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 / 1)

权臣娇娘 白鹿谓霜 287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4章 ...

蓁蓁跟着嬷嬷走过回廊, 那嬷嬷十分和气,怕她觉得奇怪,还善意替她解惑, 道, “听太子妃说, 她尚在闺中的时候,便同您有交情了。这回又是多亏了您,太孙才脱险,很该谢谢您才是。”

蓁蓁对下人向来是没什么架子的,闻言便笑道, “那是太孙自个儿有福气。”

两人说话间, 便也到了, 嬷嬷心知主子想同这位覃夫人说着话, 便也十分有眼色的领着众人退了下去,只留了伺候茶水的丫头。

蓁蓁进门,便略带惊喜含笑道,“傅姐姐。”

太子妃从来就是十分厌恶繁文缛节的人, 偏偏嫁到了等级最森严的皇家, 日日被这个跪被那个跪,自己也免不了跪这个辉那个, 早就极其憎恶了。

此时见好友并未一上来就跪, 心里十分高兴,但她素来是个冷冰冰的脸,就连太子都在她这儿讨不到个笑脸的, 因此,心中虽然高兴,却也只是招招手道,“蓁妹妹,快过来。”

蓁蓁走近,还没开口说话,便已经忍不住浅笑了起来,腮边两个盈盈的梨涡,再是讨人喜欢不过。

也是两人独处一室的时候,太子妃才有机会好好打量打量许久不见的好友。

细细打量过后,她心中便有些羡慕,人同人的境遇真的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太子妃,也算是贵中之贵了,尤其是还诞下了嫡子,更是贵不可言。

但是,同面前的好友相比,她的日子还真的未必比得上对方。嫁入皇家之后,各种免不了的应酬交际,后宫里的太后和娘娘们,她都要同她们有交集,这令本来就不擅此道的太子妃觉得身心俱疲。

这种疲倦,其实很容易看出来,她每每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眉宇间全是倦意。

但是面前的好友,虽然只是知府的妻子,却容貌一如往昔,连眉眼带笑的模样,都同从前无甚差别,一如往昔般天真娇憨,让人觉得看着便身心舒适。

这种差距,并非容貌,而是心境,她不过才堪堪生了祉儿,却已经觉得自己老了许多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甚至懒得去管束太子的后院了。而好友虽然已经有了两子,却依旧从眼睛里都能看出那股生机和灵动。

这是被生活优待的人,才会有的模样。又或许,优待她的并非是生活,而是疼她如命的夫婿和乖巧懂事的儿子。

太子妃收回思绪,两人便叙旧起来。少女时候的好友,这些年又只有书信往来,对于对方生活的了解基本是空白,而且此间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两人都有许多话。

聊完近况,便听到门外传来小孩儿娇嫩的啼哭声,太子妃登时便坐不住了,起身询问,“可是祉儿又哭闹了?快抱进来我看看。”

小太孙被奶娘抱了进来,放在屋内的小摇篮里,太子妃便轻轻摇晃着摇篮,轻声哼着歌,哄着摇篮内的小太孙了。

小太孙还是很给太子妃娘亲面子的,也不哭了,就那么睁着双骨溜溜的黑亮眸子,把一旁的蓁蓁给盯着。

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是能认人了。但蓁蓁那时也只是照顾了他短短的时日,本来是不大确定太孙还记不记得自己的,但见他盯着自己,心中猜想他还记得自己。

太子妃见状,便逗儿子,“还记不记得蓁蓁姨姨?姨姨之前照顾过你,祉儿还记得吗?”

“太孙还小呢,”蓁蓁说到一半,就见摇篮里的小太孙忽然抿抿唇,朝她伸出两只手来,看着便是要人抱的样子。

她不由会心一笑,想起那时照顾这个孩子的时候,太孙人前还是很稳重的,但屋里头没人的时候,便会这样伸着手要她抱。

许久未见的一对好友,以及一个可爱的孩子,气氛格外融洽,而此时覃九寒所处的宴席之上,却是酒水正酣的时候。

本朝女子不大饮酒,少了饮酒这个环节,即便是女子间话题多些,却依旧结束的更早些。毕竟,只剩下些残羹冷炙了,席上大家都不熟,硬要尬聊也是尴尬。

倒是覃九寒他们那边,多了酒水和伴舞歌姬,愣是迟迟未结束,所以太子妃才会留蓁蓁聊天。

宴上已经有人醉了,是个京中跟着来的纨绔子弟,现如今已经拉着舞娘细白的胳膊不肯放了。

梁帝自己也是个荒唐之人,非但没有阻拦,还调侃了几句,道,“还真是年轻气盛,太没定力了些。”

旁的官员也跟着道,“周小少爷年少慕艾,也实属正常。说到底,还是陛下您宽宏大量,对这些子侄们疼爱有加,他们才放的开么。”

梁帝闻言又是一阵不羁的笑,摆手道,“年少慕艾,果真有道理。要我说,这周家也该给梓旭寻个妻室了,若是挑不到人,那纳妾也是好的。省的他总是不着家,周家那老太君可是急得不行。”

众人也是跟着一阵笑,梁帝身边的大太监见时候差不多了,便附耳低声道,“陛下,您看是不是要论功行赏了?”

