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强机动性却是毫无一丝的阻碍措施。以至于郑可囿才能够从后阵从容的抽出身之后,绕上那么一个大圈子,再很快的又插到了梁纲最前面的追兵里……

此一战阿尔哈图也是损失惨重,但他依旧还保持着一战之力,甚至更精准的说,阿尔哈图所部,现今还保持着原先三分之二的实力。只是再干仗时他们能发挥出多少战力来,却是另一个问题了。

下午,梁纲所部缓缓退出了龙王集,向着光化县城方向折去。途中又分出了一小股人马,由陈虎带领着第一大队寻谷城方向而去。

中午时的那一战,排在最正面的第一大队死伤可谓是严重,全大队七百人战后只剩下了一半人马安好,梁纲部的总体死伤他们一大队占了一半。(二次整编后,梁纲没有再扩大编制,而是按原先的编制每个大队、中队都扩充了一倍的人手)

从预备队中选拔人手补上,转眼间七百人的第一大队再次拉起,陈虎得梁纲命令扫荡谷城。此行粮草甚至是金银都可以不要,但是马匹却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捞。

部众中会骑马的可不止马队的那百十人,只要有马匹再凑出个二三百人也不成问题。而如果今天梁纲手中能有一支三四百人的骑队,那阿尔哈图又如何能大部得以逃脱?

除了谷城外还有均县,梁纲也不打算放过,只是这要等到大部队撤回了光化城后再说。

阿尔哈图分派过去的那二三百人,梁纲根本就没放在眼中。那清兵头子若是识趣,就自己拉着队伍有多远走多远,否则的话他也不介意功劳簿上再多添上一笔战果。

另一边。

阿尔哈图整理败军,一直推到了牛首镇才停住了脚,如果梁纲继续向着襄樊方向进军(东南),那他就只能退入樊城了,而且还要联系襄阳水师营……

不过幸好,梁纲收兵去了光化,他这心里总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如此悍勇怎就不投效朝廷,凭那一身功夫搏个爵位还不是轻而易举……”定下了心来,阿尔哈图就不由得想起了梁纲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惊世骇俗,都能和演义中的无敌猛将相比了。

“来人,速传消息前往均州,知会文总兵,逆匪不可视………”阿尔哈图感觉着有必要知会一声文图,他那边的实力还不如自己呢,若是一头和梁纲撞了上,十有**还会是一场大败。

郧阳镇虽然有近万人的花名单,实际人马也超过了七千人,可是他们还要留守郧阳府,能调集到均州的也就是三千兵。如此实力真是不如阿尔哈图所部。

现在阿尔哈图大败一场,心里对梁纲的实力也有一定了解,感觉着文图的那三千人同样不是对手。如此倒不如双方约定了时间,两边应和进兵,共同夹击……

相比起襄阳府江北四县,郧阳镇郧阳府的担子更重。成德、毕沅他们可以容忍梁纲在江北四县上蹿下跳,但决不允许他跑去郧阳府胡闹,尤其是打着胜仗的情况下进入郧阳。那里的流民太多,官民矛盾太尖锐,梁纲要是在那里举旗一呼,定是要出大乱子的。所以,郧阳镇的很多人马除了集结在均州一线外,就是都集中到了房县、保康一带,务必要堵住梁纲从西南方向进入郧阳府的通道。

可要是西面的均州部战败,那梁纲岂不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开进郧阳?

一百三十四章 威而不望

龙王集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天了,前去谷城扫荡的第一大队和相继去均县扫荡的第二大队都已经折回了光化,两次行动为梁纲带来的相当巨大的财富和海量一般的物质,他手下的骑兵也正式突破了三百人规模。

不过这儿一切并不意味着他所面临的局势就有所好转,身后的阿尔哈图已经重整旗鼓赶回了龙王集,西面压来的文图,三千绿营兵也杀到了均县外的小江口。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有两日,两部清军就会在光化的某一地会师一处。

而在谷城、均县两处的扫荡中,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虽连捣了十多处煤窑、矿场,却只给梁纲带来了不足五百人力的新鲜血液补充,就这点数目还没有先前一战的折损来得多。主要原因就是没人看好他们的前途,都感觉着在清军的重重围剿之下,他们早晚要败。所以除了被救的苦力外,几乎没人参加。而原本一千多人的苦力在知晓一丁半点的消息之后很多人也闹着要离开,或是直接在路上偷偷溜掉,总之拉进队伍的人数还不到五百人。

西天大乘教也传来了新的消息,说是宜昌镇已经在蠢蠢欲动,大量兵丁被集中到了宜昌与郧阳两府北境交界处的鲍家山。从那里清兵可以顺粉青河穿过郧阳府东端的山地,入南板仓河进襄阳府,再入筑河,然后直达谷城。而武昌的梁朝桂也领军到了随州,其随身带着的就有两千精锐提标,德安绿营也筹集了一千兵丁随行,三千人马马上就要进驻襄阳城了……

总之是一句话,梁纲所部处境危险。你就是能再败文图部一阵,挡住了阿尔哈图的进攻,那也不可能再扛得住梁朝桂和宜昌镇的打击。

江北四县,地面上终究是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宋之清等人的意思是,要梁纲趁清军还未到位,全军撤进大山中保存实力为上。而至于钱粮物资,则是该丢的就丢,该弃的就弃,留得青山在才会不愁没柴烧!

梁纲听了是一笑了之,西天大乘教方面的建议在他看来毫无可取之处,是典型的只看眼前利益而不望长远打算。

他现在手下有三千来人,全都撤进大山中,连同八百多俘虏和留守山中的数百部众,这总人数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人上下。如此一大股人马,待在大山之中能有什么出路?清军只要在四边布下重兵,然后再逐步收缩包围圈,剿不死,困也能困死梁纲。

到时候再多的人马也免不了分崩离析一场空。这些部众可不是红朝的钢铁战士,分分散散,合合聚聚,全然不成问题。他们这些人只要是一分出去,那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人马了,所以躲进大山中想要保存实力那根本就是一句笑谈。

梁纲不打算这样,就算是‘败’他也要‘败’的轰轰烈烈,要打着胜仗去‘败’。然后再带着剩余精锐去大山中……

说真的,对于时局的把握,梁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