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30 英文 字 4个月前

和军粮场的物资粮草被烧了个大半,马昌镇和黄龙镇的船只被sāo乱的刁民全部焚毁和砸破。(部分没来得及动手,还有一些烧着的后又被清军给抢救下了)

曾攀桂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北面来的援兵要赶来竹山就只能靠两条tuǐ走路了。换句话说竹山想要得到北面的援兵,至少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送信路上、受到集军、再赶来),他就近的主意只能期盼着房县和竹溪的驻军。

饭后,曾攀桂精神略见好转,向旁边shì立的一个亲随问:“高燮来了么?”

“听镇台要见他,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杨延彰呢?”

“杨大人还正在南城巡视,小的已经让人去召他了,马上就到。”

“让高燮进来。”

“扎。”

——————————

“卑职见过大人。”高燮行了一礼。他是竹山协的新任参将,原来的那位因丢了老巢所以就跟彭之年一样被削官为民了。

虽然竹山协属于郧阳镇管辖,可是现在文图还呆在郧西休整兵马,曾攀桂身为郧南清军第一大员,这高燮自然是归他调遣。一冬天的相处下,高燮和曾攀桂手下的那些兵将都没什么两样了。

“今天的消息如何?”曾攀桂问道,“黄茅关那还能撑多久?”

高燮脸上布满了苦涩,回答说:“逆贼兵势甚锐,黄茅关今夜怕就会易手。”

有片刻工夫的沉默,曾攀桂心中黯然。其实,外边的军情他随时都能够得到报告,用不着问高燮。可是他实在不想面对。

“保风大营(竹山协驻地)要紧,”曾攀桂不像是在对高燮说话,反而像是在自言自语。“那是你们竹山协的根基所在,此次务必要好生防守。”

“请大人放心。竹溪的人马已经有一部分增援到了保风。”守住根基之地高燮还是相当有把握的。若非是要守住保风大营,那黄茅关上以竹山协的力量再顶上一日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百八十五章 各方小盘算

曾攀桂率四千人北上,在与梁纲纠缠的半年时候后,手下人马无可避免的折损了一些。

虽然在此期间宜昌镇的援兵也赶到了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再加上郧阳镇的竹山协,他手中的兵力(正规军)也才是五千左右。

这样规模的兵力,用来向梁纲发起主动进攻还是可以的,可是要是用来被动防守竹山却是有些为难。因为这竹山县是直面着梁纲威胁的,曾攀桂手中兵力虽不少,但四下里一分也不显得多了。

竹山县内要地颇多,曾攀桂必须一一分兵部守,而且还不能只分出一星半点。不然的话面对红巾军时,不等到援兵赶到守兵就被梁纲一口吞下了,那部守各处还有什么用处?

团山是压制九道梁的第一要地,曾攀桂必须守住哪里,所以他放了整整一千人在那里。

出了团山之后就是诸多村镇以及东西南北的道路。沿大路向南,可以直达黄茅关,破了或是绕开黄茅关(向东)梁纲都可以直bi至竹山县城城下。

而从黄茅关向西,可以到保风大营,那是竹山协的驻地,破掉这里就是打掉了竹山的西大men,红巾军也可以从西面大摇大摆的开到竹山城下。

所以入冬后,两军罢战开始,竹山协的一千主力就一直呆在保风大营里不出来,而另外的余部人马则部署到了团山后面的黄茅关。

宜昌镇剩余的两千来人马另加上数百乡勇屯守竹山县城。

作为一名沙场老将,曾攀桂就算是再放松也不可能不防着梁纲出手,要知道在去年的时候他就趁着冬天时候大大的闹腾了一把。现在轮到了自己,曾攀桂岂敢掉以轻心。

但是千算万算他算不到团山守将的心思,疏忽大意下被准备充分的红巾军一战而克。连个缓和的时间都没有,红巾军就在陈虎等人的带领下杀到了黄茅关前。

按照之前定下的计划,第二大队、骑兵队、火枪兵和炮兵一部绕道黄茅关后面,迅速切断竹山县城向黄茅关的增援,同时集结力量正面砸开黄茅关。

黄茅关的清军守将是一个都司,手下只有六七百人,连同着附属的乡勇也不足一千人。

并不算是真正的险要之地的黄茅关凭这些力量是挡不住红巾军的,炮队打先头,红巾军在黄茅关战场上迅速占据了上风。

从今天上午战是到现在,不急于一时成果的红巾军稳扎稳打,虽然这样使得战事被大大拖长,可也做到了尽量减xiao自身的伤亡这一目的。

曾攀桂一边要确保保风大营无碍,另一边也要保住竹山县城,在两次出兵被张世龙领兵轻松击退后,他就知晓——想要真正增援进黄茅关,就必须下大血本。否则……

思来想去,曾攀桂最终决定放弃黄茅关,而集结力量死保竹山县城。

他手中只有三千人(含团山四百多败兵),非是这些人马全数出动,否则想要打退由第二大队和火枪兵、骑兵队以及部分炮队组成的了阻击部队的拦击,是不可能的。

可要是三千人全部出动,与阻击部队大拼一场,便是击退了张世龙,其部也定然要实力大损。到时候红巾军可以轻松舍弃黄茅关,转而集中兵力进攻竹山县城,那他又该如何是好?

曾攀桂不敢冒险,所以他就只能坐视黄茅关陷落。甚至高燮这个竹山协参将也只能看着自己的部队一点点被‘消灭’而见死不救。

当晚黄茅关尘埃落定,高燮带着一队亲兵连夜返回了保风。

——————————————

房县县衙,书房。

王奉(道台)从一位丫鬟手里接过来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chún轻轻地咂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一只青huā茶盏。

任康宇(知县)完全明白王奉的心思,但是他要继续等下去,等着王奉自己先提起来那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来,免得日后传出风声了王奉大手一挥把自己下了大狱,他本人却是毫发无伤。

站在旁边shì候的那个丫鬟不敢有一点声音,偷偷地打量着王奉和任康宇的面部表情。她知道这两位间肯定有什么机密大事,但是没有看见王奉或是任康宇的任何指示,她也不敢自动地回避出去。

过了好一会儿,王奉的眼睛终于离开了茶盏,那个丫鬟立刻走前一步,用双手捧着一个刻有鱼戏莲叶图的盘子把茶杯接过来,然后xiao心地走了出去。

书房中就只剩下了王奉和任康宇两个人了。王奉站起身来,在书房中里来回踱了片刻,然后沉声说道:“房县驻兵不少,现在逆匪反luan竹山,我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