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4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再遭受兵灾。此事,卿还有意见否”

就是苏秦张仪在世,在已经证明了战力的新军事实面前,也没法多说什么。不过申用懋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大明连续取得胜仗的前提,并不只是军制革新,用了新的训练方法这些,还有粮饷的解决,统兵之人的能耐等等各方面都变好才会这样。比如西北镇压土司造反上,新军就没有参与,是朱燮元领着军队镇压下去的。

但申用懋就算明白这些也没用,身份摆在这里,皇帝说得又有道理,统兵之权原本就不该兵部所有,再和皇帝去斤斤计较,一条条辩解,那皇帝之前所问诛心之话,可就真有可能会压下来的。

因此,申用懋唯有低头了:“陛下英明”

原本的时候,他还想再说,文人进士之路,都没有天子直接训导,只是一个殿试的事情,就自认为是天子门生,往脸上贴金。可如今武人却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如此一对比,让文人情以何堪,那些武人的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了

可这话,如今却已是说不出口了。不正因为统兵之权的重要,一如申用懋所担心,所以皇上亲自担任祭酒,这权力就等于是在皇帝本人手中。涉及武事,皇上要如此防范武人,这不正式历朝文人所强调、追捧的事情么总不能公开说,这个权力之所以强调,其实是想掌握在文官的手中,不是你皇帝的手中不管是谁,皇帝亲自赤膊上阵了,谁能去和皇帝抢

于是,大明高级武备堂这事,就这么定了。这也亏了内阁的人都是温体仁举荐,能一条心地站在崇祯皇帝这边,而都察院又正在革新,所有的御史言官都在关心自己分到那里去,拥有多少手下等等,并没有多少人能有额外的心思,想着去找皇帝的麻烦。万一让皇帝不痛快了,那这都察院前所未有的革新中,很可能会因此出局。

可就算这样,也还是有言官上了奏章,申用懋这个角度没法驳斥,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添乱,说李自成他们这些人不配成为天子门生,看看他们的出身,看看他们有何功绩,要进大明高级武备堂,怎么都轮不到他们这些人吧

对于这些奏章,崇祯皇帝都懒得驳斥,一律留中,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他才开了一次朝会,把对李自成他们所说,有关西伯利亚的重要性,就又说了一遍。

如此一来,几乎所有人都不去关注西伯利亚怎么样了,他们都关心皇上所说的神器,到底是什么东西子曰,不语怪,力,乱,神。皇上,你这是有问题的啊

皇上的权威,在文官眼中,自然没有在武将心中那么重大。说句不好听的,这些文官,一个个都是有文化的流氓,一辈子所追求的,就是打倒皇帝的权威。以挨皇帝的廷杖为荣耀,就是一个例子。因此,李自成他们能一下就相信的事情,在文官这边却受到了质疑。

崇祯皇帝对此也没有生气,和文官这边,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不就是扯皮么文官的本事,就是一张嘴。因此,崇祯皇帝看着满朝文武,稍微严肃了脸,认真地说道:“朕所说这神器,有一个名字,叫做科技”

一听这话,所有臣子,不管是否老奸巨猾,老成持重什么的,都心中讶然,什么科技这是什么东西

首辅温体仁作为崇祯皇帝的心腹,算是最了解崇祯皇帝的人了。一听这话,他就明锐地感觉到,皇上很可能是要有新东西要说了。既然如此,他便出列配合问道:“陛下,这科技又是何物”

听到首辅的问话,其他人都保持了安静,他们都想听听这科技到底是什么东西

“科技,其实是科学和技术的合称”崇祯皇帝回答温体仁的问题,其实也是给他所有臣子上一次课了,“发现天下万物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这就是科学。而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就是技术了。”

看到底下臣子都听得一头雾水的,崇祯皇帝便又举例解释道:“就比如说,热胀冷缩,这个都知道吧得到这个结论,再进一步分析出热多少会涨,冷多少会缩等更进一步的细节,这个就是科学了。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孔明灯,其实和热胀冷缩相关,加热了的气体就往上浮,带动了孔明灯往天上飞,做出这个孔明灯来,就是技术了。朕所说的神器,就是科学技术,简称科技”

原本在举这个热胀冷缩的例子时,崇祯皇帝是想说蒸汽机的。可他想想,在场中的很多官员还不知道蒸汽机,所以临时就改了个主意,把所有人都知道的孔明灯当例子说了下。

没想到这个例子一举出来之后,立刻就有臣子出列,一脸严肃,大声奏道:“陛下,孔明灯这等事物,除了飘去空中好看一点,又有何用此等奇技淫巧,徒费人力物力。陛下要说此等事物乃是利国利民之神器,微臣实不敢苟同”

自有史记载以来,很多人都会想方设法获取君王的开心,从而获得官职。例如在没有市场经济的需求下,只能作为宫廷游乐之用的东西,献给君王后,君王看着开心,自然就有赏赐,说不定还能因此得官。孔明灯,竹蜻蜓,爆竹等物,就是这么来的。

也因此,崇祯皇帝一说孔明灯,就有文官跳出来说了。不止如此,另有一臣子跟着出列,大声奏道:“臣听闻陛下在江南收了一个匠人为徒弟,就做这孔明灯而已。臣以为,陛下之心思谬也为大明计,为祖宗社稷计,臣恳请陛下拨乱反正”

没等他说完,崇祯皇帝就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下打断了那臣子的话语。

他想过皇上或者会发怒,或者会被打廷杖,甚至会降罪,可就是没想过,皇上竟然像是听到了非常好笑的话一般在发笑,在嘲笑自己的无知

不知何时,首辅温体仁早已退回队列里去了。此时看到这一幕,心中便明白,皇帝要开始发飙,说出一些闻所未闻的话来。

果然,崇祯皇帝笑了一会后,忽然收声看着这个臣子,他依稀有印象,这个臣子出自江南那边,也因此,他才知道徐木匠的事吧

就听崇祯皇帝大声说道:“还真是无知者无畏,竟然说出如此没有见识之言语。井底之蛙,莫过于此你可知道,在军中夜晚,是用悬在空中的孔明灯传达军令此乃其一“

很显然,冲出来劝谏的这两个臣子,来自富裕的江