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论骑术,确实他们比较厉害”有人恍然大悟。
可也有人不明白了:“他们应该不是打败建虏的主力吧,怎么排在第一位”
这种算是军事常识了,有明白地也热心回答道:“你不知道么两军对阵,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斥候战啊我们大明的夜不收,还有建虏的探马,都是军中最为精锐的好手。在斥候战中打败了对手,能让对方的军队成为瞎子、聋子,我军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调兵谴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你说重要不重要”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排在第一位,厉害”
“”
第一方阵中的大明将士,虽然保持着目不斜视,可那耳朵却是竖着的,听到风声中传来的这些讨论声,不由得很是自豪。有几个人,心中恨不得拉着那介绍的人,好好和他喝一杯。
他们却不知道,街道两边的百姓中,其实有不少锦衣卫和东厂番役的便衣。崇祯皇帝担心第一次这么搞,效果可能不会由自己想象得那么好,就派了他们出来,引导着不知道情况的百姓,掌控着舆论方向。
在第一方阵后面两丈左右距离,是第二个方阵,同样是骑军,前面旗帜上写着“大明关宁骑军”。
对于这支骑军,这些百姓的感情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在以前的时候,大明关宁军可是对抗辽东建虏的主力,可却被建虏打得只能龟缩在城中,依仗城池防守而已。甚至在崇祯二年末的时候,竟然没有发觉建虏绕道蒙古,被他们攻进了关内。
如果这支关宁军足够强大的,建虏敢以举国兵力绕道蒙古么如果这支关宁军足够强大,京畿之地还会有那么多惨剧发生么
老百姓不傻,建虏从蓟镇破关而入,不等于关宁军就没有责任。因此,当关宁骑军的方阵过来时,刚还热闹的百姓,一个个都沉静了下来,只是默默地看着这支方阵而已。
关宁骑军将士,看着这一切,感觉到百姓情绪上的变化,不由得一个个有点黯然。他们也知道,曾经的那些事情,是关宁军身上的污点。有家破人亡的经历,又如何能让人为他们而欢呼
忽然,有一人大声赞了起来:“好一支骑军,可是在大黑山一战中戏弄建虏,而后千里奇袭,夺取了海州的那支骑军”
这个声音刚落,另外有人带着兴奋和赞许回应道:“没错,就是这支骑军了,调动建虏兵力,不但让建虏来回奔波,徒耗军力,甚至还把海州的建虏主力也调了出来。我还听说啊,那些甘愿为建虏走狗帮凶的艾曼儿部,因此成了建虏发泄怒火的对象,想想还真是痛快,戏弄的好,厉害”
“对,当初关宁骑军也有出动,破坏了建虏的粮食收成,让建虏饿得没力气和我大明打仗好样的,关宁铁骑”
“”
听着这些关宁骑军的功绩,终于有百姓露出了笑容。虽然关宁军的过往并不怎么好,可这两年来,他们确实在用心打建虏这一个个胜仗,也是实打实地啊
这么想着,街道两边的百姓,不时有人夸一句,赞一个,虽然热闹的场面不似前面那方阵经过时候,可终归没有冷场了。这让关宁骑军的将士一个个心中感激,他们暗暗发誓,此次受阅回去之后,一定要用更好的战绩,为关宁骑军正名。一定要在下一次的受阅中,让更多的百姓为自己欢呼
在关宁骑军的后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上,只有三个大字“骠骑营”。虽然没有更多的解释,可却以足够。街道两边的京师百姓,只是一看到这面旗帜,都纷纷欢呼称赞了起来。
“看,卢中丞的骠骑营来了百战之师啊”
“厉害,不愧是骠骑营“
“威武,威武”
人群中,有一些从南方来经商,留在京师刚好参与这场盛会的人,就不是很了解了。看到身边的人如此狂热,不由得很是好奇,连忙问起了情况。
他身边的百姓也很是热心,在欢呼的间隙,纷纷回答他的疑问。
“你不知道么陛下赐名骠骑营,就是取汉时骠骑大将军对战蛮夷时的荣耀。这支骠骑营可谓战功赫赫,举不胜举”
“你没去忠烈堂参观过吧那里有壁画的,想当年,就是这支骠骑营,深入辽东,甚至直捣沈阳,救出了无数汉人,锦衣卫指挥使家人的事情听说了么就是骠骑营在建虏的眼皮底下救出来的”
“还有,还有,这支骠骑营在朝鲜三战三捷,硬是从建虏手中抢得无数粮食,是建虏噩梦的开始“
“”
这一说起来,还真是说不完,甚至还有人拿骠骑营前身,大名府民壮在昌黎城下一战,也拿出来夸功了
这种种议论之声,让骠骑营将士听得一个个非常地自豪。在队伍中的毛承祚更是感慨,自从卢中丞担任了登莱巡抚之后,由皇上在背后大力支持,东江军完全可以说是咸鱼翻身,从大明的鱼腩之军,游击之军,一跃成为对虏战事胜绩最多的军队赫赫战功之威名,由京师百姓之反应便可见一斑。
如此军威,如此荣耀,怕是大明朝也没多少军队能有了。毛承祚心中想着,便默默地说道:“毛帅,您可以安息了”
等到骠骑营过去之后,最后这一个方阵很是有点特殊。每个将士的身后都有一件奇怪的披风,这是之前那些将士所没有的。迎风飘扬的那面旗帜上,揭示了这支军队的身份:大明陆军第一师
只要是京师百姓,都知道这支军队的来历。这可是由皇帝亲自编练的新军,前往辽东的首战,便打残了建虏的正白旗,劫下粮食无数。第二战,便是拿下辽东盖州,就算奴酋皇太极御驾亲征,一样杀得建虏铩羽而归。这是一支在野战中,堂堂正正打赢号称野战无敌的建虏,而自身损失却极少的威武之师新军中的炮营,在夺取海州和鞍山驿堡的战事中,肆意欺凌建虏,叫他们没有一丝还手之力
“威武,威武”
对于这支新军,无需再说战绩,每个京师的百姓,都能如数家珍。这支从京师走出去的军队,在之前已经成为话题中心,早已耳熟能详了。
对于个别不明底细的路人,京师百姓只要回答一句“这是皇上编练的新军”,又或者回答说是“这是全军都识字的军队“,那就没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师将曹变蛟和师监冯德华就在队列的前面,一文一武,并驾齐驱,和前面方阵尽显不同。方阵中的将士,和前面方阵的将士一对比,都能让人明显察觉到他们一个个都带有特别的气质。这或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