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9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又补充道:“另外还有,出海口那边划出了一座城池不算唐国的,由朝廷直接派地方官治理。那里以后还会驻扎朝廷军队和水师,用于替我唐国防范海上过来的敌人。”

“贤侄,你说说看,皇上如此重视海外分封,我们这些当藩王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唐王说着,正色劝朱由崧道,“你回去后,当告知你父王,不用担心藩国不能建立。皇上隆恩,会替我们考虑周全的。”

对于这点,朱由崧倒是点了点头,很是赞同。就说唐国,简直可以说是皇上帮唐王打下的。甚至在打下洞吾之后,又替唐王着想,知道他的军队还不足以担当重任,就主动要了海边最危险的地方,不需要唐王去操心,由朝廷来镇守,而唐王的领地,只是躲在其后面。这种好事,历朝历代,又去哪里找

他这次过来,只是这么短的时间,就获悉了他,或者说是他父王非常关心的事情。唐王确实在唐国一言九鼎,威风凛凛,并不是傀儡一个;另外还有一点,不用担心花了钱,却打不下藩国从而人财两空的难堪遭遇。

说话间,他们已经在王宫内坐定,不用唐王吩咐,自有内侍宫女服侍。

朱由崧吃着唐国特有的水果,心情很不错。对他来说,他是更愿意分封海外,而不是老死洛阳,宁做鸡头不当凤尾如今实地查看的结果,他已觉得能给父王交代,也就能顺利地遂了自己的心愿。

一颗火龙果吃到了肚子里,朱由崧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嘴后,笑着对唐王说道:“侄儿听来,由白杆军打下洞吾其余地方,唐国很快安定,殿下当能高枕无忧也”

听到这话,唐王先是笑着点点头,不过很快,他又稍微皱了眉头。这让看着他的朱由崧稍微一愣,怎么,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难言之隐该不会是朝廷还真有什么其他手段吧

这么想着,他的脸色顿时也难看了。如果真的依旧被朝廷控制地死死的,那和在大明国内当藩王有多大区别

唐王自然看到了朱由崧的脸色,稍微一想,便明白他可能误会了。对于皇上交代下来的事情,他可不敢马虎,连忙解释道:“孤这唐国,也确实还有一事,让孤有点忧心,不过虽然说不上高枕无忧,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他这么一说,朱由崧不由得很奇怪,难道是自己想错了。他想问,可感觉在锦衣卫护卫的情况下,似乎不大好问出口。

不过让他松口气的是,唐王又主动给他解释道:“当日孟密大决战,我军大胜。但洞吾他隆王虽断一臂,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直不见其踪影。因此,孤心中有点没底,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如果死了倒也罢了,随他死哪里都成。可就怕他还活着,暗地里想着复国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笑,神态轻松了一点道:“不过孤也不会怕,孤的身后,可是有朝廷在的。孤就不信了,他还能翻了天去只是他如果搞事的话,多少总会给孤带来一些麻烦。”

对于这个说法,虽然朱由崧没什么经历,可也能想得出来,这洞吾原来的王不见踪迹,确实心里会比较介意。但唐王说得也对,唐国背后有朝廷在,还怕他什么

不过,基于礼貌,他还是追问了一下道:“离孟密大战也过去好多时候了吧,这么大的活人,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听到这话,唐王稍微犹豫了一下,而后才回答道:“倒也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有传闻说他往西边逃去了。孤曾追查过,但没有什么实据”

说到这里,他便笑了笑道:“唐国现在百废待兴,孤也没有这个兴趣和实力去追查传闻。等唐国彻底安定,孤的军队有足够能力之后,或者可以派人去西边追查了。否则他隆王要往那边去了,西边那些部族蛮国想要隐瞒,孤也是无可奈何的。”

对于这种事情,朝廷不可能派出军队为他解决的,要不朝廷军队就真是吃饱了没事干了唐王明白这点,因此连提都没提,要不是福王世子说起,他甚至都不会把心中的打算说出来。

他们两人又说了好长一会时间的话,而后唐王便安排了人专门给朱由崧当向导,让他在唐国随便走,末了说道:“孤实在是忙死了,就不陪贤侄了。边远蛮地或者还有危险,但大部分地方,贤侄尽可以去看上一看。难得来一次,多走走看看是好的。”

朱由崧一听,正合他心意,便立刻道谢。

第二天开始,他果然便去各处逛了,甚至还离开了阿瓦,沿着唐国繁华的地区到处去走动。

这一路上,他当然也有遇到的汉人,听他们说些什么,有时候,他也问点什么。种种情况,都得到一个结论。唐王之前告诉他的,都是真的

如今的唐国,人口还是很少,原来的洞吾土人,如果反抗激烈的,比如动刀枪的,军队直接镇压。而如果其他一些反抗,则直接押去云南修路。当然,离得远的那些地方,就留在唐国服苦役了。

也因此,朱由崧走了很多地方,发现原来的洞吾土人,多是小孩和妇女。而年轻人,多是闻讯从大明境内过来讨生活的人。唐王看到,很多明人在唐国定居了下来,女多男少的情况下,这些明人倒也过得舒服。

朱由崧可以肯定,过了十来二十年之后,唐国将是明人的唐国,这里将和大明内地并不会有多少差别。在这样的地方当藩王,倒也是舒服,不会有那种在蛮地,身处蛮人环侍的异国他乡之感。

他当然不会知道,崇祯皇帝当年推出藩王封建海外的国策,其实还有一点是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

在大明建国之初,国力强盛,也曾征服了安南之地,把安南纳入了大明版图。

可那个时候,朝廷只是派了地方官过来治理而已,安南这边,始终是土人占据多数。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大明派来治理安南的地方官,并没有把安南真正地当大明之地进行管理。或者说,千里为官只为财,压根就没什么心思要好好治理。到了安南之后,横征暴敛,结果,安南还没被大明同化完成,当地百姓就开始造反,人多势众之下,大明国力又不复开国之初,最终安南又从大明版图上分离了出去。

而如今,这藩王封建了之后,是要世代在这些封国的,自己当主人,自然不会像朝廷官员那样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压榨。同时,藩王从内地带去的大量官员和军队,以及其他大明人口,更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