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进货,而现金就暂时转换为货品,只有等到货品售出,才可兑现。但如果还没有把货品套回现金,却另有开销,便可能出现周转不灵,这可能危及公司的生存。生意人未必没有钱,但钱却受到限制,未必能即时取用,故应付资金周转,是一套重要的技术。
周转资金良好的先决条件,是一套系统的会计模式,这才能把握有效调动资金的技巧。首先,你需要预计可见的未来会有多少收益,同时亦知道固定的支出多少。只要收益大于支出,就能顺利周转,相反,某段时期内,如果支出高过收入,就可能周转不灵。如果周转资金的技巧不善,便可能要不断地注资,愈注愈多,投资成本也就增加,风险也会相对提高。
懂得周转资金的生意人,能尽快取得利润,以利润抵消开支。他们会想办法,以保障常有可动用的现金在手,不会让记账的金额太高,尽可能收取现金,到生意上了轨道后,才考虑作月结。很多生意都是月结的,即让客户取货,只是签单记账,到每月月底才发出单据收钱,这只有资金较多时才可行。这些记账的客户,必需是有信誉的,切记不要随便给不相熟的客户作月结记账。
作资金周转的预算,应保守一些,不要过于乐观,这是居安思危之道。例如,心中预计下半年度有二十万元净收入,但作保守一些的决定,视为有十五万元净收入,用这个基数衡量支出,看看是否可以弥补支出,因为原来的预算是乐观的,但中途可能有坏账或其他意外事故,引起损失。
每个行业的经营方式及行规都有不同。有些行业需要向货品供应商支付资金,亦同时向顾客收取现金;亦有些行业可以延迟向货品供应商付款,暂时记账,三四月后始付款,但却向客户收取现金;有些行业需要用现金付给货品供应商,但却让客户记账。
一般的零售业务,都是货银两讫,一手交货或提供服务,同时亦收足款项,两不亏欠,而进货则既有付现金,亦有些可以月结。由于卖出货品后,可以迅速取得现金,周转必定比较畅顺。这类行业对创业者最好,可以减少坏账的风险,亦避免和其他公司因财务而纠缠不清。
如果客户必须作月结记账的方式,那么,最好向货品供应商付款时,也以这种方式付款,不必付出了大量现金,却等了很久都收不到货款。
万一真的现金有限,一时未能收足货款,同时却有很多货款要了结,这样,最好是先付款给小公司,大公司暂时多等数天,只要得到大公司信任,等数天不是问题,反正生意长期合作,三四数天也不是长时间。但小公司一般都急于现金周转,就和你一样,所以要照顾他们的需要,你早一天结款,他们就早一天多一些现金动用。你能如期结账,他们就相信你有信用,更加愿意继续和你合作,这对大家都有益处。
把小公司的账清缴后,再考虑大公司的账。你迟一点付款,他们不会因此周转困难。只要有拖没欠,一点点地清付,彼此的合作关系,还可以继续维持,他们亦不会因为你未能如期付款翻脸,反正你没有逃避付账的责任。
另一个便于周转的方法,就是开出期票。期票即是支票,但你在日期一栏,要填写来来的某一天,在这天之前,持票人不能到银行取款项或过户。换言之,你虽然已经开出支票,却不须立即付款,户口内暂时没有那么多款项也不要紧。
开期票的原则是:你目前没有足够现金,但稍后某段时间内可以取到若干货款,用于清缴某类欠款,于是,你可以把期票的日子,订作预计收到款项后的若干天,确保对方可以收到款项。但是,期票的期限应尽量短,例如,今日开出期票,能兑现的日期,最多也不过一两个星期,经常开出三数月的期票,人家也可能周转不灵,没有现金可用,对方亦不愿意继续与你合作。
案例
1.李嘉诚如何积聚财富
香港华人首富、超级财星李嘉诚,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据国际财经权威杂志透『露』,他拥有25亿美元的资财家产,企业财富列世界第26位,是世界超级大富翁。
李嘉诚先生今年72岁,原籍广东,1928年生于『潮』州。他11岁到香港求学,仅读书两年,因父亲去世而辍学。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为了供养母亲和两弟一妹生活,他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当时,他才13岁。
困难是坏事,但更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的环境能锻炼出人才。年幼的李嘉诚对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而是面对它,以一种进取的精神,明智的态度同它们战斗。
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当了塑料玩具厂的推销员。他白天忙着推销,晚上到夜校学习。行动是自信的伟大创造者,充满自信的行动,使他摆脱了家庭贫困。5年后,李嘉诚当了塑料玩具厂的经理,这时,他的年龄只有19岁。
即使对未来的预测无法完全正确,但"远见"仍是一家企业成败的关键。22岁时,李嘉诚发现塑料花受到普遍欢迎,当即把握时机,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7000美元,开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大量制造塑料花。他的工厂生产的塑料花惟妙惟肖,对美化住室、厅堂有强烈的效果,大可以假『乱』真,不仅在香港销路好,还大量销往世界各国。
以塑料花厂为主体,他创办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长江"这个名字,取的很别致,李嘉诚的用意在于:江河不拒细流,没有细小支流(人才、资财)的汇人,难成大江河。他激励自己,必须胸怀宽广,以长江般广阔的胸襟,同友人一起工作。
李嘉诚是位追求高效益的企业家。其实,每个企业家都在追求高效益,只是不得其门而人。在他看来,高效益决不是"追"来的,也不是赶上去夺来的,高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靠预见,在萌芽状态下,能看到事物的成长和未来,要有点未来学的知识。经济管理首先是预测,预测不准,是要全盘皆输的。
就像战场上、文坛上有天才一样,商业中也有天才。李嘉诚先生就是少见的天才,他的预测,百试不爽。
李嘉诚早先预测的塑料花需求热『潮』,1957年在欧美出现,他的塑料花制品成为香港大量出口的商品之一,订单自世界各国纷纷而来。这一年,他赚了大量钱财,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