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4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珅狱中自尽,赐他一个全尸。福长安判斩监侯,并提福长安至和珅狱中,跪视和珅自尽。

和珅在京的主要党羽,大学士苏凌阿,年迈昏聩,令其退休,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侍卿李光云,以及吴省钦等人俱降黜治罪。和珅已故的弟弟和琳也被追回爵位,并撤出贤良祠。

刑部大牢。

看着嘉庆赐给自己的白练,和珅惨然自笑,感慨万千。不久前还是当朝第一权臣,现在就要沦落到吊死狱中了,可悲啊——

和珅心里很不甘,自童年时,他与弟弟和琳就受够了人间苦难。堂堂一副都统之子,却要被一继母赶出家门,霸占了家产。和珅还在小小的时候,心底就已经立志——日后定要出人头地。

咸阳宫里学的满腹经纶,以此幸运地被英廉看重,招为孙婿。以此得补侍卫空缺,开始了官路历程。

侍卫而升至都院大臣,内阁大学士,最后只当朝第一人,弟弟和琳也一步步升到封疆大吏,统兵将帅。二十年来,自己兄弟为大清竭尽心力,为太上皇费尽心思,弟弟都死在了疆场,可自己的归宿竟然就是眼前的一根白练……

俗话说人都是盲目的,和珅也不例外。临死之际,他心中愤懑满怀,根本就没想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想的都是自己兄弟对满清的忠心和尽力,想的都是自己对乾隆的无限忠诚和无线应允。

“吱吜——”

外面传来的开门的声音。一阵脚步传入了和珅的耳朵,接着再是同样的开门声,那脚步终于走到了和珅牢狱前。

“诚斋?”和珅吃惊的看着一身囚服的福长安,脸上现出了一丝惊喜。自己倒霉,连苏凌阿都逃过了一劫,唯独福长安被判了斩监侯。

和珅明白,福长安死的可能『性』并不大,到底他是富察家二代四子中唯一剩下的人,嘉庆杀不得他。可是如此判罚却也足够证明嘉庆对福长安的赍恨。和珅明白,这股赍恨中很有可能就有前几天刚从嘉庆心底升起的那一股火。

“皇上有旨,福长安狱中跪视——”

一名侍卫中气十足的嗓音中,牢门被打开,又一侍卫从后面抬手推了福长安一把。丝毫不理和珅与福长安目光相交间,那对昔日辉煌的回忆,内心的复杂和一股知己相交到来生的情谊。

“跪——”一名侍卫再次大声喊道。

随后就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各自夹住了福长安一只胳膊,然后抬脚踢腿,利索的将福长安摁跪地上。

“和中堂该上路了。”宫里来的赐白绫的太监尖利的嗓音叫道。

和珅点了点头,看了福长安一眼,脸上充满了笑。

临死之时还能有知己至交前来送别,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福长安肯定的回了和珅一个眼神,十多年的交情让他清楚地明白和珅的意思,他还是放不下丰绅殷德、丰绅宜绵那两家,这临别前的一眼是要拜托自己的。

接到福长安肯定的眼神,和珅再无别的可耽误的了,白绫往牢顶上一抛,自己抬腿上了凳子,白绫落下后挽上疙瘩死结,把头往里面一伸……

“哐当。”随着凳子歪倒的声音响起,乾隆朝后期的一代权臣,和珅,就这么的轻易地去了。

福长安心中充满了痛苦,看着半空中挣扎最后无力断气的和珅,他泪流如注。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度下定决心,不负和珅最后一个所托。

冥冥中似乎有天意在,女牢里的冯氏在这一刻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致死眼神中还带着无限的担忧和留恋。

极受和珅重用的太监呼什图和自愿留下来殉主的刘全,昨日午时三刻就已经成了刀下鬼。

和珅昔日百花锦簇的后院,吴卿怜、豆蔻殉死,小莺、紫嫣、黑玫瑰等人被遣散,纳兰回了苏凌阿家,长二姑和着一批亲信出城躲在了另外一处隐蔽地,本打算等风声过了,就与丰绅殷德汇合,毕竟那么多的家产,需要一批有经验而且忠心的人来大理。可现在也在军情局的行动下团圆了丰绅殷德。

位极人臣的和珅,二十年辉煌如东去的流水,终要谢幕了。

三百七十三章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百七十三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晨曦洒遍大地。

感觉到眼前蒙白,梁纲从睡梦醒来。

怀中虽还搂着一个青春动人的柔体,可却丝毫不能让梁纲再生出蠢蠢欲动的心火。

自从去年李盈盈有了身孕后,他就一直停留在罗玉娘处。可说起来也奇怪,罗玉娘年纪并不大,身体也很好,跟梁纲的时间也很长,可直到过了年却还一直没有半点的反应传出。若说之前是条件艰苦,梁纲自己做了些防范,没有怀孕倒还说得过去,可是大军出山之后一切就顺顺当当的,梁纲再没给自己后院的俩女人半点苦吃,之前的防范也全部作废,李盈盈都顺利的怀上了身孕,罗玉娘却千年的铁树不开花。

不过梁纲接下去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种不出粮的田,只有偷懒耍滑不出力的人!

年后几个月,在梁纲持之以恒的浇灌下,罗玉娘这支铁树终于开花了,就在他出兵江北的前夕,那也算是大军出征的一个好兆头了。

后来梁纲从安徽胜利返京(南京),面对血脉长子,他高兴万分,却也不得不在高兴之余重新面临一个摆到了眼前的难题,那就是后宫要添人了。

怀孕之中,罗玉娘自然不能侍寝,而李盈盈刚刚生产也不可能留梁纲。作为一方之主,梁纲自己一人孤零零的守上下半年,这显然也不好看。而且以梁纲那时的身份,后宫只有两个人也确实是少了一些。

所以,连同他的立国称王大典,一同进行的还有一次非常小的选秀。从已降的一些满清官员子女中选拔适合的人来,个把月的时间下来,一共是进宫了四个。

既然是称王建制了,那后宫里的制度规矩也都要立起来了。梁纲查览了一下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后宫制度,分级繁多的如西汉,整整出了十四个等级,令人乍舌。而简易的如明朝,朱元璋也不搞文字功夫,名号也只有“妃”一种,只要被“召幸”就可以封“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恭妃、宸妃、庄妃、裕妃等等,贵妃等级最高,淑妃、贤妃居次,其他的不外乎美好的字眼加个“妃”,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

到了清朝,皇后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

梁纲搞不来西汉那一套,搞得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