把拂尘一甩,嘱咐道:“先添无根水两钵,加武火…”

倆童儿费力挪开鼎盖,掺水二钵,一个摇蒲扇,一个添柴薪,约莫盏茶时间,鼎窍口上水雾蒸腾,钟七又道:“放竹笆蒸隔上,取栢仁子,枸杞子,官桂,川椒,茅香各一两,官桂,茅香以瓷盘盛之”

两童自是依令行事,按钟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