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们,那些胜利者,就是那些有魄力的人。
一切事物的静止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变化却是永久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
领导者所处的环境--无论是战场、商界还是政坛,都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因此,领导者必须善于运用权变力。成功的领导者都是灵活的人,不顽固,不僵化,能够根据新情况而随机应变的人。
6.案例:向下属展示赤诚之心的李更生
李更生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五四"前后,他出任扬州省立第八中学校长时,立志要把学校创办成全国著名的中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矢志不移,多方探听名师。为此,他走遍全国各地,踏破铁鞋,八方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
有一次,当他知道常州有一位名叫董伯度(即董宪)的理化老师,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不仅物理、数学、英语、国文水平相当高,而且教学艺术也属一流,心里特别高兴,就下定决心请他到八中任教。
董伯度在老母的说服下,同意去扬州八中任职。按预先约定的时间,董伯度应该是下午三点报到,而李校长却提前半个小时去校门口恭候。当董伯度乘坐的黄面包车尚未停稳,李校长就迎上前问寒问暖,并帮董伯度卸下行李,还亲自陪他去宿舍。董伯度立即觉得很感动。此后,董伯度一心扑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尊崇。
不久,由于董母体弱多病,董伯度提出调回常州的请求。李校长理解他的孝心。不便勉强,再三考虑后,又一次冒着风雪南下常州,向开门迎客的董老太太下跪。董母满含热泪,用颤抖的双手扶起了李更生,并让儿子打消回常州侍奉老母的念头。
几年后,董伯度深感常年在外,未能尽到儿子的孝心,也不能照顾妻子和儿女,于是又一次提出回常州的请求。出乎意料,李更生这次竞当即应允了,并在当天晚上专门为他设宴饯行。宴会后,李校长约董伯度一起去看望一位朋友。
两人踏着月『色』,倾吐着肺腑之言,不觉间来到了一条幽深的小巷。李校长在一家住宅前面停下来,微笑的对董伯度说:"要拜访的朋友家到了,董先生请进!"
董伯度推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老母和妻子、儿女一个个笑脸相迎。原来是李校长为了使董伯度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在扬州八中任教,专程派人将他全家从常州接来定居。面对如此情景,董伯度感慨万千,他紧紧握住李更生的手,使劲地摇着,热泪盈眶地说"蒙君如此深情,我再也不忍心离开扬州了。"
李更生为办学在董门跪雪的事越传越远,慕名远来的名师也接二连三,其中包括桃李满天下的朱自清先生。而扬州八中也在李更生校长的领导下,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旧貌换新颜,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
公共管理教材——硕士 第7章 第五课怎样谈判(1)
透彻了解谈判的策略基础、过程以及特殊谈判的特别处理,是造就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的一把钥匙。
一、谈判的策略基础
1.谈判的定义、『性』质及要素
所谓谈判,就是指双方或多方为了消除分歧、改变关系而交换意见,为了取得一致谋求共同利益或契合利益而相互磋商的行为和过程。
掌握了谈判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把握它与其他相近的词语的联系和区别。
谈判与对策。通俗地说,对策是研究对手的目的和策略,并以此确定自己对付的策略和方法的决策活动。目前管理科学中兴起的对策论就是研究如何在互动中进行科学对策、最优对策的。谈判当然需要对策。
谈判与对话。对话,顾名思义就是双方交换看法,沟通信息,求得对方的理解。对话具有双向、平等的『性』质,它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指令,严格来讲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教育、劝告、建议。谈判必须对话,没有对话谈判就无法进行。谈判中的对话称之为会谈、洽谈、协商。现代谈判尤其需要这种双向、平等的对话形式。
谈判者及其所代表的组织的需要和利益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关键是谈判者要善于发现自身和对方的真正需要。首先,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谈判各方的需要当然也是多层次的,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不能认为金钱是对方的惟一需要。其次,当谈判者是作为组织的代表参加谈判时,需要也往往包括两个方面,即组织的需要和谈判者本人的需要。
谈判者除了要实现组织赋予他的谈判目标之外,还可能希望通过谈判显示自己的地位、权力、才华,得到别人的承认、尊敬。谈判者的需要还可以区分为眼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比如,买卖双方的销售谈判,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谈判,除了要解决销售价格、边界划分之外,可能还希望借助此次成功的谈判建立双方更长期的合作关系,或把对方变为长期的客户,或维持两国的友好合作。在谈判中,有时为了长远利益的需要,谈判者愿意在眼前的利益上作出某些适当让步。
参加谈判的各方在谈判中必须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互换观点,各方寻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并以这些共同点作为基础,然后就各方的不同点不断地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在谈判中,各方观点的差异和互换是一个先决的条件。另外,谈判也是各方感情互动的过程。谈判中的感情互动是一个现实的原则。这种感情互动,表现在谈判中各方对各自人格的尊重。
在谈判中,各方都需要把己方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又需要把对方的信息接收过来。如果没有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也就无谈判可言了。进行谈判,至少要有两个不同方面的代表。
谈判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谈判主体
所谓谈判主体,指的就是参加谈判的各方人员。谈判活动归根到底是谈判人员为着各自的目的或需要而进行的一场语言心理战。谈判的成败与否,与各方谈判人员的素质和修养息息相关。
(2)谈判议题
所谓谈判议题,就是指在谈判中双方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是立场观点方面的,也可以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