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兵的就是一场悲剧和屠杀。所以,对付骑兵,梁纲重视的还是臼炮和直『射』短炮,以及……
“火箭,快——,快把它们摆好——”轻型炮兵大队大队长又向着几辆造型古怪的马车吼叫。
与其余的载重四轮马车不同,划在这一边的六辆火箭战车,从造型上看当真是古怪无比。至少在眼下这个年代,除了梁纲以外,红巾军里没有人会认为,马车平板上加上一个蜂窝似的发『射』管的所谓‘火箭战车’会有几分形象好看可言。【造型参照火箭炮】
六辆火箭战车的车长都没来得及向大队长示意,都在忙碌的和手下一起将马车平板下暗格里的火箭一排排的取出来,摆放在一旁,以备战时迅速更换。
火箭,很古老的一个名字。在中国至少在汉朝就出现了弓弩发『射』的火箭,到了宋代以后最原始的动力推动火箭就正式产生了。
明朝时期,火箭技术就更加发达并且广泛应用到了实战,从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到万历时期的援朝抗日战争,都有它的身影出没。
《武备志》一***载,当时琳琅满目的火箭类武器,从单发的简单火箭,到多管连发的一窝蜂等火箭炮,再在到多级火箭出水火龙,简直可以形成了现代火箭的所有门类。
可是到了满清,统治者抑制火器发展和闭关锁国的愚蠢思维,使得火箭已经在中***备中消息的无影无踪了。
甚至是梁纲,身为穿越者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中都没有想到过火箭,不得不说是一大悲哀。
可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火箭在中国没落,在印度却发展迅速。
也不知道是元代还是明代,火箭被传入印度,很快就被印度人仿造和改进。从西历16世纪到18世纪,印度的火箭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火箭威力和『射』程都大大增加,一些火箭的火『药』筒已经改用铁制,还出现了各种型号。大型火箭长度可达两尺,内径两寸多厘米,装上长长的竹制平衡导杆,『射』程可达五里,都超过了大炮不少。
17世纪以后,英,法等欧洲强国开始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的抵抗,在这些战斗中,火箭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谢清高到达过印度,多少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消息,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他提起这个,梁纲才猛然惊觉——自己还可以从这点着手来弥补步兵火力的匮乏。
梁纲并没有借鉴印度的火箭,那东西看起来效果不小,可实际上完全没准头。只有平衡导杆而没有尾翼稳定方向,印度人的火箭就是加强版的明军火箭而已。点燃之后完全无法控制准确方向。
明代《武备志》,这本书进入清朝之后已经被列为**一百多年了。但是戴家里放置的还有全本的武备志。里面记载了多样火箭,如五虎出『穴』箭500步、长蛇破阵箭200步、一窝蜂箭300步、群豹横奔箭400步、四十九矢飞帘箭400步、百虎齐奔箭300步……,等等等等。
只是从图样上来看,梁纲实在不相信它们能『射』这么远,命戴随堂造出一架百虎齐奔箭进行实验,点燃之后那一支支火箭,说是百虎齐奔也有些形象,可是梁纲更认为该是——群魔『乱』舞。一支支火箭在眼前『乱』飚,甚至还有一支在空中拐了个弯朝后面打来。汗!!
一百支箭中,『射』到二百步距离的只有十分之一二。
所以综合起来看,梁纲认为,眼下的印度火箭水平也就跟他小时候过年放的‘钻天猴’差不多。【钻天猴,我们老家的俗名是起花。利用火箭原理的一种鞭炮,火『药』燃烧后,在尾部喷出气流,主体向上飞,可以飞很高。但是准头全无,出手最多十米就开始『乱』窜。】
可是身为穿越者,梁纲最少也清楚尾翼的作用。所以红巾军赶制出的火箭,虽然原理上跟火龙出水一样,都是多级燃烧推进火箭,可是加了尾翼稳定方向,准确度还是相当高的。至少比之前者相比来,完全是天壤之别。
万马奔腾的架势红巾军上下从没有体验过,眼前的清军骑兵虽然还不足万骑,可是策马疾驰起来,那一往直前的气势也是夺人心神。
梁纲举着千里镜望向从两侧包抄中心的清军骑兵,眼神中不由得闪过一道明亮的溢彩。自己日后肯定也会有万骑在手的时候的,当大军与沙俄角逐中亚的时刻,骑兵大战必不可少。那个时候虽然以自己的身份不会再亲临战场,可是只要想想日后碧蓝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冲杀驰骋追亡逐北的盛景,他心中就一阵抑制不住的激『荡』。对于骑兵,梁纲的钟爱显然是多了一些,可能这就是男人的情节吧。
“放——”
火箭战车中队的副中队长一声令下,‘嗤嗤……’的引线燃烧声立刻在六辆火箭战车上响起。
片刻后,‘嗖嗖’的急剧骤响声压过了战场上的枪响。对面的额勒登保被突如其来的响声给惊了一大跳,抬眼一看,就见左侧的红巾军阵中突然腾空升起了几十道虚影,个个带着尖啸,向着远处奔驰来的骑兵打去。
与左侧火箭腾空相错仅仅片刻,右侧的另外六辆火箭战车上,一枚枚火箭也纷纷尖啸着从各自的位置上发出。
“那是什么东西?”额勒登保目瞪口呆。他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可是他能感觉得出那种东西的可怕。
火箭没有印度同行来的重大,发『射』『药』少了许多,所以『射』程也只能顶到二里多些。可是准确度的大大提高,让左右两面升空的一百二十枚火箭都命中了目标范围。
呃,这个范围是大了点。可既然都打中了清军骑兵群,当然也要算全部命中了。
猛烈地打击令清军一阵『骚』动,不管是本身的受害者骑兵,还是激战中的火枪兵,亦或是后面的大军,都是如此。
一百二十枚火箭就像是一百二十枚小型开花弹,声势真的不小,但杀伤力也是有限。并没有一次『射』击就让冲来的七千骑兵丧失了战斗力。阵中德楞泰一声高喝,带头奔驰在最前列,右侧士气下降了一些的清军骑兵顿时又从新充满了勇气。
左右十二辆火箭战车,一次发『射』完毕后,车长和手下迅速拿起一旁排列好的火箭爬上车去,进行第二次安装。
此次再『射』击,角度就从二十五度仰角,变成了五度的几近平『射』了。第二波结束,不出意外的,一百二十支火箭再一次炸得清军骑兵人仰马翻。不少受了伤的战马都『乱』奔了起来。
出战前,七多清军骑兵坐骑固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