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4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百人,加上增配的臼炮部队和单兵火箭筒,总共也才四百人而已。可反扑的清军,总数却绝对超过了八百人。

但眼前出现在达格利什面前的事实却是——这支红巾军真的那么做了,而且还做到了。

红巾军占优山坡高地地利,但清兵上下都不在乎。因为无论他们占的地形有多好、准备得有多充分、装备有多先进,都无法改变其弱小的事实。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只剩下一半军力的先锋大队,面对的是四倍于己的清军,而不再是之前的两倍。除非是奇迹出现,夜间的这场战斗红巾军才可能获得胜利。

可眼前的事实却是,红巾军利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死死地顶住了清军的冲击。

臼炮和威力巨大的火箭弹,不断地爆响。可在达格利什看来这却不是最主要的。红巾军之所以能顶住清军的反扑,最主要的还是他们那不惧拼杀的勇气和坚韧的韧『性』。

永安炮台后墙。

脑袋血迹直流的萧阿盛不顾伤口,抓着一枚火线燃烧着的手雷就冲着里面扔去。原本清晰地头脑,现在时候已经昏昏沉沉的了。可是不变的一点,就是他始终在带着部队向里冲击……

山坡高地。

单兵火箭筒最先告废,然后是臼炮部队,可是没了弹『药』手中武器报废的火箭兵和臼炮兵却没一个掉头逃跑或是撤去的,从阵地上拾起刀枪他们一个个都义无返顾的加入了肉搏战。唯剩下的两名伤员,也在用仅剩下的一桶火『药』在一门门臼炮和火箭筒上制作着一个个的连环火『药』包……

比起纪律,陆战营实在不怎么样;可比起骁勇来,他们却个个一顶一。

战斗从后半夜一直打到黎明,上横档岛上才渐渐消停了下。

清军残部都退入了东端的横档炮台,红巾军陆战部队则胜利拿下了西面的永安炮台。

对于艰难地虎门攻坚战来说,这是要一个巨大的成功。所以,付出的代价虽然不小,蔡牵、郑一、李南馨、吴智清等水师首脑却个个都满心的喜悦。

再次醒来的萧阿盛已经被运回了香港岛。看到军医那熟悉的衣着,刚刚提起了心神的萧阿盛放松了下来。回想一下岛上的战斗,似乎永安炮台一直都没有拿下……

“大夫——”萧阿盛向病房最里面一张床位上查看病人的那个军医叫道。

回过头来,军医是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三四十岁男子。萧阿盛之前没见过。

“问一下,上横档那打的怎么样了?”

军医是知道萧阿盛的身份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来,“萧大队可以放心,整个上横档岛现在已经落入我军的掌控之中。”流血过多的萧阿盛之前昏『迷』了整整一天时间还多,就在这段时间内,主力登岛的第四第五陆战营雷霆扫『穴』一样拔下了横档炮台。

清军近乎全军覆没,除少数人泅水逃跑外,余下非死即降。副都统多隆章最后退入火『药』库,自己引爆了火『药』,炸塌了小半拉横档炮台不说,本身也变成粉身碎骨了。

英国人达格利什也跑了出来,毕竟是海上混饭吃的,水『性』一等一的好。体力也好,他游到阿娘鞋后都还有力气接着跑回广州。

听到上横档岛得手,萧阿盛脸上『露』出了一丝笑。不管付出的伤亡是多少,至少上横档岛是拿下了。

那地方是虎门的咽喉要地,拿住了那里就是卡住了虎门水道的咽喉。原来是红巾军这边的战船过不去,可现在却变成里面清洋联军的战船出不来了。

等到拦江排练拆了后,岛上的炮台再加以巩固,那时候大军肯定就能强势进攻南山威远炮台。

而红巾军水师杀进广州水面的阻碍,也就唯剩下清洋联军和南山威远炮台了。

萧阿盛没有能从军医口中得知自己部损失的具体数目,这样的情报也不是一个不相干的军医所能知晓的。可是单单是知道上横档岛得手的消息就足够萧阿盛安心了。

因为头部开了个口子,身上别处也有伤,萧阿盛失血过多,很需要在后方休养几天。在军医院清醒过来之后,萧阿盛就被接着转移到了惠州。对比起濒临前线的香港来,那里更适合伤病员休养。

水师四营、五营的家属现在大部分都被安排在了粤东。

混海盗的人家多是穷困潦倒被『逼』无奈的,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老家也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所以,被安排到了粤东各府,虽然很多人都等于是搬了家离了乡,可却没有激起丁点的抗拒。

当初做海盗就已经是背景离乡了,现在挪个地方又有什么可抗拒的?

要知道,只要能落下脚,红巾军方面可是立马就分发土地的。那些各地收缴来的土豪劣绅和不顺从的官宦士绅家的土地,只要拿出很小一部分就足以把二三四五四营水师的家眷家属全部安排妥当。

萧阿盛家本就是惠州人,此次返土他们家是第一批敲定下的,按照萧阿盛的级别,一家人被分到了归善郊外,五十亩地整以及两头耕牛。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还是热炕头。这句话是说在北方的,小麦产量比不得两季熟的水稻。而且到了清朝中后期,江南岭南一带,家境过的去的自耕农,一般来说,一户人家也就是十亩地。

五十亩地两头耕牛,别的什么都不讲,单是这一份家产,在江南也能说得上是一家富农。比之萧阿盛家跑去做海盗前,可富裕的太多了。

萧阿盛他爹是个本本分分的老实人,在海盗堆里时,上面有同族的萧步鳌照顾,五六年下来也没能混出什么名堂。反倒是萧阿盛,这几年来是逐步成长。

种地才是萧阿盛他爹的老本行,所以家属家眷返土归乡的时候,他们家是最为积极。

挪到了惠州休养的萧阿盛跟家里去了一个信。得知儿子受了重伤的父母自然是牵挂在心,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半晌午时候就到了休养所。

验明真身后,夫『妇』俩自然被放进了去。

萧阿盛跟父母也有几个月没见面了,眼前的父母亲和他印象中的父母亲明显有了很大变化。至少在精神头上好了许多。

原先在海盗堆里,有着萧步鳌照顾,一家人上下五口虽然吃喝不愁,可是萧阿盛他爹却真正是混日子而已,没一点的上进心,整个日子都过得糊里糊涂的。

可是现在,萧阿盛却能明显的感觉到父亲浑身上下都充满的干劲。五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