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说什么。
抬头看去,就见阿济格的脸上,满满地全是挫败的神情。没有再愤怒,也没有再激动,有的,只是低落的情绪。
正在这时,忽然有一名阿济格的亲卫指着城外大喊了起来:“贝勒爷,扬古利公爷”
阿济格一听,不由得一喜,难道是扬古利这么快就领着援军赶过来了可怎么没听到军队的动静
这么想着,他抬头看去,顿时,又傻眼了。
阿济格确实看到扬古利了,不过只有一个脑袋,就挂在一根枪杆子上,随着持枪明军军卒的走动,在那一晃一晃的。
这一下,阿济格彻底绝望了,甚至都不想看到明军在城外大摇大摆地押着粮车经过。转身,缓缓地往箭楼走去,来个眼不见为净。
他的亲卫见了,知道主子被明军打击的厉害,眼珠子一动,连忙禀告道:“主子,新义州并不算远,如果多铎贝勒的一千精锐能赶过来,就肯定能和明军大战一场了”
听到这话,阿济格迈出的脚,顿时就止住,精气神似乎恢复了不少,立刻吩咐道:“派人看着,一有动静,我们立刻配合。”
“喳”亲卫领命而去。
城外,当场被打死的满清军卒倒是不多,大部分都是受伤,躺在城外哀嚎着。双腿没受伤的,自己努力站起来往回走,而那些腿受伤的,则用手爬着走,剩下那些手脚都受伤的,就只能躺在那里哭爹喊娘了。
镇江堡的城门是关着的,满清就怕明军抢城。因此,能动的伤卒到了城门口时,都在哭喊着开城门。他们的哭喊声,给城头上士气的打击很大。特别是那些本地军卒的哭喊,熟悉同伴的惨叫,更是让城头上士气低落。
以前的时候,都有严令,必须救助死伤同伴,可如今,死伤同伴却被遗弃在了城外。大清,这到底是怎么了
阿济格也被城外的哭喊声吵得心浮气躁,又上了城头看看。发现明军并没有抢城的意图,只是坐在那里休整,对城头这边指指点点,脸上尽是笑话。虽然是被羞辱了,可阿济格却松了口气,连忙下令开半边城门,接应那些伤员。
城外,曹变蛟看着满清如此小心翼翼,不由得也是有点感慨。他年纪虽然不大,可一直跟随曹文诏在军中,是经历过以前建虏嚣张的时候,如今却成这样,世事变化,还是陛下厉害啊
对于那些伤卒,他不是有恻隐之心。这些建虏,那个手里没有大明百姓的人命这么多年来,人均都有十来条人命有吧他此时之所以任由他们回去,是因为他知道,那些军卒中了铅弹,以满清的能力,十之八九是救不回这些伤卒。就算断手断脚,可一样有死人的风险,而且风险还很高。既然如此,就任凭建虏折腾去好了。
城头箭楼里,阿济格在焦急地等待,等待着多铎领军杀过来。可一直过了午时,被明军抢走的粮车,一辆又一辆地经过,直到再没有粮车经过,城外的明军马步军也跟着最后的粮车后面,大摇大摆地离去,还是不见有一丝异常现象。这让阿济格的脸色异常地难看,甚至怀疑多铎见死不救。
等到明军全都过去之后,城外终于又有了建虏探马的踪迹。有不少,是护粮队的探马,此时过来镇江堡,禀告他们那边的情况。说被明军伏击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大清军卒的尸体,明军骑军的四处追杀,也让尸体的范围非常大。这支明军实在太过厉害,汤站堡那边,虽然集结了军队,却不敢立刻过来,只是探马回报后,才缓缓往这边过来。
另外让阿济格好过一点的是,当时战事一发生,探马就一直往西去报警,一城接着一城,估计要不了几天,精锐就能赶上来。
可他很快想起,要是明军从鸭绿江出海的话,援军必定赶不及。顿时,他整个人就又不好了。不过,他心中想着,明军海陆两地的军队配合,应该没那么好吧
之前的时候,鸭绿江那边,可没有发现一丝明军水师的踪迹。难道他们还能料定,今天自己会经过那里,然后他们劫粮,刚好有水师在最近的地方接应这不可能
1043 垂死挣扎
镇江堡就在离鸭绿江不远的地方,登莱巡抚卢象升最终选择满清护粮队出镇江堡不远的地方劫粮,主要原因就是方便撤离。只要不让护粮队逃回城里,那就可以了。至于城里的那些满清地方军队,呵呵,满清的精锐军队都不怕,还会怕这些地方军队
大约午后一个时辰左右,明军骑军便已到达鸭绿江边,在事先一处约定的岸边,看到了已经等候在这里的登莱水师船队。阿济格再怎么也想不到,通过郑芝菀和魏木兰两人在聊天群中的通话,大明水陆两军配合得非常默契。
就见鸭绿江面上,船队已经排成了很长的一字队形,岸边适合停靠的,一次就两膄船,此时已经停在岸边,简易的舰桥也已经准备在那里。运粮队一到,大明将士就立刻命令那些投降的汉军八旗立刻驱赶粮车上运输船。
这些投降的汉军八旗,一个个的脸上,全都带着惊讶之色,明军的水师怎么会刚好出现在这里的,而且还那么多还有,这些明军的运输船竟然都能赶着粮车上去,显然是专门改造过,难道这些运输船就是为了打劫大清的粮车而准备的
这一次,他们猜对了。明军连续打劫满清的粮车,而后往往都是通过水师装船运走。几次之后,就发现劫粮的战斗,往往能打满清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比较容易得手,但装粮上船就比较麻烦,往往要耽搁很长时间,因此,登莱水师这边,就特意改造了运输船,能赶着粮车直接上船,而后卸下拉车的牲畜,就能以最快速度完成装载粮车了。
运输船装满一膄,就开走一膄,都不用战船护送,在这海上,就是大明军队的天下,满清是连一条船都没有的,放心地很。不管是粮车上船,还是运输船靠岸,全都井井有条,并没有任何混乱。不管是登莱水师将士,还是岸上的明军将士,都没有一个人有急躁、慌张的神情,就好像他们不在敌人控制的区域。不明内情的人看了,绝对会以为他们是在大明境内,竟然如此从容不迫。
不过,卢象升指挥着大军,自然不会轻敌。步军守护在岸边一大圈,而骑军,则全被撒了出去,屏蔽建虏探马的窥探。至于对岸的新义州那边,骑军不方便过去,就随便了。反正江上的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