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门第一道防线的红巾军战队并没有大举深进虎门,而只是进到了虎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主力防线之间中间的位置。

威远——上横档岛——巩固炮台这一线清军并不好对付,再加上可能捣『乱』的清洋水师,要拿下就更难了。只有先把清洋水师给打灭了威风,打疼了,打的不敢再出来捣『乱』了,然后再专心专意的对付清军虎门防线,才是最佳的选择。

站在旗舰伏波号上,汇集于此的四营水师营长看这炮火轰鸣的沙角、大角之战,眼中都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

对于此两地炮台的防护力,他们早就熟知于心,明白两座炮台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砸碎的。

“现在就看绕道的陆战队了。”老将李南馨说道。

为了这一战好打,水师四营、五营的两支陆战营都已经从新安战场上抽调回来了。

之前时候,水师四营的陆战营就已经从穿鼻,这个今日第一战发生的地点顺利登陆上岸。他们就要从沙角炮台的背后登山,居高临下用陆战手段解决沙角炮台。

水师五营的陆战营也已经赶到了南沙岛附近,只等着大角炮台的清军守军士气低落之后,就会乘船从背面登陆,同样用陆战攻坚战,来解决岛上的清军守军。

毕竟炮弹威力太有限。即便是原本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攻战虎门、定海等也都是靠陆战来解决的。

只用水面战船的火力就横扫一切海岸炮台,在现在这个时期是很不现实的。

“快速回报大人!”沙角仑山顶上,一清军哨卡把总看到从背后徐徐『插』进来的水师陆战营队列脸『色』一阵苍白。

虽然他清楚红巾军十分有可能从后背进攻沙角炮台,也正式因此他自己才被守将马肯安排到了仑山顶上做观察哨,可是事到临头了,脸上却依旧充满了恐惧。

情报被迅速传递到了马肯手中,被一声声炮响真的耳朵都要聋了的马肯看到战报后脸『色』却是很轻松。因为这一点早在沙角炮台建造之初就已经被人想到了。

清军在沙角炮台安排了五百多人,当然不可能只靠着炮台上的那十二门炮。多余出的人手就是为了打陆战的。

从陆地上想以最大优势进攻沙角炮台,自然不可能从左右两面来,红巾军陆战部队的进攻方向瞄准的就是炮台后背。

第四陆战营杀到沙角山下,一部分人手迅速布置防卫,另一队精兵则迅速做着攻山前的准备。

据军情局探到的消息,沙角炮台守军人数不少,配有相当数量的火枪和小炮,在后山也做了一定的防御,埋下的还有不少的地雷,且还能得到碣石镇余部的支援。所以说,第四陆战营的任务并不轻松。

吉庆不是后世那个白痴琦善,红巾军与清廷之战也不同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心中毫无一点缓和余地的吉庆自然不可能做出自毁长城的事来。所以,原本历史中虎门之战里沙角炮台被琦善撤掉的后山守卫现在还依旧存在,并且半年的经营下来,守卫防护真的还挺有实力。

从辰时攻到午后,第四陆战营先锋几次猛攻山头,都被后山清军守军打下的弹雨以及砸下的滚木礌石,还有时不时被引爆的地雷给打了回去。

伤亡算不上很重,可是挺压抑士气的。陆地上碣石镇的绿营援兵也赶了过来,只不过面对进攻受挫的第四陆战营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积了一肚子火的第四陆战营给逮住狠揍了一顿。

陆战营没有配置重炮,可是火箭弹成功之后,梁纲立刻就想到了他们。对于缺少重火力配置的水师陆战营来说,单兵火箭弹就是最适合他们的步兵火力支援武器。

东南兵工厂制造单兵火箭筒和中轻型火箭弹来毫无技术难题,这些东西也就迅速在东南军团各部以及四个陆战营中普及开来。后者更是单兵火箭的第一配置目标,密集度远胜过东南陆军各部。

碣石镇余部人数比第四陆战营多,可是沙角山附近捕鱼山、仑山、象山、白鹤山等相连的诸多小山包,地形对于灵活多变的臼炮和单兵火箭弹来实在是太适合了。

第四陆战营进攻沙角山后山连连受挫,可是打碣石镇绿营兵却是大大的出了口恶气、郁气。

大角炮台之战。

与沙角的第四陆战营相比,这里的第五陆战营却是幸运了许多。比起地形来,大角炮台远不如沙角炮台得利,而且虽然配炮十六门,胜过沙角炮台三分之一,可是南沙却还不是后世那个与番禹连成一片的海角之地,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海岛。

第五陆战营从大角炮台后山南北两侧登陆包抄炮台,在水面战船的掩护下,击毁清军后山围墙多处。清军大角山守军虽然比沙角马肯部还多,守卫起来却很是吃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他们外援断绝,并不如沙角炮台那样还有碣石镇余部做后援,心理上很是孤单。战事初起时还颇有反击之力,可随着炮战落到下风,特别是一处火『药』局被炮弹命中引发大爆炸,并延及兵房和两处炮洞,炮台守军的士气就迅速的没落了。

等到下午未时,第四陆战营对沙角后山再一次发起强攻的时候,大角炮台终于宣告沦陷了。除少量清兵从岛后渡水逃走外,余下六百来人大多做了俘虏。战死者还不足百十人!

没了民族大义做激励,清红两军半年多时间的对战下来,以及吉庆等满族大员的排汉行为影响下,现在的广东清军绿营士气都还比不上原本历史中四十年后发生的那耻辱一战中的后辈……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之战——大角、沙角之战。

当时沙角守军六百,大角守军二百。

战后自沙角炮台战死的陈连升父子以下,是役,我爱国将士牺牲了三百人左右,余部五百人也几乎尽伤在身。

当时驻守靖远炮台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威远炮台的总兵李廷钰各只率了数百兵丁防守,根本无力前往支援。关天培深感前线兵力单薄,派李廷钰回广州“哭请增兵”,全省的文武官员亦请求琦善派兵往援,可是琦善却以有碍“抚议”为由,坚持按兵不动,坐视海防被突破。

可最后琦善却把责任推到水师提督关天培身上,致使关天培被道光皇帝以“平时督率无方,临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