梁帝自己荒唐,也怕自己玩的高兴,把正事给误了,便特意吩咐了身边人提醒自己,被这么一提醒,也回神了,想起了正事。

说到论功行赏,梁帝是早就琢磨好了。这回除了京中跟着来的几个太医,就属覃家和郭家功劳最大了,这中间,家主以身涉险的覃家显然更得梁帝喜欢。

因此,按照他的想法,赏肯定是要赏的,对于郭家,他是打算给郭家升个官就算了。但对于覃九寒,梁帝还真的是好好琢磨过了的,他倒是真的觉得覃九寒很对他胃口,想让他做京官了。

但是转念一想,梁帝又把这个想法给按下了,打算这回单单给覃九寒的妻子晋个诰命算了。至于真的赏,他打算放到日后,现在若是给覃九寒升官了,免不了被人议论,文官之间的那点清高,梁帝还是很明白的。

因此,他心里琢磨着,还不如就让覃九寒在青州府好好做,任期到了再提,也省的那些言官成日在他耳边说三道四的。

梁帝手上一动,宴席便一下子静了下来,大伙儿也都知道今日设宴的目的,因此纷纷将目光投向此次论功行赏的主角。

覃九寒也放下了酒杯,淡淡看向上首的君主,说实话,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一次的赏,文官向来孤傲,他自己没这个臭毛病,但大多数的文官都有。

即便是靠着救驾而受到君主的看重,都会被那些文官说三道四,更别提只是救了太孙了。他从前不属于文官圈子,自然也就浑然不在意文官们对自己的评价。但他现在走的是文官的路子,自然不能显得太特立独行了。

因此,他倒是宁愿梁帝随便赏赏得了,心中早已想好了推辞的说辞。

梁帝先是看向郭家人,郭家是读书世家,现如今家主是青州书院的教授,在青州府读书人中还是有些名气的,因此梁帝的态度也比较温和,询问道,“郭卿此番有功,可有什么想要的?”

其实很明显,梁帝自己心里都琢磨好了,就连官职都定下了,这么问,也只是问问,毕竟哪有人对着皇帝讨赏的,肯定都是一句“不敢居功”。

结果郭家还真的就不按套路出牌了,郭家人恭恭敬敬跪下,郭老爷子好好的一个书院大儒,竟然开口给自家姑娘求姻缘了,简直令在场的人瞠目结舌。梁帝心烦意乱,对于打破自己规划的郭老爷子,觉得他很不识趣,但也只好道,“郭卿,不知你想为贵府千金求哪家的姻缘?”

“小女仰慕覃大人的才华。”郭老爷子一张嘴,又是惊呆众人。

覃九寒甩袖冷笑,直接表明了态度,“郭大人这是何意?覃某已有家室,不愿耽搁贵府千金。”

这老匹夫莫不是以为能逼他停妻再娶?还真是白日做梦。

郭老爷子被噎了一下,随即看向同样面露不喜的梁帝,心中一惊,但想起同女儿的谈话,便硬着头皮放低身价道,“小女知道大人已有家室,但她实在一片真情,愿为大人妾。”

梁帝听了倒有几分稀奇,心道,这正经人家的姑娘给人做妾?看来郭家女儿也是个没脑子的。不过,他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子,想着郭家不识趣,也懒得替郭家谋划什么了,便淡淡看向被“求娶”的另一方,问道,“覃卿可愿?”

本来大伙儿是以为郭家要覃九寒停妻再娶的,也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听了郭家人的解释,竟是这郭家才女愿意做妾,便又觉得一边觉得郭家女没脑子,一边觉得覃九寒大抵会应下来了。

毕竟,纳妾而已,无伤大雅的事情,而且还是个颇有名气的才女,也算是风流韵事了。

然后,覃九寒还真没有共享齐人之福的念头,或者说,他对郭家女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压根不愿搭理郭家。

他没有半分犹豫,也没有给郭家留半分情面,一句话便将纳妾之事给回绝了,他面无表情道,“回陛下,臣不愿。请郭大人另觅良婿。”

郭老爷子脸都僵了,他是万万没想到覃九寒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回绝的,毕竟,女儿同他商量的时候,并未言明覃九寒对她这般无情,他还真的以为年轻男女,在那儿生出了情愫,才愿意硬着头皮向梁帝提出请求的。

郭老爷子涨红了脸,周围众人又是跟着议论纷纷,大概也觉得覃九寒回绝得太果断了,但又同情不起郭家人,毕竟,人家连纳妾都不愿意,那得多看不上你家闺女。

就这情况,你还求到陛下跟前,委实太强人所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