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候着他的大驾。和珅把手一挥,示意奥金涅茨坐下,自己也一脸微笑的端坐在上首大椅上。一个xiǎoxiǎo的商人而已,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非是因为是藩人的缘故,自己面前那里有他坐下的份儿。
“尊敬的伯爵阁下。不知道您有什么事情用的到奥金涅茨的?只要奥金涅茨做的到的,您尽可吩咐。”面对着和珅,奥金涅茨表现的极为恭顺。半个时辰前,一个和府的xiǎo厮递了张帖子到了俄罗斯商馆。接到这个帖子,奥金涅茨真是大喜过望。在北京待了七八年的他怎会不知道和珅在这个老大帝国中的地位?那可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啊!
所以立刻就换了一身礼服,奥金涅茨一刻也没敢耽搁,带着副手阿纳托利夫斯基准备好的礼物就上了路。
【乾隆五十三年,和珅于二月受封为三等忠襄伯,并奖用紫缰。】
和珅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并没有丁点的急切,慢悠悠的说道:“奥金涅茨,你该知道,我大清对你们俄罗斯是相当恩惠的。这种关系已经保持了一百多年。”
奥金涅茨一听就知道事情来了,和珅这是应该有重要事情要自己办,眼角不易察觉的lù出一丝狡诈目光。“阁下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只要奥金涅茨做的到,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奥金涅茨说话的腔调还是有些怪异,这是他特意表现出来的怪异,如此极有可能让他所面对的这个老大帝国的权贵们发自内心的一笑。虽然如xiǎo丑一样,但他认为是值得的。
奥金涅茨拙劣的表现在和珅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他和某人是做什么的出身的?——粘杆处行走。那就是伺候人的。自己就是mō准了乾隆的心思,这才坐上了今天的位子。
不过那怪异的腔调,还是让他不禁一笑,就当是一个xiǎo丑的了。
“那你就最好说到做到。”和珅淡淡的扫了奥金涅茨一眼。那眼神是如此的飘忽却明亮,就像是能一眼刺进心中,奥金涅茨觉的自己心中的想法好像无所保留的被对方看个通透。“奥金涅茨。前一几日,我国的福康安大将军上了道奏折,言军中急需枪炮。”
“你在北京城也待了这么长时间了,该知道我们皇上对他的宠信,现在这生意落到本官头上了。本官想把它jiāo给你。”和珅飘忽的眼神再次轻轻地扫过奥金涅茨。“你说,本官该不该信得过你呢?嗯?”
“军火?”奥金涅茨两只眼睛亮的像光球一样,这可是绝对暴利的生意啊,如此的老大帝国,装备一支主战军队的军火,那绝对不是一个xiǎo数目。“阁下……”
“你们在东北那可筹调出多少火枪和大炮?”和珅打断了奥金涅茨表决心的话头,直接问道。
奥金涅茨心脏咚咚的跳着,默默一算。“阁下,我个人可以筹备出三百支燧发枪和十mén大炮。如果阁下可以出示一张贵国的官方购据,我有把握调集一千支以上的燧发枪,和五十mén以上的大炮。”
“那好。一千杆枪,一百mén炮。”和珅连价钱都不问一问,虽然他知道奥金涅茨所说的那个‘个人’是什么意思。但是这点xiǎo钱他不放在眼里。“你明天到兵部备案,再到户部拿条子,六月前要给我送到北京来。”
看着已经满脸掩不住笑的奥金涅茨,和珅眼珠子一拐临时想出了个点子,抿了口茶,茶盏端在手中,故作不经意的问道:“你这些枪炮是都是新的?质量可否有保证?”
“这一点请阁下放心,枪炮质量绝对没问题。我可以拿自己的xìng命来保证。”如果是在俄罗斯,奥金涅茨就会说是用自己家族的荣誉来保证。可这里是北京城,他知道在这个地方自己家族的荣誉甚至是国家的荣誉都一钱不值。而且这个的方,办错了大事是要砍脑袋的。
和珅似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对奥金涅茨不谈‘新’字有了结果,不过他不去追究。轻笑道:“本中堂是不会要你脑袋的,办好了还有大赏给你。但是这事紧要,是要送到前线军中的,所以必须办妥。你给那边通个信,让他们招一批熟悉枪炮修理和维护的人跟着来,至少要二三十人,沿途跟随军火直到军中,在福康安大将军认可装备之前,决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不妥。”看着连连点头称是的奥金涅茨,和珅嘴角翘起一丝笑,到底是藩夷外种,脑子……哼哼,转不过圈来。
端茶送客走,大厅上只剩下和珅一个时,他嘴角一翘,脸上这才lù出了一抹嘲nòng的笑容,“没脑子的蠢货。爷,算计不死你!”有了这批会修理的工匠在,什么样的枪炮爷还造不出来?今后那还在用得着你……
“明儿似乎该给皇上去请安了……哈哈哈,哈哈哈……”
………………
湖北郧南大山。
就在和珅放声大笑的时候,山里面的梁纲也动身了,清军一阵忙碌的调动后,再次布置出了一个包围圈把红巾军套在中间。成德引着一万两千人新年再一次出击进剿。
这个用了接近半年的驻地,终于是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了。
梁纲站在高处,两眼却在向南张望,“福康安,你什么时候才死呢?”等待是最耐人心xìng的煎熬,梁纲这些日子来都发愁成习了。
四月份很快就在两军的兜转下过去,五月初成德退兵休整。同时梁纲收到了李元清写来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jiāo代了他名下马车行的最新进展。今年的三月,李元清彻底处理完了李家在襄阳的房产别院和地产,在继续扩大造船厂的同时,他的名下,一家规模不大的马车行也在襄阳城里开张了。
虽然规模不算大,可是这家马车行却是不一般的别致。它生产的马车不但是双马拉的四**车,而且还是装备了轴承和弹簧减震系统的四**马车。
这是梁纲为日后大起义时,红巾军后勤运输所做的准备。那弹簧、轴承和马车的制作完全是学向西方,是陈广亮相当不容易才从澳mén商人那里搞到手的。主要是弹簧钢冶炼,非是广澳离的佛山近,陈广亮手中又相当的有材料家底,想在短时间内搞出足够合格的弹簧钢来,还真是不容易。
马车行还生产单马拉的贵族式四轮减震马车,四月份一经推出上市,立刻就在襄阳城内风靡。实在是因为装加了减震弹簧的四轮马车真的要比中国传统式的硬木结构的两轮马车来的舒逸和宽敞,而且速度也不见慢。
而至于生产出的四轮装货用的货用大马车,李元清则是一辆都没往外卖,他自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