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但是得知消息的两天来,他除了发一道不许浪战的命令送往四团、五团中外,并没有大举的向江西增兵。
除非是把大军全都拉到南昌,否则的话,多上一两个新编团,对南昌之战来说毫无意义。西路军也一样,虽然少了朱『射』斗部万余人,可余部还是有四万多。大军尽上的话,击败西路军不难,可想全吃掉就不可能了。清军退后还有安庆可守,要啃动,很磕牙。
梁纲看着地图,几番沉思最终决定是按兵不动,保持形势就行,自己继续练兵,继续增强内功。时间拖得越久,红巾军的战斗力就越强。
眼下整个江南都已经收入了红巾军的旗下,又有台湾在手,与日本、琉球的贸易也正在发展期间,硝石、硫磺、铁矿一样不缺,火器弹『药』日益增加,南京城内原满城所在地,现在都不知道陆陆续续增添进去了多少聋哑人和正常人。
铸炮组早已经在正月里就突破了月产重炮百门的限度,从外面搜罗到的懂手语之人,果然极大地增强了聋哑人的热情和生产能力。而且令梁纲意想不到的是,当初只是下令搜罗懂手语之人,却哪想到网撒了下去,拉上来时一看,却楼倒了一条大鱼。
贺志强,说他自己是大鱼有些言过其实,可是他祖上确确实实出过两条大鱼,就是前文里讲过的贺时泰、贺逢圣之后。
贺逢圣天启年间拂魏忠贤旨,被削籍。到了崇祯初,自然就是复官。打那之后就是一路风顺,崇祯九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十一年,致仕,十四年,再入阁,次年告归。
后来张献忠南下四川,攻陷武昌,逢圣身着御赐冠履蟒衣来到楚王府,欲与楚王同死。但王府已被占据,楚王也不知所终。贺逢圣被起义军抓获,宁死不服张献忠,遂投入墩子湖遇难。福王南京继位时,追赠贺逢圣少傅,谥文忠。
贺逢圣是死了,他的家人却是有逃的出来的。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祖辈出了两个英才,用尽了他们家的气数,入清之后贺家再难兴盛,文举科考也最高一个小小举人。
要说,清初开始的两代里是对满清政权有抵触,考个功名旁身,意思意思也就算了可。但之后的几代里,发奋读书也只得个次次名落孙山,终未曾发家。眼下的这个贺志强,三十多岁的人了,也才是个秀才而已,科举之路完全是没的希望。
虽然有个好祖宗,梁纲高看了贺志强一眼,可他要是没本事,也照样拎一边去。只是好在,贺志强科考不成时,家中所藏杂书翻略极多,对祖上传下的手语也颇是熟练。而且科考上的次次碰头,一些棱角也早让他被社会磨平,为人谦和,与三个组里的诸多聋哑人很快就打作了一团。被梁纲任命为聋哑人的总教习,只等过后一段时间,看看能耐,行的话就让他进入军备部任个职务,参与三组内部管理。
铸炮组产量突破,火枪组产量也同样进展迅速,随着人员的逐渐增多,以及聋哑人热情的更加高涨,现今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月产2000支,如果进一步增强人手和加强管理的话,日产百支也有望实现。
几个月的时间里,军备部慢慢的扩展到满城的每一寸土地,工厂和居住区也越来越界限分明。而外围的警备队,更是不知道抓过了多少个妄图偷窥或是想搞破坏的『奸』细,而暗中的斗争还依旧在持续着。
只是随着清廷全方位的引进俄式枪炮,南京这边,偷窥技术的『奸』细越来越少,而妄图搞破坏的却越来越多。
梁纲当初把三小组放置满城中,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三百二十章 五十年领先的军器
三百二十章五十年领先的军器
“大帅,这是枪管小组,专门负责枪管钻孔。这边是线膛小组,负责所有成品枪管的膛线拉刻。再左边厂房是击发小组,负责火枪的扳机火石装置制造……”
王栋一点一滴的向梁纲介绍着,虽然之前梁纲一直都在紧密的关注着军备部的发展,可本人毕竟是没有亲临下到过厂房,所以详尽细节这些还都需要王栋这个火枪组的具体负责人来介绍。
火枪组除去残料和储备仓库外,一共是分设了十五个小组,不但有领导庶务小组和研究发展小组,余下的火枪各零件制作组装也都有各自的小组在。除了上面的三个小组外,生产配套的枪托、护手、推弹杆等各个铁木质组件的副工小组,生产刺刀的军刀小组,弹『药』的弹『药』小组和检验小组、组装小组、维护小组等等,分工极其之细。
梁纲边听着王栋介绍,边满意的点头,火枪组由小到大,王家父子功不可没。虽然他们二人在红巾军的存在感都很小,远不如柳严辰来的有名头,可是在火枪组这片天地里却始终孜孜不倦的浇洒着自己的心血,难能可贵。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好!”梁纲走了几个厂房,最后对火枪组下了如此评语。
时间现在已经转到了三月中,西南北三面四路兵马仍旧交战不休,可是战场局势却早就在二月下旬初就已经形成了僵持。
无论是红巾军还是清军都没有力量来打破这个僵局,南方得不到陆路有力支持的水面战事也同样僵持在了伶仃洋。红巾军打不进虎门去,清军水师和洋船也别想出来。
被全面封锁的广州海面,除了有陈广亮暗地签发的通行证的美籍、丹麦籍、瑞典籍等未参与国之商船外,余下的英葡籍商船是全部耗在了其中。
虽然有几个英国散商找陈广亮喊冤,但在这个关头,陈广亮也不会去‘明察秋毫’,否则的话迁怒就不会是人『性』的本质之一了,也更不会有‘爱屋及乌,恨屋及乌’这两个词语出现了。
出来的洋船或是直接南下驶去欧洲,或是往北跑到上海港继续存货,反正已经开始了第二年的正常运作。相对比之前威风不已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人来,处境完全是天差地别,幸运的太多了。
缺少了英葡两国和西班牙,上海港几乎是失去了原想中的三分之二的客源,但是尊严不容有辱,就算是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洋商,梁纲也绝不会在这一点上妥协。
实力至上,拳头才是第一位,被警醒的梁纲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西方的威胁,这完全不同于脑海中记忆的那些,而是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