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5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从没有取得过如阿瑟.韦尔斯利在阿萨耶战役中那样杰出的胜利。

他是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指挥官的一个形象化,该赢的战争他不会输掉,该输的战争他也无法赢得。

此次战争蒙哥马利不认为自己会失败,虽然奥希特尔伦尼给他的忠告是重视中国人。而两个多月时间的冲突,他也深深地了解了91团的战斗力,但蒙哥马利依旧信心十足。

因为他有骑兵,整整四个团的正规骑兵。

第3轻龙骑兵团、第4轻龙骑兵团、第16轻龙骑兵团、第19枪骑兵团。

两万四千英印军中,英军比例史无前例的占到了四成还多,除了四个骑兵团外,英军还派出了第74、78、83、94四个步兵团,近六千人。

要知道整个印度英军也不过一万五千人不到。阿萨耶战役,未来的威灵顿公爵,当时的阿瑟.韦尔斯利上校的主力部队,一万人左右的英印军其中也只有二千不到是英国人。

此次伊拉姆之战,乔治.希拉里奥.巴洛动员了自己可以动员的所有军力,派出了手中三分之二有余的英军。

什么是下血本,这就是!

乔治.希拉里奥.巴洛知道,廓尔喀之战自己已经失败了。因为伊拉姆之战即便是获胜了,英国也得不到半点廓尔喀的好处。中国人已经明白无误的站在了廓尔喀背后。

如果廓尔喀利益受损,中国会颜面大失的。这是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承受的侮辱,自己要真打算那么做,就将会真正的威胁到中英间的关系。而中队出兵印度大陆,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乔治.希拉里奥.巴洛始终清醒的记得,自己所面对的仅仅是中华军的一个团。

而在中国,单是他们的野战步兵部队就足足有三十个整编师。更别提那数以万计的骑兵了。

但是英国与中国必须有这么一战,没看王鼎虽然已经到加德满都,却始终没去再给加尔各答联系么!

那是因为英军现在与中华——廓尔喀联军的对阵,打的就是为了一个‘势’!

赢了这一战英军就将会继续保持自己在印度大陆的霸主地位,虽然喜马拉雅山走廊闪过会成为中国人的地盘,但好歹他们保住了北印不受染指。

华军若是失败,王鼎就会就双方战事正式与英方达成停火协议,承认英国在印度的现有利益。但是也要绝对把喜马拉雅山走廊三国划成中国的地盘。

如此,此一次中华帝国对印度的试探和渗透就就此打住。未来中英在印度大陆上会有几年和平时候。

等于说中国伸出了一只手来摸摸底,被敲了一记后缩了回去。可不要忘了,那只手仅仅是一个团,应对的却是整个英印军队的压力。

可要是英军在这一次会战中失败了,那么两边的停火协定也会立即被打成。中国在喜马拉雅山走廊的实力积蓄还远远不足,现在也不是正式挑起对英战争的好时候。

这只能作为一个燃放出的信号,给北印、中印、南印那些久受英国人压迫的土邦小国发去一丝希望。

喜马拉雅山走廊三国依旧会是中国的划定地盘,印度也依旧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但是中国可以借此机会继续向北印渗透。比如说靠西北的锡克王国。

所以,这一场战争是默契战;所以,在廓尔喀开战的同时,遥远的东方中英两国的商贸依旧在继续进行。

四个骑兵团带着孟加拉枪骑兵,整整四千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是如此的威武。

而中华——廓尔喀联军这一方,却是连一队像样的骑兵都没有。

第3轻龙骑兵团团长,上校莱克.伯埃尼正一脸骄傲的立在骑兵队伍的最前方。他是此次英印军队骑兵队伍的总指挥官。

余下的一名上校、两名中校团长对此并无意见,因为莱克作战的英勇和坚韧是整个驻印英军都为之佩服的。

在马拉塔战争中,攻克阿里格尔、德里之战、拉斯瓦里之战、法鲁卡巴德之战,莱克都有过极出色的表现。可以说,他是那次战争中英军中仅次于威灵顿的耀眼明星。

法鲁卡巴德之战中,他曾带领着自己的团——第3轻龙骑兵团,经过一千余里的长途追击后击败马拉塔骑兵,声名响彻整个印度。

威灵顿在战争结束不久后就跟随自己的哥哥回到了伦敦,于是晋升了少将。而留在印度的莱克,中校晋升上校,但要成为将军缺还需要继续努力。

朝中有人好做官,古今中外皆同!

四百六十八章 伊拉姆会战(二)

一名骑兵指挥官,战场上他的位置就应该在整支队伍的最前方。莱克.伯埃尼一直这般认为,他本人也一直在这样做。

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同步的战争,从古到今,将领军官带头冲锋总能激起手下战士极大的勇气。莱克.伯埃尼能在印度战争中屡次取得骄人战绩,与他本人的英勇和坚定的信念是分不开的。

阿布基尔战役,拿破仑的法国步兵同数量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大军陷入了胜负难料的胶着缠斗时,骁勇的缪拉率领法国骑兵全线冲锋,将土耳其的步骑大军几乎全部赶入了大海。

阿萨耶战役,英军训练有素的步兵用整齐的排枪火力在阵地中央粉碎了庞大的印度马拉塔军队,但在随后的冒进追击中,英军步兵的侧翼遭到了大群马拉塔骑兵的混乱攻击。而在这危机时刻,威灵顿亲自带率英军轻龙骑兵团抽出马刀进行反冲锋,击溃了数倍于己的马拉塔骑兵,从而彻底奠定了战役胜局。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莱克.伯埃尼的信念并不孤行。

华——廓尔喀联军中央,冉天元、比姆.森.塔帕、拉纳.忠格.潘德等一众联军将领都在细细的观察着对面阵地。

两万人的步兵方阵,四千人的骑兵,英印军队给了他们巨大压力。

“打这一战可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冉天元平时是挺傲气的人,可现在他也不能无视对面敌军给自己所带来的压力。

比姆.森.塔帕的脑子里则闪过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这是王鼎对他说的,而王鼎是从梁纲写给他的亲笔书信中看到的。

伊拉姆之战,真正是验证了这一句话。

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亦或是骑兵,联军都处于下风。他们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中华军的先进武器和战术。

苏格兰风笛在战场中飘荡,随着嗒嗒的军鼓声响,左中右三路英印步兵齐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